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圪坨巷有二,即前水圪坨巷和后水圪坨巷,位于普济寺巷和万佛楼行之间。因为地处万佛楼前,穿行在榆林老街的如潮人流中,你无意之间就可能从这条狭窄的巷道前匆匆而过。
然而,榆林的每一条巷道都有一段故事,水圪坨巷也不例外。
因泉水得名的水圪坨巷
尚家大院的垂花门和影壁。
地以泉名 巷以地名
长期从事榆林文史研究的李永清在《榆林城区巷道地名诠释》一文中谈到,水圪坨巷“因该处被山洪常年冲刷,形成凹凸不平的地势,常有积水,巷由此而得名。由于同样原因,原来的农贸市场沙滩,也系山洪冲刷而淀积的泥沙滩道。”
家住万佛楼前的榆阳区文化馆原馆长马永生,向记者讲诉了水圪坨巷得名的另一个说法。在上世纪60年代初,20岁出头的马永生曾走访过很多水圪坨巷的老人。据当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介绍,在“三拓榆阳”之前,榆林城(时称榆林卫)的南门位于今凯歌楼。今日凯歌楼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榆阳河的滩涂地带,芦苇、蒲草丛生,水网广布。而就在今日前、后水圪坨巷之间,就有一眼泉水汩汩流淌。在榆林,泉水喷涌时泛起的水花通常被人们称为“水圪坨”,因此在展筑榆林城时,迁居此地的人们便将泉水所在的地方称为“水圪坨”。
随着延绥镇治所从绥德迁至榆林,榆林卫城的驻军、人口随之增加,迁居水圪坨的人家也日渐增多,于是水圪坨一带便出现了街巷。地以泉名,巷以地名,于是便出现了“水圪坨巷”的说法。
“解放前后,水圪坨巷内还有一口水井,这就说明当时的地下水位还是挺高的。因此说水圪坨巷以前有泉水的说法还是比较可靠的。”马永生说道。
今日的水圪坨巷,均有中巷而无下巷,后水圪坨巷还有一条上巷向东延伸,又向南延伸与普济寺上巷相接。狭窄的巷道,密集的住户,也称得上是榆林老街上的一道风景。
水圪坨巷 密谋反清起义
《榆林市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榆林一班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驻榆新军十五、十六两队管带瑞庭祯、侯应龙伙同知府张启藩等贪财如命,克扣军晌,引起士兵和民众极大愤恨。这年二月,宁夏哥老会派人来榆会见新军中哥老会会员杨昆山(又名厚德,时任新军什长,为榆林哥老会龙头大爷)、王忠等,鼓动反清起义。农历九月三十日晚,杨昆山在城内水圪坨上巷张承五家秘密召开会议,决定立即发动起义,时间定在十月二日夜。起义成功后,被推选为“分统”的杨昆山随后还镇压了清朝新军的反扑。
记者为寻找到张承五的后人,便开始在后水圪坨上巷寻找张姓住户。家住后水圪坨上巷7号院的张巨魁告诉记者:“我们祖上是明初从山西大槐树迁至榆林戍边的,上世纪30年代才从古塔乡来到榆林城中。因此张承五肯定不是我们的本家。”
但张巨魁向记者提供了两条线索:“普济寺上巷原来还住有两个张家,一个是榆林师范的一个老师,现在已经搬到了西沙,房子租出去了;另一个是张志平家,十多年前才从后水圪坨上巷搬出去的。”
在张巨魁老伴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张老师的旧宅前。租户遗憾地告诉记者,自己并没有张老师的联系方式。但记者看到了院中的四合院虽然已经经过改造,但仍保存着旧时的东厢房。
医学施众 献出秘方除疾患
按照张巨魁的指引,记者来到了普济寺上巷11号院,寻访已是八旬高龄张治平的母亲。
紧缩的房门让记者再次无功而返。但就在11号院中,记者见到了一幅书有“医学施众”的匾额。主人张治清告诉记者,“张治平是我的堂兄弟。我们一家原来就住在后水圪坨上巷,当时的院子是我们祖辈用了17铜钱前买下的。”
当记者问起张承五时,老人摇了摇头。“我只是在小时候听老人提起过张承五的名字,这个人我没见过,也不知道他们家的具体地址。”
张治清说罢,又把记者让进屋里,介绍起了自己的爷爷张焕彩。“‘医学施众’匾是民国三十三年榆林城人为旌表我爷爷的功绩而敬献的。他主要从事的是烧伤、烫伤的中医治疗。”记者在张治清的房中,看到了榆林县委于1959年4月1日办法的锦旗,上书“赠给张焕彩老先生:不保守献出秘方,为群众解除疾患”;另外还有一张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聘请张焕彩为通讯研究院的聘书。
走出张焕彩家的大门,记者又在后水圪堵中巷1号的尚家大院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尤其是右院天井处的“福”字影壁和梅兰竹菊“四君子”图,令人不禁惊叹于古时匠人们精湛的技艺。
走在水圪坨巷狭窄的巷道中,记者仿佛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这里,镌刻着榆林历史的辉煌,也记录着普通人的生活。水圪坨巷也一直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它曾经历的点点滴滴……文/图记者满孝永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