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笔者考证,榆林城墙是由原战国桢林城址改建,始建于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始称王”当年或稍前,经过秦、西汉、东汉、前秦沿用,之后逐渐荒废。直到明代成化九年,余子俊开始利用桢林城墙,“因旧城修北城”,逐有“榆林三拓”之说。经笔者多年探测发现:桢林城墙的夯筑技术
1.东城墙北段(古城上巷烂城头至红文昌楼)
整体采用马兰黄土(俗称绵黄土)与离石黄土(俗称红胶土)均匀混合成渥泥(马兰黄土比例大于离石黄土,马兰黄土位于离石黄土之上,易取)。夯层厚度全部是秦制五寸(折11.5厘米),厚度均匀。马兰黄土粒度均匀,易夯实,但也易风蚀;离石黄土较坚硬,具有团粒结构,不易夯实,且遇水易松软。二者结合,结实耐用。
2.东城墙中段(红文昌楼至榆林电大城墙豁口)
城墙内、外两侧(进深一丈)采用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混合渥泥夯筑,夯层厚五寸,厚度均匀;内里采用马兰黄土渥泥而非混合渥泥,夯层仍厚五寸,厚度均匀。
3.东城墙南段(榆林电大城墙豁口至奎星楼)
城墙内、外两侧(进深一丈)夯土技术与红文昌楼至榆林电大城墙豁口之间段落内、外两侧的相同,但内里采用杂土,夯层厚七寸(折16厘米),厚度不均。
4.西城墙与南城墙的夯土技术
与东城墙南段相同。但西城墙与位于平地的南北城墙内、外两侧混合渥泥中,离石黄土比例增大。(注:筑西城墙向东山下部取土易,下部正是离石黄土。)
城墙顶部由于明代下切六尺而失去,推测原来夯土技术与内、外两侧的夯土技术相同。
对桢林城墙大部分段落内里部分的夯土采取非混合渥泥以及夯层加厚,厚度不均,反映当年筑城开始不久,就传来了赶工的命令,很可能与秦惠文王“始称王”及桢林城东南山区简化式全天星台的修筑有关。“三拓榆林”砖墙的基础处理
1.西城墙及处于平地的南、北城墙
西城墙:将废桢林城城墙外侧地表下切一丈(折3.2米),清除之旁的积沙。紧靠城墙,先以马兰黄土渥泥夯筑厚四尺、进深二尺的基础;之旁再加筑厚一尺、进深二尺的条石四层,为基础。这四层条石的厚度也是城“高三丈六尺”的组成部分。
处于平地的南、北城墙,包砖墙基础条石,不尽然都是四层。
2.东城墙及处于丘岭上的南、北城墙
将桢林废城城墙外侧地表下切一丈,清除之旁的积沙或黄土。先以马兰黄土渥泥夯筑成进深八尺、厚一尺的基础,其上紧靠城墙再以马兰黄土渥泥夯筑进深四尺、厚三尺为基础。其顶部外侧嵌入一层条石(厚一尺)。顺序:按照每块条石进深的不同(等于或小于二尺),分别挖出夯土,再将条石嵌入。如此,夯土基础厚三尺、条石厚一尺,共厚四尺,这四尺也是城“高三丈六尺”的组成部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