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坪的田园风光,远近闻名,是水泉坪旅游景区的精华所在。从龙潭处的仁王公路上行,经过二里坡到龙女填峡的山口后,眼前豁然开朗,在这高高的山腰上,笃然出现了一个宽1公里、长4公里的平川。这里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清亮的龙家沟溪水穿川而过,将稻田一分为二,溪水旁,一条马路径直伸向大山深处的龙家山脉,川两旁,青山郁葱,山上水杉、青竹、冬青树、铁匠树四季常青、苍翠欲滴;山脚下,三三两两,座落着许多农户人家,这农户庭院也是一道景致:土墙、木梁、青瓦,在里面居住冬暖夏凉,屋檐下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门两旁悬挂着一串串红得可爱的红辣椒,房梁上吊着一大块一大块诱人口水的干腊肉,就连那房前屋后的大树上也没闲着,悬挂着一串串柿饼,好象是一串串红灯笼。现在农户打米、磨面早已用上了机器,但老祖先留下的石碓窝、石磨仍然舍不得丢弃,象文物一样摆放在院子里供人欣赏。这儿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姑娘长得水灵、妩媚动人;小伙子帅气、敦实可爱,由于这儿风水好,才子辈出,传说在附近的小山沟里,一家三弟兄一年内分别考上了状元、榜眼、探花,因此将此沟取名为三元沟。
水泉坪的景色秀丽,四季都有看点。
三月看桃花。家前屋后,山上山下到处都盛开着白里透红的桃花。
四月看油菜花。水泉坪被四面群山环抱,是天然的花粉隔离区,不会被外来花粉杂交,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就被国家定为油菜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质油菜种20余万斤,被调往全国各地,仅此一项年产值60余万元。每到4、5月份,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在绿油油的油菜叶衬托下,好看的无法比喻,置身此地,一切烦恼,疲劳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惟有的感觉就是心旷神怡,婉如进入了世外桃源,这水泉坪有着取之不尽的蜜源,山下的油菜花、稻花、山上的果木花、百草花,都是蜜蜂酿造蜜汁的蜜源,尤其是在油菜花开时节,数不尽的蜜蜂闪现在万花丛中,粘走花粉,酿造的蜂蜜格外香甜。水泉坪人世世代代都有养蜜蜂的习惯,客人来了递上一碗香喷喷、甜蜜蜜的蜂糖水,沁入肺腑,难以忘怀,他们走亲戚、串门子,都要带上自己家里的蜂蜜,作为珍品馈赠,以示敬重。
七月看稻花。油菜籽收割后,农夫及时翻耕水田,插上秧苗,一到七月整个川道又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谷穗扬花,香气袭人。这儿的稻米很不一般,品质特好,封建社会时一直做为贡奉皇帝的佳品,皇帝用膳钦点此米,所以被称为御米。偌大一个中国,产上等稻米的地方甚多,为何历代皇上青睐此米,这可能与这里的土质有关,这儿的稻田水面上到处都漂浮着五彩油,泥土油黑发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龙家山有铁锌等矿藏;二是四周山上的树,落叶后形成腐植质土壤,雨水渗透浸泡后,流入龙家沟,灌溉到田里后就呈现出五色彩油和油黑的泥土,铁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因此,所产稻米香甜爽口,营养丰富。
秋天观红叶。在水泉坪四周的山上,生长着许多黄梨木树,每到秋天,树叶由绿变红,远远望去,十分好看,使您不禁想起:“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美诗句。
冬天看冰棱。冬天来到这里,好像进入了水晶世界。流水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悬挂着锥形冰吊吊,短者5寸,长者1米。瀑布处更为壮观,长长的冰吊挂满山崖,晶莹剔透美不胜收。霜雾之时更有一番景致,满山遍野的树上、草上结满了冰花,“玉树琼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这儿民风醇朴,主人热情厚道,每到冬里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酿甜杆酒,有客人经过门前,他们都要热情地把客人请进去,免费品尝,不吃饱、不喝醉,不算尽到主人的心意。客人临走时,主人还要将家产的核桃、柿饼把您的口袋塞得满满的,那种厚道劲让人难以忘怀。
这里,还有许多神奇传说和未解之谜。
棠果鸳鸯树。在水泉坪口,有两株古棠果树,其中一株有2人合抱粗,中空,可容纳两个小孩。传说有一个英俊潇洒姓棠的公子,历游名山大川,来到水泉坪,偶感风寒,病倒路边,被柳姓地主的女儿救起,二人一见钟情。然而柳地主嫌棠公子家境贫寒,门不当、户不对,不允此亲事,并派人加害棠公子。柳小姐知道后,连夜携棠公子外逃,走到水泉坪口后,被他们发现追来,二人见逃婚无望,便抱头痛哭,哭声感动了龙女,龙女将俩情人点化成一对枝颈相抱的棠树。自此后,他们日日相伴,夜夜相诉,永世相爱,就形成了这个棠果鸳鸯树的景观。
五子登科。在棠果鸳鸯树不远处的沟道中间,有一巨石,在巨石的石缝中,长出了5棵檀树,当地群众称五子登科。
千年银杏树。银杏树是珍惜树种,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而水泉坪景区的银杏树却很多,尤其是水泉坪峡口的三株,古朴伟岸,每株树的树身有3人合抱粗,高15丈有余,树冠投影约有1亩地,每株年产银杏600公斤。当地人习惯把银杏称为百果,其含义有两个,一是它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和药物成份,可治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是果中之王,所以称之“百果”;二是生长周期长,过去在没有人工授粉技术下,树栽上后40年才挂果,人们称之为爷孙树,即爷爷手上栽种,孙子才能享用。由于接收天地之灵气的时间长,结出的果实自然就珍贵了,村民们都说,常吃百果,长命百岁。
龙泉。在水泉坪村一户村民家门前有一水泉,是从八龙山流下来的,人们叫它为龙泉,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此水流量不变,涓涓细流长年不息,默默地灌溉着田野,水泉坪也因此泉而得名。龙泉的水冬暖夏凉,甘甜凛咧,饮之不仅消署解渴,清心爽身,据说可以去病消灾。
古石桥。古石桥位于龙家沟与刘秀沟交汇处,是从刘秀沟到龙家沟的必经桥梁。桥面是由两块巨大的长石板搭建而成。每块石板长约4.5米,宽约0.9米,厚约50公分,重约1.5吨。传说在明清时期由一群毛人所建(当地群众称蓄着长发长须的外国人为毛人)。毛人为了盗运刘秀沟里的古石碓窝,专修此桥。毛人在当时、当地无任何搬运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把两块巨石板架上桥礅?以及盗运了多少个石碓窝?盗到什么地方?都是不解谜。
玳瑁看家。在龙家山的脚下,龙家沟畔有一巨大的白火石(石英石),头部向着龙家山,两眼也紧盯着它主人的家,生怕有半点闪失。玳瑁是一种海洋生物,似龟非龟,玳瑁与龟的最大区别在于嘴巴呈钩状,象鹰嘴,而龟嘴是直的,这块巨石很象玳瑁。这玳瑁石不仅是形神酷似玳瑁,更奇特在于它会不断地长大,据老人们讲,在20世纪50年代玳瑁石仅有竹箸子那么大(农户用于盛粮食的器具园形、底小、口大、上口直径约1米),头颈部特征还不够明鲜,现在已长到2间房那么大,长约7米、宽约5米、高约3米,而且头颈特征很明显。石头怎么会长?是不是以前埋在土下,经过雨水冲刷,逐渐显露出地面?笔者对此产生疑问,而在场的许多老村民、老教师异口同声地否认,他们说:“这石头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以前我们修的梯田石坎与这块玳瑁腰部相接,石坎多次被挤压隆起,不得不拆掉坎头的石块;还有八十年代前这里就已修成了梯田,决不会是水土流失,这石头绝对是长大的”。看着这些群众坚信不疑的心态,笔者已是无话可说,看来,白火石会不断地长大,这个谜底只有请地质学家来解释了。
金桂蔽日与怕痒的紫荆树。在离玳瑁石不远处的农户家门前有两株古树,一株是生长约有500年的桂花树,树冠如伞形,枝叶茂盛,每到八月份,金黄色的桂花盛开,香气飘满了龙家沟。但这并不足为奇,只能说明它景色迷人罢了。奇就奇在离它不远处的那株紫荆树上,这株树高两丈,树干丛生,生长年限约200年。当地群众称它为哈哈树,紫荆花开的时候,特怕人给它挠痒,人用手指在树干上轻轻一挠,满树的花都抖动起来,还会发出哈、哈、哈的笑声,此树为何怕痒,这也是一个不解之谜。
三县界碑。在龙家山的一个山顶上立有一座棱形的界碑,分别刻着旬阳县、安康县(今汉滨区)、镇安县的字样。龙家山山顶分别是三个县的分界线。有眼观八乡、脚踩三县之说。上到这里,您不是巨人,也成巨人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