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平凹先生创作的小说中,有一部中篇、一部长篇都用了一个相同的书名——《废都》,这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废都者,废弃之都城也,即某一地方在历史上某一时期,曾被作为都城,现在却被废弃,为普通的城镇。从两部小说的内容来看,一个现在虽然没有了都城的“名分”,但仍然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虽然褪净铅华变得土头土脑,还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土城”,但城墙、城门俱在,街道、店铺齐全,房舍、民居尽有……“废而不弃、衰而不荒”,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废都”。愚以为,统万城才是名副其实的“废都”。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拥有“南阻秦岭,北薄于河,西收秦陇,东戍蒲津”的广大领土,相当于现在陕西中北部、宁夏东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省东部。赫连勃勃统帅大军征战到靖边白城则村一带时,见群山隐隐、溪流潺潺、地域广阔、形胜险要,不禁为雄宏的气势、秀美的风光所吸引,发出“美者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曾有若斯之美矣”的感叹,遂决定在此修建都城——统万城,以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
工程于大夏凤翔元年(公元413年)动工,征调兵民10万,历时7载,于大夏昌武元年(公元420年)竣工。一座“高接天宇,威震四方”的崭新都城,在昊昊天宇下横空出世,于茫茫瀚海中拔地而起,成为当时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然而,好景不长,在大夏承光元年(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因病死后,众多子侄为争夺统治权而发生内讧。早就对大夏国虎视眈眈、觊觎已久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隙亲率大军攻克统万城。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夏政权寿终正寝,只留下一座荒废的城池在昭示着往昔的辉煌,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到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宋太宗赵光义以其“深在沙漠,便于奸雄盘踞”为由,下令“迁民毁城”。当年宫殿林立、街巷纵横的统万城,顷刻间化为一片瓦砾灰烬。
有史记载,当年赫连勃勃对统万城的修建十分重视,认为这是“立千年之基业,开万代之盛世”的大事,不但对规划设计、用工选料等各个环节都要亲自审查把关,而且派亲信将领负责施工,他本人还时不时亲临工地视察。然而,当地除了茫茫黄沙、灿灿小米别无长物。浩大的建筑材料哪里取?聪慧的能工巧匠就用当地盛产的小米熬成粥浆并拌以畜血,连同沙子一起搅拌煮沸,然后趁热筑墙,冷却后“其硬如石,可砺刀斧”,既解决了浩大的建筑用料,又保证了工程质量。传说当年的监工者,对质量检验非常严格,拿着铁锥随时对所筑墙体进行检验,凡锥进一寸者杀筑墙之人,若锥不进者杀制锥之人,不知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因此而成为刀下冤魂。
经过7年时间的紧张施工,工程浩大的统万城终于告竣完工。据《晋书·统万城铭》记载,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高构千寻,豪基万仞”,“千树连隅,万阁接屏”,墙包墙,城套城,分内外二城。外城周长4900米,为居民商业区。内城又分东西两城,东城周长2500米,为官廨署衙区;西城周长2400米,为宫阙禁地。“城高10仞,基厚30步,上广10步。”城有四门,东曰“招魏”,南曰“朝宋”,北曰“平胡”,西曰“服梁”。四隅建有“敌楼”10多个、墩台30余座。城内“街巷纵横,房舍毗连,店铺林立,人群熙攘”,是当时陕北乃至西北最大的城市,有人口30多万。
统万城不仅外表雄伟壮观,而且内部设施豪华完备,在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这座看起来坚固结实、美轮美奂的宏伟建筑,实际上却是建筑在万众侧目、民怨鼎沸的“火山口”上,终有一天会随着“火山”的爆发而轰然坍塌。曾经风光无限、风情万种的统万城,顷刻间化为瓦砾,成为黄沙肆虐、人迹罕至的“废都”。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