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州绥德,蕲王韩世忠可谓是尽人皆知,很多人更是将他作为“绥德汉”的典型代表。根据《创修蕲王韩忠武祠宇碑记》记载,为了缅怀韩世忠的丰功伟绩,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绥德官民便开始在一步岩永寿寺内修建蕲王庙。而在绥德当地,人们仍然将韩世忠一步岩擒野马、深渊杀蟒啖肌、响马洞得天书的故事代代相传。
4月29日,记者来到了蕲王庙,领略了一步岩地势之险峻,也感受到了绥德民众对蕲王韩世忠的钦佩和崇敬之情。
蕲王庙全貌
“中兴佐命”石牌楼
蕲王庙前殿
一步岩顶 三尺之地一步过
从绥德南关出发,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一路南行,途经砭上、董家墕、七里沟等村落,记者便来到了位于绥德县城西南5公里的一步岩。
一步岩为当地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东西方向的一道山梁两峰矗立,中间近山巅处的一道隘口上新修了一座单孔拱桥,仿若是一道城门,屏障着南北的交通。桥上书有一副对联——“青山正气千秋颂,云岩清风一步凌”,说的就是这一步岩的形胜。拱桥东侧,立有一块“蕲王庙”文保碑;西侧的石壁上,则是用红漆书写的“韩世忠故里”5个大字。
59岁的看庙老人王致富告诉记者,旧时一步岩宽不过三尺,一步即可跨过,故名一步岩。因为地势险要,有“一夫守岩,万夫莫开”之势,过去曾是绥德城的重要屏障。而关于一步岩的得名,绥德当地还流传着一个“韩世忠赤手擒野马”的美丽传说:
有一年,二郎山跑来一匹野马,袭击过往的路人。官府贴出告示,说只要能降服这匹野马就能得到重赏。一天韩世忠正好路过,他二话没说揭下榜文,便赤手空拳直奔山上而去。不多时,只听见山梁后长嘶一声,山梁上果然跃出一匹白鬃野马。野马一看见韩世忠,便直扑过来。韩世忠待那马冲下山坡,纵身一跃骑上了马背。野马见状前蹄腾空,想要把他掀下来。谁知韩世忠两腿紧夹,双手抓住马鬃。野马狂奔乱跳,一直跑到了一道山崖前。眼看连人带马就要跌下深沟,韩世忠朝马背上连捶几拳,野马竟停在了离深沟只有一步的地方。这个地方便是今日的一步岩。
一步岩的地名,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变迁。清康熙四年(1665年)十月的《重修碑记》记载:“(绥德)州之南七里许有山名一步墕。”而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重修永宁寺装饰神像新建乐楼碑序》则记载:“州南十里许有一步崖,为宋韩蕲王之故里。”
韩蕲王庙 忠武功绩千秋颂
韩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谥忠武,为南宋抗金名将。而蕲王,则是宋孝宗赐予他的封号。韩世忠出生于今绥德县崔家湾乡纸坊沟村,传说他幼年因家贫随母亲一路乞讨来到绥德城,寄居于城南二郎山西侧砭上的破窑洞中。
清乾隆三十二年的《宋蕲王韩忠武公勋猷碑记》中,将韩世忠一生的功绩详细地描绘出来。其中的“十八应募”一节,可见韩世忠万夫不当之勇:“时年方十八,即应召败敌,斩关杀将,掷贼首于阵外……跃马而前,不一合即斩于马下,敌众大溃。”该碑文中还有诸如洞擒方腊、江战兀术、拜金泇口、追封王位等章节。
康熙年间《重修碑记》载:“旧建有石洞,上有神楼,关帝南面,文昌北拱,古人制作,或所以培文武之元气者。”可见一步岩的宗教文化是源远流长。
因为地形所限,今日的蕲王庙占地面积不大。一尊高约5米的韩世忠雕塑伫立在山门前,通体为花岗岩雕刻而成。“韩世忠”头戴战盔,身披红色披风,左手持剑,右手呈拔剑状,眼望战阵、似欲率军迎敌的坚毅表情凸显出了韩蕲王的气势。
雕塑背后是蕲王庙前殿,殿前里有一对古时的石狮,殿中陈列着十余方清代、民国的石碑,记录的是一步岩与蕲王庙的历史。跨国前殿便可进入正殿大院。一孔高大、宽敞的石拱窑洞便是蕲王庙的正殿,正中是韩蕲王和梁(红玉)娘娘的坐像,塑工虽不高超,但还是让人可以感到一种威严的气概。大殿西侧为古佛殿,再西则为供奉关帝、文昌的楼阁。
前殿的西侧立有一座牌楼。其横额分上下两段,上段写着“宋韩蕲王故里”,下段写着“中兴佐命”,横额两面相同。庙正面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恢复中原志同诸葛”,下联是“再扶宋室功迈汾阳”。在这里,把韩世忠比作三国时期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和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汾阳王郭子仪。石柱背面也刻有对联一副,上联是“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下联是“西北一天祟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这座牌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联语为绥德知州凌树祟所书。
蕲王庙东侧的山崖之上,还留有清道光年间绥德州知州江士松题写的“福禄寿”等石刻。
蕲王母墓 空有“韩信埋母”传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在今清涧县乐堂堡乡九里山东坡上,还有一座韩世忠母墓。70岁的宋泽清是九里山庙会石咀驿分会的会长,他告诉记者,只记得小时候听老辈人讲山上有韩世忠母亲的墓。但当地却没有一丝关于韩世忠的故事,反而有一个“韩信活埋母”的传说:
韩信小的时候家里极为穷困,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每天都要赶上家里的几只羊,到九里山顶放羊。一日,困顿不堪的他躺在草丛中睡着了,朦朦胧胧中,听到有一个人说:“这个孩子睡的地方是个风水宝地,把人埋在里面七七四十九天,再挖开后便可得道成仙,后代也定能做皇帝。”韩信猛然一惊,醒来却发现周围没有一个人影,便确定这是神仙点化。
于是他打起精神,在自己睡的地方挖出了一个深坑,并将一只羊扔到了坑中。于是便急匆匆地回家,告诉母亲羊掉到了坑中,望前去搭救。母亲到了山上,看到坑中的羊着急不已,立即跳到了坑中欲将羊救出,哪料韩信却不管不顾,将母亲连羊一起埋在了坑中。
神仙指示第49天才能将人挖出,哪知韩信竟算错了日子,48天便将坑挖开,只见母亲一只脚刚刚跨上羊背,另一只脚还没离地。因此,他的母亲没能够成仙得道,韩信也只能封王拜相却没能当上皇帝,最终还死于非命。
但韩信是淮阴(今江苏淮安)人,他的童年怎么可能会在陕北度过?但这段民间传说,却实实在在地在九里山流传了数百年。虽然能联系到韩世忠母墓,但记者仍不敢臆测这段故事和韩世忠有关。或许,这正是民间传说的魅力,这段神奇传说的谜底,或许永远都没人能够解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