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山(又叫牛山),位于陕西省安康城区西北39公里处,属花园、谭坝两乡的界山,山体南北长114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是市境中部最高的山峰.,地形险要,山势巍峨.,主峰顶有“望京石”(恨京石),海拔1547.5米。旧志所载“八景”之一的“牛山叠嶂”即指此山。
牛头山
悠久的历史
牛山庙石刻像,矗立牛山庙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两尊无头。宋代以后器物。清朝李国麒《兴安府志。古迹志》载:“牛头山(即牛山。原注)在州北九十里,为州境群山冠,上有泉不涸不溢,祷雨辄应。《雍太记》黄巢谷,在金州牛山。《州志》牛头山,绵亘百余里,高入云汉,有金牛洞,即昔人掘剑刺黄妖兽处,又其巅有五硌山,峰峦错亘,又有蜡烛山,青峰插天,以形似名。”。
清人王希舜赋诗云:“金州形胜渺重关,翠嶂丹岩绝可扳。极目斜阳兴废远,樵人指点是牛山。”山上有“牛山庙(忠惠王庙)”、“金牛洞”(即掘剑斩黄妖兽处)、防御石城,帅旗礅等遗迹。牛山又以其山形似牛头而得其名。关于牛山的传说有许多,有的说是金牛下山,从老君关过河,但凡金牛过处,都冠一“牛”字,如”牛蹄岭”、“牛蹄铺”、“牛迹河”、“牛头店”等。有的说金牛过汉江,将粪屙在河中,所以汉江出沙金;有的说黄巢率义军在此山练过兵,每日练毕,立在“恨京石”上,面北祈祷盟誓,要推翻唐朝,扫平西京。
牛头山
此碑嵌于牛山庙墙壁内。牛山庙创建于宋代,后世屡经改建维修。皆立碑记载,现存碑刻17块,其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立石碑较有价值,碑高1.73米,宽0.67米。碑首书“牛山庙碑”四字,碑文记载当年重修牛山庙事,并历述牛山庙修葺情况。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元代至正十四年(1355)镌刻,金州训异黄理先撰文,记述平章荣禄公增修寺庙始末,现碑存西安碑林。牛山庙石刻像,矗立牛山庙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两尊无头。宋代以后器物。
牛山庙石刻像,矗立牛山庙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两尊无头。宋代以后器物。
据碑文记载,民和元年,巴山地区风调雨顺,庄稼也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丰收,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饶,许多百姓更是纷纷操起祖先流传下来的酿酒技术,各种茶楼、酒肆更是歌舞升平、顾客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大街上到处都弥漫着酒香,而且还有大江南北的许多江湖人士更是慕名前往巴山来品尝这种美酒。这种现象不仅引起了天庭各路大仙的注意,而且还引出了一段神牛巴山醉酒的神话故事。某一天,守天庭之门的神牛乘着天将打盹的时候,偷偷的挣断锁链溜下天庭,循着酒香找到了巴山镇,蹿到一农家的酒窖里偷喝这种美酒。待天将发现神牛不见时,吓的全身直冒冷汗,连忙飞奔上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更是大惊,一面传令召集诸位天庭大仙前来商议,一面调派各路天兵天将火速下界搜捕神牛。
看众仙议论了半天仍没有结果,太白金星便献计道,我们不如火速派人邀请王母娘娘前来,用其窥天宝镜察得神牛的具体位置时,再派天兵天将将之擒来。没有其它办法,玉皇大帝便派人去请王母娘娘携带宝镜前来。不久,王母娘娘便携带宝镜前来,运起法力搜索了没多久,便发现神牛醉卧之地,诸仙即火速赶往,查明事由,禀明玉帝,玉帝听后,又怒又奇。想那神牛,岁逾万年,克勤执守,身经百事,对于天庭的稀奇之物都不屑一顾,又何以为这一凡间酿酒出此窘态而违反天规,遂亲自驾起五彩祥云前往查其原由。
未到其处,就先闻到一股奇香,清香怡人、醉人心脾,至前一看,原是巴山镇农家自酿美酒,只见其体态丰盈清冽,俏而不单,随上前亲酌一口,果然其醇和绵长,雍容之间厚而不滞,遂解其神牛卧醉巴山之由,玉帝也由衷地赞叹道:好酒!虽知是佳酿惹祸,神牛之罪,原可谅解,但天规不可违,玉帝恻隐之心又动,左右为难。
此时,太白金星看出玉帝之意,遂献计道:既然神牛如此贪恋人间佳酿,何不罚它卧守巴山,即能常年与美酒相伴,又可守护巴山这一人间佳酿使其能流芳百世呢?此计令玉帝甚满,随即下旨曰:令神牛头露于地面守护巴山,让这美酒佳酿世代相传。
后来,牛头山的故事也渐渐被人们传诵开来,许多知名人士更是慕名前来瞻仰牛头山的风光、品尝这种巴山美酒。
每逢秋收过后,巴山人总是将自家刚刚出窖的大缸美酒抬出来,聚集在牛头山上相互品酒、钻研交流传统的酿酒手法和工艺,不断的完善和提升祖传的酿酒绝活。时至今日,忠厚勤劳的巴山人相继开发出的开缸酒等产品已远销四方、享誉全国。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