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位列陕北“四大名镇”
子洲周家硷 寻找历史的记忆
明清之际,不断兴盛的皮毛、盐碱贸易助推了长城沿线的经济发展,榆林境内的安边堡、镇川堡和高家堡便与子长县瓦窑堡一起,被人们合称为陕北“四大名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皮毛生意的萧条导致了安边堡、高家堡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子洲县周家硷镇和绥德县义和镇,“四大名堡”的旗号便逐渐被新兴的“四大名镇”所取代。
5月20日,记者从子洲县城出发,溯大理河而上30公里来到周家硷镇,近距离领略了这座昔日名镇的风采。
交通便利贸易兴盛
《子洲县志》记载,秦汉时期周家硷镇一带属上郡阳周县管辖。北魏时期,今周家硷镇双庙湾村庙沟古月台一带曾设立大斌县,时周家硷镇应属大斌县管辖。北宋时期,周家硷镇等地为西夏占据,元、明、清时期隶属绥德州。
大理河发源于靖边南部,自秦汉以来,大理河沿线就是绥德(陕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沟通定边、靖边及甘肃、宁夏等地的交通要道。从绥德沿大理河而上,经子洲县马蹄沟镇巡检司虎尾巴峁上大、小理河分水岭,一路沿山梁而行,便可直达靖边县老虎脑山。《陕西军事地理概述》中讲道:“经过大理河河谷的通道,为唐代绥德州至夏州(统万城)的大道。”至明清时期,方始沿大理河川道而行。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国民党驻绥德84师师长高桂滋为了“围剿”陕北红军,开始沿大理河川修建东起绥德、西至靖边县石湾镇的公路。这条长约100公里的公路,便是今日307国道绥德至石湾段的前身。
明清之际,周家硷便形成了固定的集市,《子洲县志》更是将其称为子洲境内当时最早的一处集市。民国时期周家硷镇上已有商铺40余座。西顺兴、同和万、巨元成、复兴泰、万顺祥、裕丰恒,各行各业的大小店铺林立周家硷街头,往来客商车水马龙,其场景可谓是热闹非凡。
在子洲县文化馆原馆长杨继高绘制的《周家硷古镇》图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周家硷古镇的繁荣场景:窑洞样式的店铺前,摆满了来自各地的商品,各家的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阵微风吹来,门前悬挂的幌子随风摇摆。脚夫唱着《赶牲灵》的民歌,赶着满载着皮革、盐碱的骡马和骆驼,穿行在周家硷宽阔的大街之上。骡马店的伙计大声吆喝着,邀请来往的客商来到自家店中,卸下货物和马具,为骡马抱上一把草料;大家打来热水,洗去一身的尘土,也涤荡去满身的疲惫。庙前的广场会,围拢的一大群孩子,正凝神注视着耍把式的艺人的一招一式……
解放之后,周家硷镇的商业贸易仍是非常繁荣。时至今日,祖籍周家硷镇阳庄村的万青秀女士,还能回忆起儿时在周家硷的舅舅家看到的熟皮子的场景。而在1957年,周家硷镇三月和十月的骡马会上,甚至有来自内蒙、宁夏、山西的群众前来买卖牲畜。
红色记忆洒满古镇
周家硷不只是一座古镇,在国民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的革命先驱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红色的印记。长期从事周家硷镇历史文化研究的周世久,曾撰文回忆了自己的姑姑周之山讲述的刘志丹在周家硷镇的革命故事。
1929年5月,刘志丹召集周家硷地区的党员到阳庄沟安山村开会。周之山来到安山村老安家里时,刘志丹问道:“刚才来的这位女同志是谁?”呼永华忙向刘志丹介绍说:“她是牛大嫂。”刘志丹下炕后走到周之山跟前和蔼地问:“你贵姓?”“我姓周!”“叫什么名字?”“我妇道人家,没有名字。”“啊?干革命怎能没名字呢?”刘志丹说:“那还能成?牛大嫂,我给你起个名字好不好?”周之山笑着说:“那好啊!”刘志丹又问周之山:“你哥哥和你弟弟叫什么名字?”“我大哥叫周之文,二哥叫周之祯,三弟叫周之翰。”刘志丹抬头思索了片刻,风趣地说:“我看牛大嫂就叫周之山吧!她是咱红军在周硷地区的一座靠山!”
1931年3月14日,周家硷镇逢会。当日中午刘志丹带领7名红军化装来到周之山家中,周之山向刘志丹同志详细介绍了国民党在周家硷的驻军情况。但在大家吃晚饭时,门突然被哗啦一声打开,进来两位带枪的国民党军官和拄着拐杖的张西华保长。“我们是查夜的,你们谁是主人?”军官气势汹汹地问道。这时炕上的刘志丹给其他红军战士使了个眼色后,低头只管吃饭。正在后窑做饭的周之山赶忙走出来,笑了笑,沉着地说:“老总,这些人都是我们舅家的亲戚。今天遇会,他们来我家商量打农具的事来啦。后晌我就给张保长报告了!”张保长马上走上前说:“对呀,下午牛大嫂给我说过。走,老牛这里没坏人。”查夜的走后,刘志丹感慨地说:“牛大嫂随机应变真能干,确实是一位不带枪的红军女战士!”
民俗博物馆文化传承
记者在周家硷采访时,偶然获悉当地的文化人士正在筹建一座历史民俗博物馆。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记者带着一颗寻奇之心,来到了位于周家硷中学校址内的民俗博物馆中。
在中学的一栋三层建筑中,很多施工人员还在紧张地忙碌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在进行的主要是场馆建设和布馆工作,预计在半个月后就可以全部竣工。”
走进民俗博物馆,记者仿佛就进入到了一个承载着陕北历史、文化和民俗的海洋。
二楼的第一个展厅的主题是“老字号”,一座座悬挂着牌匾的“老店铺”前,排布着各式的“商品”,残损的马鞍、铃铛和两米多长的杆秤是过去周家硷商贸繁荣的最好证明;旧时的药箱、接生箱、铁药碾则记录着昔日陕北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历史……第二个展室展示的多为周家硷当地的饮食文化。压饸饹用的木质工具,高粱杆编制的筷笼,摆放剁荞面剁刀的刀架,残破的油瓶、酸菜缸,蒸面花用到的笼屉和锅架,箩筐碗勺……俨然就是一幅古时的生活长卷。展厅角落里的一套果馅炉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铁质的炉膛重六七十斤,它是烙果馅的热源;铁环链接的木质杠杆结构,可以方便人们将炉膛抬起;下方是一口直径一米的平底锅。“现在烙果馅都已经用上了电烤箱,这种老式的火炉已经见不到了。现在的孩子们,也只能从展馆的这个果馅炉中,去体会和想象就是烙制果馅的场景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
三楼的展厅中,陈列的多是陕北农家的生活和生产工具。简朴的土炕上摆放着炕桌、油灯和针线簸箩,锅灶前是一应俱全的各式炊具,让人一下就联想起了母亲点着油灯,在炕头上缝缝补补,在锅灶前做饭的生活场景……
记者在周家硷古镇采访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村民们告诉记者,地里的庄稼刚刚种下,受苦人就盼着这场雨呢。是的,这是一场及时雨,它带给了农民新一年的希望;或许,它还能涤尽千年古镇的历史尘埃,为周家硷带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明天……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