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睡眼,抬头透过车窗,初晨的街道整洁而冷清,空气如洗过般清澈,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车抵安康站。飞机火车汽车一路承载着我们的体悟与收获、辛劳与疲惫,驶向安康疗养院,为期一周的华东五市学习考察划上句号。
此次行程,天公作美。4月20日出发,依次考察了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常熟、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绿化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情况。考察很累,一天一座城,大部分时间在车上颠簸。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5座城市和沿途南浔、乌镇两个水乡串在一起作蜻蜓点水般的学习观光,就如同一串烧烤,蘑菇和肉串都被油与火烤得只余下一个味道。且于我而言,除无锡没去过,其它几个地方是故地重游了。有同事调侃,感叹几天下来,城市搅拌在一起,一时不知哪个时间去过哪个地方了。
话虽这么说,但中国谚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考察再次应证了这句话。大家怀着愉快的心情踏上征程,在参观之余,无不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折服,无不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自豪,无不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感叹。
城市如同少女,每座城市都自具韵味。走过不同的城市,自会体会到不同的风情。原来地图上陌生的名词,也可以有着如此众多的丰富内在。这次考察大家印象最深、体味最真的莫过于杭州的休闲浪漫,上海的时尚大气,太湖的水泽灵气,苏州的精致天工,古镇的古朴纯香,南京的风云变幻。
按预定时间,从安康出发奔赴此次学习考察的第一站是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三月的西湖,远处是淡淡的山影,周围是清一色的绿。西湖的水是清的,山光、绿柳、小桥、亭榭、高塔的倒影全在水中,再有波光潋滟,看起来真有画中的感觉。苏堤树木繁茂,杨柳飘飘,据说是苏东坡为造福杭州百姓所修筑。“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如数家珍地倾倒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三潭映月、雷峰夕照……一个个富于联想的名字听来是如此的亲切而富有诗意。花港观鱼作为杭州最大的城市公园,位于苏堤南、西山北,因为乾隆皇帝曾在此看过鱼,所以自成一景。游览于花港,既可赏花,又可观鱼,动静相宜,情趣自生。
进入上海,宽广的高架桥,耸立扎堆的楼群,各具风格的万国建筑,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不愧是大都市的气派。夜上海,处处灯火通明、霓虹闪烁、金碧辉煌,让你觉得这里的确是“十里洋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审视整个上海,俯看外滩江心,不由你不惊叹大上海是如此的美丽。在和煦的阳光下,徜徉于黄浦江边,行走于都市丛林里,步行于南京路上,游逛于城隍庙前,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你不得不佩服上海展露新姿所迸发的生机与活力,你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且早听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在驶往苏州的车上,我一路回想着苏州城的亭台楼阁、回廊曲径、绿枝花影、小桥流水的幽境。进入苏州城区,眼前的街道、建筑和其它城市别无二致。甚至感觉苏州人的表情,也远没有那份闲情雅致的从容,大都被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和忙碌奔走的身影所淹没。看过耦园——苏州众多精巧园林里的一个,我才体味到苏州的园林景观已如粒粒珍珠,隐藏于古城和众多的小巷之中。苏州的现代美和古典美就这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相融,各竞风采。我们去的耦园,位于苏州城东,三面临河,一面临街,占地面积约11亩。因住宅居中,有东、西两个花园,故名。也暗寓曾经隐居在此的清代园主人夫妻俩恩爱交织的佳偶天成之意。进入耦园,细心观赏,你终会触及到江南故里那种小家碧玉似的柔美和于方寸间巧于布局雕琢的心弦。
院内墙体雪白,门窗是棕红色木材手雕而成,游廊曲曲折折,和绿林翠竹、假山池水等掩映,意趣盎然。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比较讲究迂回,忌讳一览无余,因此在园中行走,经常是一条走廊拐了几个弯以后,又单单凸出一个楼阁,仿佛已融入园中,却又明明是相对独立的。这样的布置在耦园随处可见,体现出园中有园。既有小园的自身景物特色,又有整体的和谐布局,让人置身耦园内,始终有眼前一亮、随处见景的感觉。电视剧《红楼梦》里一出林黛玉于假山前亭台边中秋赏月的取景,就是在这个耦园里拍摄完成的。据说,曹雪芹当年还真在这个园子里休憩过。在寒山寺,最先想到的就是脍炙人口的唐诗《枫桥夜泊》了,正是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苏州城西的枫桥和寒山寺便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而寒山寺给我启迪的莫过于寺内两位名僧寒山与拾得的智慧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充满禅机妙理的问答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 前往无锡途中,我们考察南浔、乌镇,来到水乡,走过入口牌坊,踏过小桥,就能探究那古镇的韵律风情了。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黑瓦、水井在这里都能找寻到它的形迹,体会到那份景韵。
太湖太美。我们急匆匆赶赴无锡,参观了三国城和太湖风光。中国首创的大规模影视拍摄基地就建在这太湖边,基地内有三国城、水浒城、唐城以及规模宏大的人文景观。三国城以汉代风格的建筑为主,仿造有吴王宫、甘露寺、汉鼎、水寨等著名景点。走向水寨,登上古战船,游弋于太湖之上,太湖的远山近水一览无余。太湖的水不深而辽阔,山不高而清秀。湖面波光粼粼,战船稳健迂行,游艇疾驶飞跃,远处山峦宛转连绵,依山傍水点缀其间的园林景致,被人写意地精心撒落在湖边。扶杆站立船头,人已飘然入境,旅途奔走的劳累仿佛全都随风飘散。
最后一站是南京。吃过晚饭,此时正好可赶去看秦淮河夫子庙。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繁华过一阵子。印象中的秦淮河是个风流蕴籍的场所,历史所堆积的人文底蕴,使人一提起秦淮河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秦淮八艳”和众多才子佳人曾流传于此的风流韵事。其中“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是个名妓,她的故事,在《桃花扇》里有详尽的描写。而现代散文作家俞平伯在其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把秦淮河描绘得朦朦胧胧,充满想象,让人向往。
不知不觉走过乌衣巷口,来到了秦淮河畔。伫立桥头,环眼四顾,可见眼前的秦淮河不足十米宽,河坡绿枝掩映,河面在两岸霓虹的映照下装扮成一抹姻脂的妩媚。河上华灯璀璨的画舫如行云流水般穿梭,管弦悠扬,将秦淮河装点得极富诗情画意。此时,置身于曾被称作六朝金粉之地的“销金窝”中,人也不免觉得温软、沉醉起来,疑是自己掉到这温柔乡里了。随着如织的人流走过桥头,迎面就是夫子庙。夫子庙原是供奉孔子的,现在则成了当代人为子女上学进香的场所。夫子庙周边的灯光夜市,灯火通明,是人们晚上休闲、购物、赏景的绝好去处。古时秦淮河畔的小吃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地方,享誉民间。沿着秦淮河边踱步而行,流连往返,六朝的兴盛、金陵的繁华、灵气的纵横、风流的韵事,早已随着河水的流淌而悄然消逝,唯给后人留下思古幽情。
26日,入中山陵,立刻被绿意笼盖。路旁林木成荫,巍峨叠嶂。当年中山先生登上钟山峰顶,俯瞰整个南京城,曾由衷地发出感慨,愿死后占一地埋骨。一生为国事、为民生奋斗的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后,遗体几经波折,终被运回南京,埋葬于此,人们精心设计和修建了陵堂来缅怀、纪念这位不朽伟人。站在山脚仰视,逐次掠过博爱坊、陵门,可见中山陵堂依山而建,态势舒展,既庄严肃穆,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王者风范。整个建筑群在青山之中分外醒目,均白墙蓝顶,简朴大气,寓有深意。走过博爱坊,沿着陵道拾级而上,两旁遍植着四季常青的高大雪松和被称作“八爪金盘”的花儿。我们听着述说,始知脚下那392级台阶就代表着中山先生为革命奋斗而始终牵挂着的四万万苦难同胞,我的脚也不觉沉重起来。陵门牌匾上镌刻着的金色大字“天下为公”在阳光下褶褶闪光,分明昭示着中山先生的博大胸襟。站在陵堂前的平台上,回首远眺,繁华的南京城尽收眼底。不知中山先生当年站在这里,俯瞰南京,面对山河的破碎、民生的艰辛,是不是由然而激发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教诲?待进入陵堂,前厅内手持治国纲领、凝神远视前方的中山先生座像,后厅内大理石棺面上的中山先生人形雕像,还有葬于石棺下5米而精心保存的中山先生遗体,留给后来瞻仰者的自有对那逢时之历史事件的追忆,自有对那救助苍生于水火之革命情怀的崇敬。逝者无言,光照人间。正如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作者系陕西作协会员,安康疗养院副院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