今日的清涧县城,已无法分辨新旧城市的界限。
描绘种世衡、王嵩“设计除敌将”场景的石板画。
1939年,老舍先生作为北路慰问团成员,来到陕北慰劳抗战将士,并留下了下面的这段诗句:
街心铺着石板,屋顶覆着石板,石板的方便,使小城的气度齐整尊严。
因利用石板,所以屋顶平宽,房在山腰,或在田畔,顶平门圆,却似石桥段段。
文中的“小城”,便是清涧。而当时的清涧,便是一座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城……
A.唐置宽州 种世衡筑青涧城
据《清涧县志》记载,贞观九年(635年)四月,唐太宗派军征灭吐谷浑,并将其一部安置于今清涧吐浑岭之东,遂置浑州(与土浑岭一样,均因“吐谷浑”得名),继设宽州,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唐代宽州城的位置,据清代《清涧县志》记载“在城东北草场山后,距城三百步,中隔土沟一道,唐时皆为城内地”。该城至今尚存夯筑城墙一段,地标散布着唐、宋时期的青瓷、白瓷碗、瓶残片。
400年后的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称帝自立,宋仁宗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由此掀开了宋夏战争的序幕。宝元二年(1040年),李元昊一面佯攻金明寨(在今安塞南部),一面假装“求和”,还派大军包围了延州(今延安)。奉命增援的宋朝大将刘平、石元孙在三川口(延安西北)遭到西夏偷袭,损失惨重,延州诸城寨也尽遭夏军焚荡,使得北宋军队在阵前交锋中极为被动。
在此背景下,宋将种世衡(其子种谔曾驻守清涧,史称“老种经略相公”,与兄弟种古、种诊并称“三种”;种谔子种师道,史称“小种经略相公”)向新任延州知州范仲淹建议:“延州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唐代宽州)而兴之,以当寇冲。左可致河东之粟,右可固延安之势,北可图银夏之旧。”范仲淹答应了种世衡的请求,令其负责修筑此城。
于是,种世衡分宽州城之半,缘冈阜高下之势,将城池蜿蜒向南延伸至清涧河畔,修筑起了一座土城。城池竣工之后,仁宗皇帝钦赐城名曰“青涧城”。
B.种公凿井 皇帝补水改清涧
“青涧”之名系皇帝所赐,见于北宋司马光所著《涑水纪闻》的记载——“诏名其城曰青涧”,但此名因何而得,自古以来却是说法不一。
据《涑水纪闻》记载,种世衡修建城池后,发现城中无井,无法固守,遂命人在城内凿井。哪知那井打到50米深时,却发现尽是岩石而不见水源。种世衡见状说“哪有不出水的地方”,命工匠凿开岩石继续下挖,并下令挖出一篮石屑便奖赏百钱。重赏之下,工匠们“过石数重,水乃大发,既清且甘,城中牛马皆足。自是边城之无井者效之,皆得水。”
同时期魏泰著《东轩笔录》、沈括著《梦溪笔谈》及《宋史·种世衡传》等,具有类似的记载。而这,也是宋仁宗为青涧赐名的背景。《清涧县志》记载“井与涧不同义,但皆与水有关,古人选词命名讲究用典,有时取其泛意而为之”,故认为青涧得名当与种公井有关。
钟章元在道光《清涧县志·地理志》中,则给出了清涧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清涧旧作青涧,两山夹水曰涧,两岸石色青,故名。”而当代有关著述,如《今县释名》(文登吕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纂)、《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名的命名的某些规律》(史念海著),则称清涧县名由城西清涧河得名。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3年),青涧城升为县,元、明、清皆因之。但在此期间,却有着一段明初改“青涧”为“清涧”的典故(亦有论者认为《宋史》中青、清均有,非后所改)。
改名的原因,虽未见历代典籍的文字记载,但在清涧当地民间,却世代流传着一个说法。家住清涧北关的69岁老人朱文祥告诉记者:“听老辈人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五行缺水,故命全国各地能加‘氵’(水字旁)的地名都加‘氵’,因此‘青涧’就变成了‘清涧’。”
C.朝阳拱极 兵家重地城如铁
从唐宽州城到宋青涧城再到明清时期的清涧县城,清涧古城西、南有清涧河萦绕,东有东沟河屏护,周围群山(笔架山、草场山、东山)环抱,左涧右隘,形势险要,自古便为南通关洛、北及榆塞之要道。
而清涧城的军事地位,从顺治本《清涧县志》可见一斑:“东据黄河,西绕黑水,钟楼、官山前后耸峙,延安扼险之地,冈陵重叠,溪谷深阻,左可致河东之粟,右可固延安之势,北可控沙漠之地,屹为麟延之冲。”乾隆本《清涧县续志》也记载清涧“北延沙漠,南扼金明,东控河东,为‘全秦北户’”。
因此,明清两代对于清涧城的修缮加固都是极为重视。史籍所见第一次清涧城增筑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北据山,东西南三面濒于水,东西二百九十步,南北二百七十步,周围三百五步,高连女墙三丈,厚一丈五尺,女墙四百六十四,敌台六,门三,东曰朝阳,南曰迎薰,北曰拱极。”
后因城池毗邻清涧河,水患多发,正德六年(1511年)知县赵辂又沿西城墙战筑外罗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河西副使方远宜以条石包砌西、南两面城墙,增筑敌台4座。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延安同知何尚贤又扩建南门,筑南瓮城;延安同知郝玺增筑南敌台、北关门(北稍门)各一座;知县阮孝修东北后山城,筑大敌台及北关敌台、水门洞;知县方可沿草场山筑“重城”(城中城)。清顺治及乾隆年间,廖元发、吴其琰两任知县又曾两度补修城池,县城基本恢复原貌,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狭促的老城格局逐渐被突破,清涧县城开始沿清涧河南北扩展。老舍先生笔下那些简洁明净是小街小店,那些静静织着丝绢店中男女,便随着时空的变迁,成为了清涧古城的永恒记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