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洞内的“敬惜字纸”
米脂城北柔远门
小时候,曾和几个要好的发小一块在离家不远的米脂城永定门洞内的“敬惜字纸”楼里打烟火玩耍,很开心,竟觉得那是特意为孩童所设的玩耍之地,后来让老人们发现,遭到了严厉的训斥,方领悟到了“敬惜字纸”楼在老人们心中的位置。
敬惜字纸,是先人们代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是对中华文字的珍爱和敬重。汉字,始终伴随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伟大进程,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印记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古人敬重仓颉,崇慕孔子,珍惜字纸,所以在修筑城垣时,总不忘在城门洞内距地面高四尺多,人能探到的地方,建一个高一尺三寸、深一尺三寸、阔一尺的窑窑,上额刻有“敬惜字纸”,俗称为“敬惜字纸”楼。在米脂旧城内,东门、南门、北门洞各有一个,文庙对面、儒学巷内、誾川书院街外、西街三圣庙外、女校门外各有一处,新城、东屏门、南屏门、西永定门、北新门内及两个哨楼洞内、东上巷水门洞内各建“敬惜字纸”楼一个,可惜在拆城墙、破四旧中,一个个默默消失了。
近期,我在寻找“敬惜字纸”楼的过程中,走访了杜丕业(90岁)、罗永斌(89岁)等几位老者,据他们回忆:过去,在街上,经常看到有两位(一位叫艾丕旭,另一位叫顾尚友,两人住在石坡口同善社内)穿黑袍、戴黑色帽子的人,肩上挂着一个白色布袋,手中拿一个长腿铁镊子,走街串巷捡拾丢在地上的字纸,装入袋中,放在“敬惜字纸”楼内,划一道火柴点燃烧掉。这些人,一不受谁人委派,二不赚俸禄,相当于现在的志愿者。古人的品德可见一斑。在我小时候,也见过一位叫王迪昌的老先生,家住在柔远门内,整天手持扫帚,拿一个小簸箕,捡拾字纸,打扫城内外卫生,长年累月一直坚持着,事情虽小,可见老先生的虔心。
老师长者的教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我对写下的字方,做完了的作业本,从不乱扔,也不做卫生纸用,而是自觉收集起来,捏成纸精蛋,保管起来。至今,我还保留着敬惜字纸的习惯,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华文化、中国汉字的情有独钟吧!
照片中是嵌在米脂城北柔远门洞内的“敬惜字纸”楼,是我苦苦寻找了两年,在米脂城内众多“敬惜字纸”楼中仅存的一个。此楼在文革破四旧中,被群众用厚厚的一层泥巴挡住才保护下来的。历经四百年的风雨沧桑,适逢,泥皮脱落才现出原形,它是今人育德的一面镜子,但愿它永久保留在那里。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