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我应邀去横山县波罗镇,参加了主题为“红色波罗”的摄影艺术节。
这是我第一次到波罗,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叹,在陕北黄土高原北部的沙漠地带,竟然保存着这样一个雄浑、古朴、历史悠久而且基本建制、格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寨堡。虽然堡内到处是断壁残垣,但是坍塌的城墙、城门、城楼、房屋、庙宇、街巷等旧貌依存。古堡内住户已经不多,除了少数住户新修的或是经过维修的窑房与整个古堡显得格格不入外,古堡到处彰显着历史的凝重、雄浑、苍凉、古朴与典雅。古堡为我们展现了一出鲜活的历史画卷。在这一片片废墟间,我们感受到了古堡昔日的繁华、气派,感受到了这个蒙汉之交边关重镇的雄浑,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古代人民的军事思想、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和慧眼独具的建筑理念以及高超的建筑艺术。我们所有的摄影人都为这个古堡而欣喜、激动。在这里,我们摄下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而又凝结着深厚历史文化的精美图片。
波罗古堡位于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无定河南岸。据资料介绍,古镇的波罗寺建于北魏时期,波罗古镇建于明正统十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长城沿线边塞三十六堡之最。波罗,梵语,指渡到彼岸。波罗堡因先有波罗寺而得名。古堡最繁盛时人口逾万,是当时陕北的军事、政治要地,经济、文化中心。这是一座弥漫着佛光灵气、孕育着天地精华、神秘而又富有传奇的城堡,被喻为“佛掌上的明珠”“一个来自天国的地方”。
波罗古堡的存在,对研究中国南北文化、蒙汉文化和宗教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92年,古堡建筑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和举办各种活动,古堡名声远播,成了影视、摄影、绘画等拍摄采风基地,学者、游客、艺术家络绎不绝来此观赏。
今年春天,我与几位摄友又去了波罗古镇。本想用我们手中的镜头再摄下许多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然而,眼前的情景却使我们大失所望。那些饱含厚重历史文化、极具苍凉之美的城墙不见了,古堡典型象征的城门不见了,许多旧民居、废墟和遗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溜青砖新砌的城墙,新建的城门、城楼,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的庙宇,崭新的牌楼、店铺、街道等。
我们不屑于这些仿古的新建筑,并为波罗古堡的消逝而痛惜。我们犹如与深爱的恋人作最后一次道别一样,在几处还没有被拆除或是返修的破旧民居前进行了一些拍摄,为古堡留下了最后的倩影,我们再没有拍摄的兴致,在叹惜声中离开了这个即将消逝的古寨堡。
古堡变新堡,叹惜之余,心情总是不舍和不平静。我认为,大多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供人参观或是成为旅游景点景区的。它原本建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创造收入,它在建筑中融入了古代人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使之具有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高度统一,有些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而我们现在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往往是把旧的拆了修新的,还有的是把新的建筑拆了再修建仿古的建筑。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建筑瑰宝,我们应该怎样去传承?我认为没有了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这些简单的仿古建筑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力。
写此文时,又在新浪博客上看到署名为西影集团导演何志铭的文章,他说:“波罗古堡的废墟,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时间岁月留给我们的一册无字天书。”但是,现在波罗古堡的旧貌已在人们眼前消逝了,这的确令人扼腕叹息。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