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榆林,又是蓝天白云。
清风,轻翻着这部陕北古书:我们的榆林老城。
这座凝重而端庄的老城,依山而建,滨河而居,远古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据《延绥镇志》载,榆林老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初名榆林庄,为绥德卫屯所。其后以“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建筑格局和明清风貌的建筑风格为主要特色,被美誉为“小北京”,又称榆阳,雅称驼城(一说是指,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为驼城,意即沙漠之城;还有一说是指,沙漠之舟骆驼运输货物,成群结队来往于交通枢纽榆林城,走西口,奔三边,故名驼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榆林城,至今已645年,主要历经两次大规模扩建阶段。第一次扩建,史称“三拓榆阳”,也称“榆城三拓”,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三十年里,即分别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弘治五年(1492年)、正德十年(1515年)开始的扩建。第二次扩建,是近几年科学规划和大规模建设阶段,后世会对这几年的榆林城市建设,美称什么呢?会不会也史称“三年拓名城”?
榆林老城墙,那一块块城砖,渗透着一滴滴汗水的故事,镶嵌着一个个建设者的名字,延绥镇都督王祯、巡抚余子俊、巡抚黄黻、巡抚熊绣,以及延绥镇总制邓璋等等。这一道道老城墙,目睹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古城:榆林庄、榆林寨、榆林卫、榆林府、榆林道、榆林县、榆林市。这些散发着山间榆钱儿野味的名字,被一代又一代心系苍生的榆林古城建设者紧紧地攥在手心,攥得滚烫烫的。“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飘尘。”他们功崇惟志、业广为勤,不说功利、只念农桑,为生灵请命、替百姓谋福,为国防军事、思人民安居,一笔一画地书写着古城历史……
榆林,从历史深处,轻翻了多少岁月,一步步款款走来,走出榆林庄的简朴,走出榆林寨的凝重,走出榆林堡的渴望……一直走得风生水起,崛起于塞北高原,而今虎踞龙盘于祖国大西北。
1998年,榆林被原国家计委批准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今日的榆林,随着十几年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全市经济已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6亿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1.9%,总量稳居全省第二、西部地级市第三,超过了兰州、银川、乌鲁木齐、拉萨、贵阳、西宁等西部7个省会城市,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居全省第一。这些骄人的数字,为榆林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古人晏婴说,没有比爱护百姓更美好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厚德的做法。从古而今,正如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居榆林之地、忧榆林之忧、造榆林之福的百姓公仆,岁岁年年如一日,复制着一篇篇召父杜母的动人故事,他们建设和呵护着这座古老的城市,为她的美好明天殚精竭虑、不辞辛苦、日夜劳作。
古老的榆林,已然定格在一个榆树成林的小小边村,已如路人正渐行渐远;今天的榆林,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现代化气息,正如春风扑面而来。2000年,榆林撤地设市,加快了城市建设,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榆林按照百万人口中心大城市目标定位,研究确定了中心城区“一城五区”新格局和功能定位。在战略重点上,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多年来确立的“两基地、一中心”,即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调整为“一中心、两基地”;在发展思路上,提出“新区带动、板块推进、拉大框架、组团发展、提升品位”;在工作目标上,提出从2012年开始,城市建设“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时间里,决策者的办公室灯光彻夜明亮,建设者的汗水昼夜流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条条“断头路”、快速环道、主次干道以及城市支路路网体系项目,供热、供水、供气、通信、中水回用以及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学校、医院等市政基础项目,安排实施,昼夜推进……
榆林建设者打基础、利长远,办难事、做实事,向全市人民兑现了“三年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和“三年解决城区上学难”的庄严承诺。“十二五”以来,“断头路”已经打通13条,剩余一条即将打通,城区道路翻了一番,总里程已经达到248公里,困扰市民的堵车不见了;累计开工建设学校45所,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城区上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市一院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二院正在搬迁,三院开工建设,老百姓看病难大为改善。
“十二五”以来,榆林市财政资金投入加大,榆林城区城市建设,包括城区教育、绿化、卫生等财政资金共投入约66.6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是“十五”的13倍。榆林城西南、空港、芹河、东沙等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城中村、平房片区加快改造,城市框架逐步拉大,榆林城区面积和人口数量已由建国初的2.4平方公里、不足2万人,扩大到现在的100平方公里、60万人,分别增长了42倍、30倍左右。
榆林老街上,横跨着文昌阁、万佛楼、钟楼、星明楼、凯歌楼、鼓楼,与城南的凌霄塔和城北远处的镇北台,演绎着“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风韵和沧桑。岁月侵蚀,古城蹉跎,今天的建设者们秉承着古老文化,对古街的保护、恢复、修缮、重建,就从来没有停息过,建成明清仿古步行一条街,古城韵味还在静静弥漫着,与现代气息交相洋溢着。一些老头儿、老太太走出那几座四合院落,从吕二狮巷、盐市巷、前水圪坨巷缓移过来,提着一块儿豆腐,拈着几根儿小葱儿,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或品茶,或抽烟,或下棋,或剪几朵窗花,都唠唠叨叨地扳着指头细数着那些总是来不及盘点的古城新变化……
镇北台,九边重镇,金戈铁马,万里长城遗留的一个凝重的历史符号,被镌刻在台身正中的“向明”二字,源于《易经·说卦传》,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这句话的意思是: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勤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登临这座长城最大的烽火台,微风拂过耳旁,举目极力北望,遥想着当年血色黄昏,狼烟四起,战马嘶鸣,大将霍去病勒碑狼居胥山,拓阔大汉朝疆域至于祁连山脉、蒙古大草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永远的沃土。汉武帝为他赏赐房舍,他坚辞不受,说出那传诵千古的创业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回眸南望,古城新城一览无余。这座烽火台,见证了榆林城从古到今一路走来,见证了数十年榆林开发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近几年榆林城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二十多年前,那时候的榆林西沙,好像只有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林校、农校、治沙所以及陕西省一八五地质勘探队等,剩下的都是灰苍苍而且光秃秃的沙丘了;榆林东山也不怎么样,不过就有个榆林师范学校、技校、电大以及一些平房家属院什么的,往东就是间或生长着几根野柠条、几簇沙蓬的大片沙土了;往北边,也只有一座名叫无量殿的寺庙,其他就没什么好景致了。
没景致倒罢了,更令人厌烦的是,每年清明过后,那沙尘暴一刮就是好几十天,铺天盖地的,有时候大白天就变得昏暗不堪,非得开灯不可。冬天清晨,站在东城墙上看城里,煤炭烟雾浓浓地笼罩着全城,过了中午才逐渐散去。可是,近几年榆林天气,那是连北京人、西安人都羡慕:看人家榆林,蓝天白云,哪像咱们雾霾这么多。沙尘暴、煤烟雾不见了,朗朗晴天几乎是天天眷顾着美丽的榆林。2013年底,榆林城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2天,其中一级天气101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天道酬勤,这是榆林人几十年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丰厚酬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榆林城市建设者们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正在不懈努力打造着塞上生态名市,依托榆林城的河道水系、山川地貌等自然资源,以公园建设和河道绿化为重点,三年来主要实施了榆溪河综合治理,规划建设五个文化主题公园,占地150公顷的东沙生态公园一期基本建成,占地129公顷的榆溪河河滨公园的主框架基本建成,大墩梁生态公园、三岔湾湿地公园、红石峡镇北台公园也将开建,榆林城市文化品位大大提升。落实绿化十年规划,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重点实施“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据国家测绘局地理国情监测公布,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率提升到53%。榆林还坚决关闭了备受市民关注的中能榆阳煤矿,建成新闻大厦、科技馆、档案馆、南城墙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全力推进“四城联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通过验收,国家级卫生城市已做好迎验工作,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市深入创建,“智慧榆林”和“智慧城管”启动建设,筹备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最近,陕西省信息中心公布:全省城市综合竞争活力排名榆林位居全省第二。我们榆林城区面貌已是划时代的焕然一新。
这不,就在家门口,那美丽的榆溪河河滨公园,规划建设长达7公里,远景规划15公里,应该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河滨公园。现在,那鹅卵石路上、假山上、草坡边、亭台轩榭楼阁里、柳枝婆娑下、潺潺流水旁,还有在空气里飘逸着的浓浓的陕北民歌里,虽然工匠们还在忙碌着,但已经有了散步的、读书的、照相的、拍婚纱的、锻炼身体的、带小孩玩过山车什么的,等等。特别是那高耸入云的摩天轮,最高点93.5米,可以鸟瞰老城新城,吸引着人们跃跃欲试。这不,尤其节假日里,有从靖边、横山专门赶过来的,有从吴堡、绥德专程上来的,还有从鄂尔多斯赶来的,都拖儿带女的,来到河滨公园游乐场,一个个欢歌笑语、满面春风的。
榆溪河畔上,银杏、五角枫等名贵树种,或者亭亭玉立,或者婀娜多姿,还有榆林乡土树种,柳树、桃树、杏树、枣树、红柳等等,一样的呼朋唤友,也是兴高采烈地携手相跟着,来到了美丽的河滨公园,安家落户,随处可见。那一段段鹅卵石路上,铺着雕刻着图案的石板,蹲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从农村家户收集回来的一扇扇旧磨盘,一步一步踏过去,就如踏上了古朴厚实的黄土文化。那些令榆林人骄傲的英杰们,韩世忠、李自成、张季鸾、柳青、路遥等等,这些历史人物雕像,正深情地凝视着榆林的千变万化。还有那九曲广场、方言广场,已然把陕北文化之根深深地镌刻在石头上,其意义已远非三五十年可了得。
这一切,让榆林古城六百余年的建城历史自愧弗如,让历代建设者心生敬意,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榆林人,又如何不扼腕喟叹、感恩于心呢?不用怎么想,这些了不起的成就背后,肯定是那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建设者,昼夜谋划蓝图、攻坚克难,顶风霜、冒酷暑,辛勤工作……
大约七八年前吧,榆林城也学会了偶尔堵车,有人还欣喜了,说这才有点儿城市的味道。三四年前,动辄就堵车了,就再没半点儿“欣喜”了,满城都是愁眉苦脸的。这一两年来,市民们在家里已闲不住了,特别是碰上节假日或者双休日什么的,好多人总喜欢驾车在城区或者周边逛一逛。前几年,榆林东山的大山深沟,阻隔着南北交通,人们无奈地蜗行于仅仅数米宽的驼峰路,苦不堪言。而今,连接大山、横跨深沟的好几座凌空千丈的大桥,正如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作为榆林人,真有些我是榆林人我自豪的骄傲感觉。有时候,眼睛忙着浏览新面貌,稍不留神,就一头雾水,找不到原来的“羊肠小路”了,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崭新大道,好似传说中的神笔马良,早已经被建设者一挥而就。
你看,而今榆林城区近15万辆车,奔驰在那西沙东山开发区,享受着宽街大道,简直就似行云流水,应该是信“车”由缰吧。来到东山,总会有人意外地闯进一座公园,仔细打问还在劳作着的工匠们,才知道这就是建设中的东沙生态公园,各类雕塑成群结对,多是些中国古代爱国、励志、孝敬、求学、抗击外侮等历史故事,以及陕北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更像是一座绿色的中国传统和榆林民俗文化宫。
这是榆林城的幸运,更是榆林人的幸福。
汉代王充《论衡》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表达了施政应问需于民、尊重民意、体恤民生的朴素民本观点。榆林建设者尊重群众的意愿,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规划立市,一张蓝图干到底,从2008年开始,正式实施榆林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这座“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城市、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沙漠绿洲宜居城市”,昂然走出了当初的贫瘠、落后、封闭与狭隘,开始拥有现代化的富裕、先进、开放与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无论其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生活舒适、资源丰富,还是环境优美等方面,必将在全国至少在西北地级市中,短时间内就会走在最前列。
“青山问我几时归,春雨山中长蕨薇。”走出家乡的榆林人,不管北京上海的,还是海口咸阳的,不管南非西欧的,还是北美南洋的,趁着明春城里花开烂漫时节,可否返转回来看一看——咱们的榆林,咱们的家园。请您也跟我们一齐,跟过去比一比量一量,作为今天的榆林人,人居环境到底有多美,幸福指数到底有多高。
榆林这一片土地,勤政爱民者,惠政为民者,自古有之。西汉无名氏所作的《上郡歌》: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均,周公康叔犹二君。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冯奉世的二子冯野王、四子冯立两兄弟先后为上郡太守,居职公廉,贤能德政,普惠吏民,他们就像周公和康叔一样,治理国家有良好政德,时人称之为大冯君、小冯君,作诗称颂之。
榆林老百姓很朴实,不关心赵钱孙李,关注的是谁为榆林办好事、办实事了,老百姓就永远记住了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