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国道210沣浴口上秦岭,穿林海南巅往宁陕,奔腾而下,延绵的山恋,大大小小的山峰,形态各异,或大气磅礴,或巍峨挺拔,或玲珑秀气。车辆穿行其中,色彩斑斓,内蕴丰富,宛如从天而降的巨幅画卷。画面上凝挂着大树古藤、飞禽走兽、庙宇河流、云气雾罩,生机无限。身居闹市,深受雾霾之苦的人,若想放松身心,娱乐休闲,寻访原生态返璞归真之幽境,此地便是最佳去处。这里,真诚向你推荐一景点——蓬莱仙境石佛台。它是集建筑智慧运用于庙宇文化于一身的奇特景点 石佛台,在宁陕县城以北八公里处,当地人俗称老母台。它位于210国道180公里的路旁。从宁陕县城乘车不过半小时。下车后到石佛台脚下。一眼望去,会让你大吃一惊,一座精巧的庙宇——石佛台主体竟然建在外形酷似螺的巨石上:据石所镌云:天启二年修(公元1622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左右的历史。下以四柱横撑,其木丝毫未损折。 寻得崎岖山径,沿途山势嵯峨,险关锁翠,鸟语兽吠,山路在古树青滕花木草丛中。登上主峰,近观,石碑刻有“五步悬迹”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庙上层为古佛,旁列二十四尊天佛,庙外左右两侧有十八尊罗汉,下层为文昌帝君,俱属石像,庄严。亲身目睹,与史所述大同小异:高山群峰之下,小道弯曲下蜒至长安河畔,寨沟之上公路回环处,突出一小峰,宛如老母斜仰,乳房高突,顶端一块二十米高螺形巨石,似一乳头,当空沐浴。沿山绕上,北上距台顶约200米处,有一座二米见方的古井,泉水清澈,冬暖夏凉。沿后颈近观,则石如海螺,螺旋二层上顶。第一层,坐东朝西。后宽9米,前宽13米,进深9米。有石像十余尊,二十四尊天佛与石罗汉头颈断落,中横文昌帝君红布挂满,未见尊容。沿走廊绕一圈后,见碑文三块,皆叙垂修庙之事。有二块碑,字迹模糊,一碑即光绪二十七年张德发重修老母台一事,记载详实。旋上石阶梯14道,则登第二层,坐西朝东,两边石雕犹存。顶部以石板横砌。石门内红布层叠,未知老佛在否。上下层,香烟缭绕,蜡烛残迹,常有虔诚香客焚香,络绎不断。 当时设计这座庙者,巧妙的依山崖形体将墙体设计得曲折蜿蜒,陕西建筑科技大学的博导带研究生考察时对古人这一独特大胆而富有智慧的建筑杰作,赞叹不已。岁月流逝,现已历经风雨数百年,至今巍然屹立,不愧是建筑的一大奇葩,是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展示着古人的聪明才智与杰出的创造力,可誉为古建筑的奇迹! 若置身石佛台上,犹入蓬莱仙境,羽化成仙之感由然而生。春水涨时,日曦之前,置身云雾迷漫中,如同观音老母坐莲,这时眼前浮现出: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兰、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喃无阿弥陀佛之意境。夏秋时节,骤雨过后,登石佛台峰顶,云海碧天,云雾从长安河升腾,时聚时散,时浓时淡,令人心旷神怡;游客坐在石佛台上,远处近处的山若隐若现,好似西游记中蟠桃会中的仙境一般,古树与青藤缠绕,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云雾中,长安河上水光点点,白鹭成群,朱鹮翩翩起飞,意态闲静潇洒,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唐代山水田园派大诗人王维所写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闲适,悠闲之情,自然而生:让人忘记了喧闹,忘记了尘嚣,忘记了烦躁,忘记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 太阳出来,徒步走下石佛台,一路走一路看,原来这些不是“海市蜃楼”中的虚幻,而是真真切切的人间美景! 这一美景的得来还曾有过一段神奇的传说:孙悟空偷吃“人参果”时,把沙和尚叫过来一起品尝,吃完后两个小童发现了,把它们痛骂了一顿,孙悟空生气后猴性发作,把“人参果树”用定海针把大树掀翻闯下了大祸,镇元大仙云游回来后问罪,孙悟空到天宫寻找医树之药,天兵天将透出信息:只南海观音才有医树之药—甘露。孙悟空驾云头,千方百计才把观音菩萨请到,用玉净瓶里的神水甘露把“人参果树”医活。观音菩萨在云头上,路过石佛台,见这里的香客们面容祥和,烧香拜佛虔诚,于是将这些香客点化。故:千百年来宁陕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子孙勤劳善良,忠孝爱国、聪明智慧,朴实好客,男子勇敢,责任心强,富有创造力、崇尚教育,一个7万人的小县,2009年率先实施了12年免费教育,2013年实现了陕西省教育强县目标,宁陕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学生一茬又一茬,就读本科院校的学生每年达到360余人。宁陕的女子非同一般,不仅皮肤白嫩,身材窈窕,凤眼丹唇,精明能干,而且民间女子张口会唱地方民歌“花鼓子”,有的会即兴表演二人转,虽比不上赵本山和宋丹丹,但也绝对幽默逗人,具有艺术性的女红刺绣“八骏图”、“金陵十二钗”、牡丹亭”等独具特色。女中巾帼不乏其人,个个爱民敬业,为宁陕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默默奉献。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石佛台是古人将自然环境与建筑巧妙和谐结合为一体,建造的一座精巧,富有地方韵味的庙宇,几百年的风雨浇筑,岁月沧桑使得聪明的宁陕人民赋予了不灭的灵性,在今天以生态建设的角度去考察这座庙宇建筑,堪称建筑美学与佛教文化意境完美融合的典范。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