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榆林城北5公里的镇北台西侧,有一座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西关帝庙。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关帝庙遍尝风雨的摧残和战火的洗礼,尽阅红山互市的无尽喧闹和繁华,而在今日,它仍是蒙汉两族延续数百年情谊的最美丽见证。
下面,就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西关帝庙,走近那些与它有关的峥嵘往事……
西关帝庙正殿
康熙年间的铁钟
西关帝庙正殿内景
关帝信仰由来已久
我们先来说说西关帝庙的由来。据长期从事榆林关公文化研究的李春元介绍,当地对于关公的祭祀早已有之。原来,旧时红石峡雄山寺内有大小两座石佛殿,修建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其中的大石佛殿正中塑如来以及文殊、普贤、阿傩、迦叶菩萨金身,左有护法神给孤独长者(最早为如来说法提供金子铺地的场地),右有护法神武安王神像。而此处的护法神武安王,即是关帝。
隆庆五年,俺答汗被明廷册封为顺义王。为了纪念蒙汉两族的和解,延绥镇官兵在红石峡东北一公里处修起一座关王庙,以感谢关公神灵护佑。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封关公为协天大帝,关王庙便更名为关帝庙。
此处的关帝庙为何又被称为西关帝庙呢?原来古代的榆林建有四座关帝庙,除了位于东山西麓的大关帝庙,其余三座根据与榆林卫城的位置分布,便被命名为东关帝庙(走马梁)、南关帝庙(三岔湾)、西关帝庙(吴家梁)。
崇祯末年,李自成部将李过等率军攻打榆林,关帝庙成为其屯兵之地,战后变成一片废墟。随着清王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榆林不再是九边重镇,但榆林官民对于关帝的信仰却始终没有改变。今日的西关帝庙钟楼之上,悬挂着一口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月筑造的大铁钟,铁钟铭文开始为“皇帝万岁”“圣帝君”七字,其后为关于当年重修关帝庙、铸钟的记载。因年长日久,字迹模糊,现抄录如下:
榆北七里许旧有关圣帝君庙,开建自明季,因兵戈倒埽,香火无问矣。壬子夏,红山市……众人□议修复……人弛晋,铸造大钟一口,声音郎□表其祀神……列姓氏显□向善之众人
镇守陕西延绥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都督同知加四级计占魁整饬榆林东西二路兼分巡道陕西布政使司□布政叻一级高光仩
延安府管理延绥各路城堡兼理屯田同知谭其璁镇标塘马副将前部宣□闫国宝侯推守备王明□王有贵其后还有谢鸿儒(镇标中营副将中军事)、钱应龙(镇标左营□将)、傅尔珍(城守营游击)等大小军政官吏数十人。尤其是监市守备李成、监市千总黄显忠二人的出现,更证明了清代初期西关帝庙与红山市(易马城)密切的联系。
据西关帝庙文管会副主任王二奴介绍,这口古钟在“大炼钢铁”运动中被吴家梁村民搬至村中,并被打掉了一只钟耳。“当时乡上的领导层下命令将铁钟砸碎炼钢,但我父亲说铁钟是村民开会、上工的信号钟,这才将铁钟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王二奴说道。
见证蒙汉互市繁华
俺答汗归顺明王朝后的隆庆四年(1570年),明朝与蒙古俺答汗互通贸易,设立马市,并在红石峡东山之上修筑了一座专供互市的城堡——红山寺堡,也就是榆林人俗称的易马城。但因此后蒙汉双方经常发生贸易摩擦,为保障红山市的顺利进行,确保榆林城的安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巡抚延绥涂宗浚在红山之巅修筑了镇北台,台下修筑款贡城,为双方办理互市贸易的日常办公之地。
而到了清代,随着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蒙汉关系的日渐和谐,红山市贸易也就变得空前繁荣。72岁的燕子忠老人告诉记者:“听老辈人讲,当年款贡城里设立了36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边商代表办事机构,而易马城就是蒙汉群众集会贸易的场所。每年正月十五这天,蒙汉官员以及边商代表都要在款贡城开会,商定本年开市的具体日期,一般为三、五、七、九月的望日后三天。”
为什么要选择这三天进行集市贸易呢?“因为当时的红山市还没有房舍,无地住宿。汉族商人或回榆林城歇息,或在关内挖地穴暂居;而蒙古商人要么在关外搭帐篷,要么乘着月色赶到草地的蒙古包歇脚。这还不算什么,一旦遇上风雨天气,那蒙汉两族的客商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燕子忠说道。
为了解决客商住宿的问题,经过蒙汉官员、边商商议,乾隆初年红山市的三十六家边商共同出资,在西关帝庙的基础上建成了一座三义庙(也称三圣庙)。正殿供奉关公、刘备、张飞神像,东西厢房为客商提供食宿,后院为马厩、牛羊圈以及货物、车辆存放地。
有清一代,红山市的蒙汉互市往往都会吸引大批的客商、手工业者前来参加。燕子忠告诉记者:“金秋时节,边内五谷丰登,边外牛肥马壮,因此九月的蒙汉互市就成为了一年中最大的一次。而西关帝庙的庙会便于九月十三开始,一直延续到互市结束。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因为生意人对于信誉极为讲究,而关公就最讲义气,又是民间信奉的武财神,加之关公还是旅馆、豆腐等12个行业的祖师爷,因此三义庙中的“刘关张”中,关公便一人独大,三义庙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关帝庙。“从去年开始,西关帝庙文管会也开始了‘十二行业大殿’的修建,现主体工程和11尊室内塑像已经完成,殿外还将安放一尊20余米高的关帝石雕,以供各行各业的群众前来祭拜。”王二奴说道。
石碑铭刻蒙汉情谊
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曾对陕甘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北关帝庙也没能幸免。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包围榆林城多日的回民义军发起总攻,从拂晓激战到傍晚,却没能攻破榆林城。随后,他们东进攻打双山堡,途经西关帝庙时将整座寺庙付之一炬。
在此之前,钦差大臣左宗棠遣宝昌、刘松山、刘厚基分三路进军陕北,收复绥德、米脂,于同治七年二月进驻榆林城。时任抚标营副将的刘厚基率兵北上路过西关帝庙,看见到处残垣破壁,感慨良久,这便是《重修镇边关帝庙碑记》记载的“余未莅镇之先,回纥肆虐,付之一炬,余烬剩存,风雨摧剥,鞠为茂草”。
当年冬天,升任延榆绥总兵的刘厚基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地区)盟长巴旦尔琥在白鹤庙会谈,达成合作应对回民义军的协议,即:蒙古军队挡住回军北入草原的去路,配合清军完成对回军的包围,在三道河则取得剿灭回民军的决定性胜利。同治十年,进入陕北的回军被彻底剿灭。同治十一年,刘厚基率领驻榆官兵重新整修红石峡,并带头“捐赀集匠,刻日兴工……用夫役二百众,运土木,施丹雘,金石毕具,兼旬告竣”。
西关帝庙庙会工作人员李满堆告诉记者,当地传说刘厚基重修关帝庙是因为“他曾发愿,只要关老爷保佑他旗开得胜,平定回民义军,他就愿为关老爷重修庙堂,再塑金身”。此外,为庆祝平叛之役的成功和关帝庙的落成,刘厚基亲自撰写《期会捍固边疆记》和《重修镇边关帝庙碑记》。关帝庙落成之日,巴旦尔琥也应邀来到榆林参加开光典礼,同作《期会捍固边疆记》。
刘厚基撰写的碑文主要阐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其中“盖合众力以回天,是以天亦乐成也”说的便是只要蒙汉两族和睦相处,便可战胜天灾人祸。巴旦尔琥撰写的碑文记载他对刘厚基说:“闻此歌则真中外一家(‘中’指居住在长城内的汉民族,‘外’指居住在长城外的蒙古民族)矣。”纵观巴旦尔琥碑文内容,阐述的都是“中外一家”的思想,而这方石碑,也变成了蒙汉两族人民纯洁友谊的最好见证。
在经历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拆除庙中木料、砖瓦用于加固城防)和“文革”时期的破坏后,今日的西关帝庙又获得了新生。关于寺庙的那些历史遗迹,有的彻底地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而幸运留存下来的部分,则需要我们更加用心地去呵护,去发扬光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