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望湖楼醉书 摄影:1024小虎牙
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突然想起太平公主和她那位史上留下美名和骂名的母亲,于是去了罔极寺。
罔极寺离东门极近,出东门沿炮房街东行500米即是。风雪中的罔极寺异常清冷,几乎没有游客或者香客,东侧长廊上胡乱躺着两个流浪汉,绻紧了破被子漫谈人生。山门外一座石碑,上刻寺名,后有简单的介绍。是这样写的:“罔极寺位于西安东关炮房街,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祈福而建,寺名取《诗经》‘欲抱以德,昊天罔极’之意。开元26年(公元738年)改名兴唐寺,后又恢复原名。武宗毁佛,殿宇一空,为民居蔬忧者,十之七八。明正统8年(公元1443年)、清乾隆54年(公元1789年)、道光30年(公元1850年)均有修葺。”为长安著名尼庵。这一段简介,极其明了地说清了罔极寺的前后变化。
罔极寺现存三座大殿,即韦驮殿、大雄宝殿、睡佛殿,四丛石榴、五株老柏,还有一树梅花,那些绽放的黄梅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在连片的飞雪中却依然傲立枝头。据说罔极寺曾经辉煌一时,不仅香火茂盛,还是长安的一座名庵。然而现在却看不到一点辉煌的迹象,荒凉得只留下这三座大殿和几株老树了。我寻遍全寺,才在睡佛殿侧面一个角落看到了那尊遍布沧桑的刻于道光年间的石碑,且多字已经不能辨认,这多少令人有些失望。不过,在热闹的城市一侧,能保留下这么一块清静地,已是一个意外了。
罔极寺的确是一个清静的所在。然而,与它相关的那些人和事在历史上却名噪一时。武则天不说也罢,单说这个太平公主,本为武则天小女,最受武则天宠爱。唐高宗时,在公元681年5月,吐蕃王遣使入长安,请求娶太平公主为妻,武则天不愿意女儿出嫁吐蕃,就在长安专为公主修了一座太平道观,以公主为观主,籍以回绝吐蕃王的请婚要求。后来,武则天将公主嫁给了薛绍。成亲之日,盛况空前,灯火烟花把道路两旁的槐树都烤死了。不过,这桩包办婚姻的结局并不如意。武则天改制临朝,薛绍因人诬告,被武则天下令饿死牢狱中。再后来武则天授意毒死了她的本家侄子武攸暨的妻子,又将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可以说,太平公主的婚姻完全成了武则天可以利用的一件道具,太平公主真的很听话啊!可是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天生聪颖,继承了其母的一切优点,只是在武则天临朝的26年时间里,太平公主修身养性,没有多少显露的机会罢了。公元705年计除男宠张易之,公元710年与李隆基共扶立睿宗即位,太平公主开始才华闪现,权倾天下。由于她很仗义,又多有谋略,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靠其门下,许多人更因她的举荐而至大官,这进一步助长了太平公主的霸气,也为她悲剧的未来埋下了伏笔。太平公主历经武周、睿宗、玄宗三朝,由一个权倾天下的公主到骄奢淫逸,利令智昏,直至左右太子的废立,皇位的更迭。当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时,太平公主多有非议,全然忘记了今日之李隆基,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听之任之的李隆基了。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竟然企图起事,仿武则天事。最终的结果是,其党羽被诛杀殆尽,太平公主逃入南山寺院中,三日后返回家中,被赐死,落得了一个可怜的下场。这是发生在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7月6日的事。
风雪中漫步在罔极寺,我百思不得其解,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烟云,是什么造就了太平公主的悲剧?是掩抑不住的聪明才智,是母女的个性遗传,还是日益膨胀的野心?如果当时太平公主真的嫁给了那位不远万里而来求婚的吐蕃王,这历史真的要重新改写了呢!据说,从武则天到太平公主,其私生活是极其荒淫的,也许这只是那个特殊年代被压抑爆发出的一种特殊现象吧。只是从罔极寺的荒凉中,我们已经丝毫感觉不到那一种历史的落差了,静静地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那些人和那些事,只存在于文人浪漫的笔下,存在于口无遮拦的野史中。
《诗经-小雅-谷风-蓼我》中有这样一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以德,昊天罔极!”罔极寺的取名就来源于此。想当初,太平公主为母亲修建这座祈福的寺院时,更多的是为了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吧。只是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历史会这样演绎。一千多年过去了,罔极寺仍在,太平公主何在?
真是应验了睡佛殿前的那出楹联: 若不回头谁替汝救苦救难 倘能转意何须我大慈大悲
[1] [2] 下一页
作者:望湖楼醉书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