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日子,油是个必不可缺少的物件。但随着机器榨油设备的推广,效率低下的传统手工榨油坊正在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神木县栏杆堡镇,却还保留着一个完整的老油坊,它的主人,就是榆林市级“非遗”项目——神木传统榨油技术的传承人王不芳。
炒籽的时候,郭会平还要时刻留意火的大小。
油粱、油盘和“大将军”
黑虎爷忌讳多
在王不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脑畔上的一座窑洞院落前。远远地,一股浓浓的油香气便扑鼻而来。
50岁的王不芳,祖籍栏杆堡乡高家峁村。“这最东边的一眼窑便是油坊,榨油的全部工序都在这里面完成。”王不芳说罢,又将榨油的工具细细地向记者介绍了一遍——油梁、炒锅、蒸锅、料池、油缸……
此时负责榨油的郭会平、白忠岭两位师傅正忙着拌料、蒸料。趁着师傅们忙碌的间隙,王不芳打开了话匣子:“根据《神木县志》记载,神木手工榨油工艺历史悠久,但究竟起自何年何代,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只听得老辈人讲,古时有个人在栏杆堡榨油,但试尽了所有的办法,却始终没有找到提高出油率的秘诀。此时的他已经耗尽了全部的资产,榨出的油却寥寥无几。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一死了之,便一头扎进蒸料用的蒸锅里,最后被活活蒸死。或许是他生前一直修善积福,救助贫苦,他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黑虎爷,并从天庭的匠人手中得到了手工榨油的诀窍。黑虎爷为了把榨油技艺传到民间,便下凡附身到栏杆堡的一位老人身上,将榨油技艺倾囊授予当地百姓,并要他们代代相传,这才有了今日栏杆堡的传统手工榨油工艺。而黑虎爷,也就成了榨油匠的祖师爷。黑虎爷还派遣“大将军”(榨油时用于按压油梁的大梁和梁柱)和“二将军”(用于防止油梁左右摇摆的梁、柱)驻守各家油坊,以保平安。”
在旧时,每座油坊内都要供奉黑虎爷的牌位。每次开榨前,都要在牌位前点上油灯,焚香祈福,希望黑虎爷保佑榨油顺利、多出油,出油后还要敬奉一次。逢年过节时,还要用刚刚炸出的油糕敬奉黑虎爷。而在“文革”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油坊都有着不成文的忌讳:拿鞭子的不准进油坊,女人不准进油坊,戴孝的不准进油坊。
王不芳告诉记者:“这些忌讳,都是一代代油匠留下的传统,虽有着迷信的色彩,但也蕴含着一定的地方文化因素。赶车人拿的鞭子俗称赶山鞭,对于建在山间窑洞里的油坊来说,最怕的就是窑塌、倒垛,赶山、赶山,绝对算是一个不详的符号。过去的煤窑同样禁止赶车人拿鞭子进入,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油匠眼里,戴孝的进入油坊,同样是不详的预兆。至于女人不准进油坊,则是受旧时‘传男不传女’思想的影响。榨油是一门好手艺,过去谁家有一座油坊,那便是富有的象征。而过去女儿被视为别人家的人,手艺传给了女儿也就传给了婆家,对于自家的生意来说必然会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油坊里温度高,油匠在榨油时可能会袒胸露背,在旧的文化思想中,大家闺秀是见不得这种场景的。这种文化经过代代传承,变成了今日‘女人不得进油坊’的习俗。”
黄油香榨油苦
在王不芳的油坊内,榨的都是黄芥油,当地人俗称为“黄油”。
据资料介绍,黄芥属芥菜油菜类型,花黄色,籽粒若同小米般大小,黄芥广泛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及山西、内蒙、甘肃、青海等高原地区,是春播芥菜型油料作物。黄芥油属于菜籽油类型,质优、色亮、味美、食香、适口性好,并含有特殊脂肪酸等特性。
“黄芥具有耐寒、耐高温、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就适合在咱陕北的黄土地生长,其含油量高达45.5%,因此它一直以来就是神木地区最主要的食用油原料。此外,黄芥亩产量在100~250斤,加之管理方便(点种后只需锄草一次,收割只需连根拔起,碾压后去除杂质便可),因此在本地油坊的带动下,目前栏杆堡一带黄芥种植率很高。每年7月份黄芥花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的黄花甚是好看。”王不芳说道。
黄芥不仅影响了陕北人的生活,也在陕北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诸如陕北民歌中便唱道:
黄芥开花金点点,哥哥就爱你的花眼眼。大河畔上栽柳树,花衫衫耀的哥哥好眼雾……
拔不起黄芥带不起艾,下不下个狠心怎来来……
山曲儿好像没梁子斗,甚时候想唱甚时候有。芝麻黄芥能出油,信天游里甚都有……
家住栏杆堡镇武家园则的武志荣告诉记者:“过去神木经济落后,一年到头吃不上两次白面,糜子、谷子是最主要的粮食。家里来了贵客,吃不上馒头、面条,便只能拿炸油糕来接待。但炸油糕也有讲究,必须用黄油来炸,这样的油糕颜色好看,味道也香。时至今日,本地的村民仍然喜欢吃黄油,但因为价格高,做饭炒菜用的多是猪油,只有在炸油糕时才舍得用黄油。”
黄芥油好吃,味道也香,但在油坊工作的郭会平、白忠岭两位师傅却不这么认为。郭师傅说:“你要偶尔来上一次两次,自然是感觉黄油喷香喷香,但若像我们长期在这油坊里工作,你就会感觉这香气也会折腾人了。”在油坊的第一天,记者对此还没有切身的感受,但待到次日凌晨五点多再次来到油坊时,记者才切身感受到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道理:站在油坊的院中,仍是一股浓浓的油香,但当迈入油坊的第一步起,翻炒黄芥时那浓烈的刺激气味便扑鼻而来。此时的两位师傅,则齐齐地戴上了口罩。
市场好传承难
记者在与王不芳的闲谈时了解到,他年轻时便颇有些经济头脑。上世纪80年代初,不满20岁的他就曾和同乡一道,从镇川步行赶往佳县金明寺贩买佳米驴,再赶回栏杆堡售出,每头驴可以有近200元的收益。
当谈到因何走上从事手工榨油的行业时,王不芳告诉记者:“解放初期,我父亲王进学曾在本村的私营油坊里榨油,但干的时间不长,因此只掌握了传统榨油的大概工艺,其中有许多诀窍不懂。1996年,因为不满意在村中务农的微薄收入,我开始有了开油坊的想法,并举家从高家峁搬到了栏杆堡。镇上毕竟交通条件便利,市场也大。我也曾想过开一家黄油零售店,但这肯定比不上自产自销,所以我便开起了油坊。在此期间,父亲将他全部的手艺都传给了我,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
为了寻找传统手工榨油最重要的工具——油梁,王不芳曾四处打探,最终从黑豆地峁村郭兴树的孙子手中买回了油梁,耗资2600元。据王不芳介绍,这架油梁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民国年间郭兴树就曾开设油坊,用的就是这油梁。土改时期,油梁被没收充公,成了大队油坊的顶梁柱。文革之后,油梁被还给了郭家,但此时郭家已无人从事榨油,王不芳才有幸买到了它。
虽有父亲的帮衬,但王不芳还是从府谷王家墩乡请来了老油匠武国兴作指导。此后他又买下了窑洞,置办齐了设备,油坊便开了起来。“武师傅用的是旧式的做法,程序死板,不管原料好坏,拌料就是一股脑地加13瓢水(每瓢三斤半)。加的水虽多,但出油量却始终不足110斤。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就泡在油坊里,研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这样,油坊开了半年就感觉做不下去了。”王不芳说道。
次年,王不芳另请高明,但出油率还是提不上来。他慢慢尝试,加水从13瓢减到12瓢、11瓢、10瓢……再加上其他工艺的改进,当减到8瓢水的时候,出油量已经达到了140斤以上,并一直延续至今。
曾几何时,一代代的陕北油匠就用毛驴驮起油篓子,走街串村的吆喝着“换黄油喽”,期盼着刚刚榨出的黄芥油能换来庄户人家中的黄芥,王不芳也不例外。但时至今日,他不再担心黄芥油的销路,自己的手艺交给谁,成了他心头的一件大事。
“两个儿子从小都在油坊里长大,但我已提出把油坊交给他们,告诉他们这油坊的收益比在外面工作好得多,但他俩脑袋摇得都和拨浪鼓似的。没办法,现在我还有精力,我要继续把油坊维持下去,把传统的手工榨油工艺延续下去。油坊和传统手艺的未来,只能等我老了的时候再说了。”身为“非遗”传承人的王不芳无奈地说道。文/图记者满孝永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