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庙宇多,庙宇里面神位多,这是公认的事实。子洲县境内的马蹄沟,便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娘娘庙。就是在这座颇不起眼的寺庙中,却供奉着陕北境内鲜见的食盐之神。
供奉盐神的娘娘庙
历经百苦盐方出。记者满孝永摄
正在给盐锅添炭的盐工记者满孝永摄
食盐生产延续千年
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历史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医药家等死后被人们尊为神,屡见不鲜。而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盐神在中国各地也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神灵,不过因我国地域风俗和文化历史的差异,各地供奉的盐神形象可谓千姿百态——有少女形象,有姥姥形象,也有将管仲作为盐神供奉的。
马蹄沟的食盐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金史·食货志》便记载有“兴定二年(1218年)六月,以延安行六部员外郎卢进建言:‘绥德之嗣武城、义合、克戎寨近河地多产盐,请设盐场管勾一员,岁获十三万余斤,可输钱二万贯,以佐军。’三年,诏用其言,设官鬻盐给边用。”当时的绥德之嗣武城,在绥德之北,今榆阳区镇川镇石崖底村;绥德之义合,在绥德之东,今绥德县义合镇;绥德之克戎寨,在绥德之西,今子洲县城关镇张家寨。金正大三年(1226年),金改克戎寨为定戎县,虽然时间不长,但曾经作为定戎县的领地,在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告成的《金史》,自然要把大理河流域马蹄沟一带的食盐生产,记为“克戎寨近河地”了。这也可以说明,近八百年前,大理河流域的食盐生产已经规模可观,开采的年代就更加遥远了。
端午盐神祭祀活动
马蹄沟娘娘庙又叫青云寺,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但从残留碑文“大清,民国初年曾几次修茸”等字句和民间流传,创建年代应该在清朝之前。寺院坐北面南,背靠高耸的马蹄寨山梁,面临平展宽阔的大理河川道,所奉圣母娘娘就在正中的窑洞式大厅殿堂之上,乐楼就建在寺院的南边。而马蹄沟的盐神,就位于马蹄沟娘娘庙内,据说刚开始的时候,娘娘在正殿,山神位于正殿的东边,盐神位于正殿的西边,虽然只是一间不算太大的窑洞,但正中的盐神,头戴礼冠,身穿官服,神态端庄,表情肃穆,身后的主脊上缠绕着两条彩色巨龙,昂首伸须,双眼圆睁,张口如盆,呈相互缠绕之状,与庙顶外琉璃黄瓦与长桶绿瓦相间成趣,每当红日初升,阳光直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令人崇拜十分。
多少年来,每到农历五月端午,人们都要给盐神过生日。每到这个时候,马蹄沟附近的后河畔、万盛祥、三和合、万盛德、天和利、义生功、第一井、一眼窑、石壳、中窖、新井、大盐锅滩、大小石子滩、上中下薄壳等各个盐井的盐主们,都要杀猪宰羊领生庆贺,晚上还要在自己的盐井旁垒起火塔塔燃个通宵,并共同出资为盐神唱四天大戏。每个盐井的盐主们,这一天还要请自己的长短工们在家中吃一顿饭,饭后,盐业工人的代表,便在各家盐主的带领下,来到盐神前,面对盐神,双手合一,献猪献羊,鞠躬叩拜,嘴里念叨“祈请苍天,烈日炎炎,山川有别,惠及盐田”“盐神在上,小民难忘,食盐丰收,再献猪羊”等祈福的话语之后,放假一天,以期盼盐神能够保佑十里盐湾的食盐有个大的丰收。
盐神信仰再度复兴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娘娘庙被毁,盐神也未能幸免于难,昔日娘娘、盐神的驻地,书声琅琅,成了学子的课堂,但高大的戏台并未拆除,每年五月端午为盐神唱戏的习俗依然在这里举行。1947年,各个盐井的盐土地分到盐工人手中之后,这一习惯依然如故,只不过唱大戏的钱由盐工人自觉出罢了。1955年,集体化制度实施;1956年,盐、农业合二为一;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1962年,盐业大队单独核算;尽管新中国成立初盐地管理的形式多变,盐业生产也有起有落,但盐业工人们依然采取各种方式,使为盐神过生日的习俗一直没有停止,只不过规模逐渐见小,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改革开放,百废待兴,马蹄沟娘娘庙也在这个时候异地重新修建了。跨入山门,拾级而上,宽大的院落内,正殿依然是三间,虽然不宽不阔,但重塑的娘娘金身非常逼真,门前的香火十分兴盛。对面坡下的戏台,高大宽敞,角上挂的响铃,一经风吹,铃声悠扬,宛如一首悦耳动人的乐曲,吸引着庙宇屋脊上众多形态各异的龙、凤、虎、豹等飞禽走兽驻足倾听,伴随着庙宇周围新植的株株松柏茁壮成长。只不过那个时候马蹄沟的食盐生产已经开始没落,信男善女们便没有再为盐神塑像,也没有了盐神生日的大戏,只立了一个牌位,上写“供奉本方盐神之神位”九个字。在人们为娘娘烧香上献的同时,顺便为这位曾经为十里盐湾盐业工人所十分熟悉的盐神叩上几头,感谢曾经为十里盐湾带来的辉煌,让人们不要忘记,马蹄沟娘娘庙内,曾经有过一个十里盐湾人们十分熟悉的食盐之神。文/图栾世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