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登临南宫山。虽然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但这一次却让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我知道这应该感谢多姿多彩又慧质兰心的秋姑娘,美丽我眼眸的应是她纤纤玉手之下的妙笔丹青吧! 又遇上了一个雨雾蒙蒙天,车刚过位于宏大村的南宫山北大门,可视度便不足10米了。同来的客人皆呼遗憾,有的甚至准备调转车头了。我急忙相劝:“雾中的南宫山有种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比起晴天来,又是另一番美境哦。”客人们听后可能觉得有理,便坚定了上山的信念。其实这句话我不是为哄客人开心而随意说的,到是我的切身感受,我是真的喜欢南宫山的雾,记得以前我就专门写过一篇关于南宫山的雾的拙文。有朋友说我喜欢雾是因为我是属蛇的原因,他说蛇是大千世界中最有灵性且最具神秘感的动物之一。但恰恰相反,我既不灵醒也天生就不具神秘感,到是比较向往有神秘感的东西,特别喜欢在雾中行走,因方寸之外就是未知世界,便会不由人不由然的去思索、去遐想。 车一路上披风斩雾,蠕行的速度很慢,也给了我一路思绪飘飞的机会。大约用了近一个小时,我们才从北大门安全的到达了二郎坪停车场。车刚一泊好,大伙便迫不急待的登上了千步梯,这时的雾不再是迷茫混沌的一片,而是呈丝丝缕缕状,如轻纱般地向我们拂来,在大伙的腿上轻轻的吻一下或绕个圈,又像调皮地小孩子,慢腾腾的跑开去了。伴着灵动的雾,我们也迅速地灵动着脚步。大约登了两三百步后,眼前顿觉一亮,原来于稀稀朗朗的乳白色的雾中,竟突然窜出一团火红来。虽是万绿丛中才有的一点红,可也像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我便知道南宫 山的秋天已经来临了。看来这次还真是不虚此行,先是沐浴在了自己钟情的雾中,现在又见了期待数年之久的南宫山红叶,便想着这定是幸运之神的眷顾。于是就三步并做两步的奔到了红叶边。定睛心瞧,才发现是一种和枫树叶有点相似的植物叶子,边上有圈细细的锯齿,原以为很锋利,用手一摸,感觉却很柔。整片叶子好象一个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张开的小手掌,叶脉很清晰,并在叶间肆意地伸展着,还有一些细碎的小水珠也在叶间顽皮地翻滚着,更显出叶子红得润泽,红得鲜亮了。看着红叶在秋雾滋润下一个劲儿地笑,在秋风吹拂下一个劲儿地飘舞、一个劲儿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姿,我的口中便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攀登在千步梯上,愈往上行雾愈稀薄,红叶愈多,先是百绿丛中一点红,再是十绿丛中一点红,待到迦佛垭,红已可绿分庭抗礼了,而雾也全在脚下了。于是便拣了个僻静的小凳坐着小憩。向左眺望,只见白玉雕成的观音塑像静静矗立在丛丛灌木林之中,一片片或红或绿、姿态各异的叶子参差不齐地饰成了观音菩萨身上的天然裙褶,装点着她慈祥的法相和曼妙的身姿。而她的目之所及处,便是一片有如波涛汹涌般的白茫茫的雾海,远处一些或高大或险峻的山峰在雾海中隐隐约约的悄悄露出头来,像极了海中的礁石。此情此景,让我先有置身天宫亭台瑶池的恍惚,后又感觉身下的凳子变成了一条船,而自己竟赫然成了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舵手。怪不得这里的名字叫做“观音望海”,以前一直不明白,今天可能是观音显灵,总算是让我体验到了个中真味,感受了这般奇景。
一行人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时而还用现代化的设备把或远或近的美景收入囊中珍藏起来,同时也把自己的靓影融入到南宫山的胜景中了。大家拍得开心,玩得畅快,不经意时间便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腿间溜走了。中午时分,我们才到南宫山莲花寺遗址对门一个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的亭子里,这里是远眺金顶和南宫山四周景色的最佳位置。同伴们在争先恐后的观看,我偷偷扶着楼梯上了二层,便更知天地宽了。只见金顶和对面的山上,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红叶,似一片片红色的浮云,妖娆在山际。远远的望去,火红色的叶子被清爽的风摇晃得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如火如荼。又似一群千娇百媚的女郎在随风而舞,点燃了整个山峰,显得那么生动,热烈,就连金顶之下的亿年佛掌也似乎被点染成了褐红色。当然,深秋的南宫山也并非绿瘦红肥,曾经姿意张扬的绿色就像一个个守土有责的士兵,仍在顽强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阵地,虽已丢失过半,却也丝毫未见颓废懈怠。映入眼帘的这棵千年古栎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棵在文革中佯死十年又复活的政治树、正直树,无视春夏秋冬、季节更迭和岁月轮回,仍带着子孙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持着本色,并用它那鲜活、盎然的绿和我的眼睛对峙着,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敢傲雪、敢凌霜的胆识和勇气。一会儿,那些乳白色的精灵儿又飘来了,任性慵懒地萦绕在山间,那么的随意与洒脱,如诗又似画,似乎没有半点尘世的拘束。苍天之下,红叶、绿树、白雾相映成趣,聚合成了一个动静相宜、色彩斑斓的秋的世界,点缀着空幽山体和万仞绝壁的苍茫,也明亮了我红尘映染、秋波难荡的眼眸,青葱了我日臻疲惫、空白落寞的心房。
转过一道小山梁,同伴们便忙着到真身殿里焚香许愿去了,而我已陶醉在了南宫山的迷人秋色中。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