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中旬,赶着2011第三届“横山波罗古堡摄影艺术节”的时机,记者到访陕西榆林横山波罗古堡。说起波罗古堡,如果开始追溯历史的话,大概可以最早回眸到北魏时期,俗传,北魏时,佛陀留脚印至无定河之南,即今日的横山波罗镇,到唐代时建殿为“波罗石佛寺”,延伸到宋代建寨,寨由寺而得名。 如王振泽先生所作的《横山波罗古堡赋》中所述:横山波罗古堡,黄云山之峰,自古为军事要隘,战略要冲。宋元时期,屯兵扎寨,北据强虏;正统元年,都督王祯高筑墙,广积粮,曰堡曰城。成化二年,始有波罗之称。问及波罗是为何意,众人都解释到:“波罗”,是梵语,义为渡到或者是接引到彼岸的意思。这个词义听着就给人十分功德圆满的感觉。 从远处眺望,古堡更多的颜色是黄色的,陕北黄土高原素有的颜色,可有人对我解释到波罗古堡是红色的,也因为它的革命历史:1946年深秋,波罗古堡,在习仲勋同志直接领导下,胡景铎将军率部发动了震撼西北影响全国的“横山起义”。这次起义,成为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誉。起义指挥所就设在波罗镇的梁家大院,这是波罗古堡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历史的脚步驶去久远,而留下的每一堵矮墙,每一口窑洞,每一座院落,每一条巷道,每一墩桥洞引的今天众多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们扛着长枪短炮怀古溯今。 而今日的波罗,一个破败的古堡,一个黄土的小镇,因为一串串展出的摄影照片,因为一群群拿着相机、操着各方口音的人们,瞬间变的生动活泼,瞬间产生穿越时空的迷离之感,让人心醉,让人留恋。 古堡里的陕北老汉、老婆婆、婆姨女子和陕北汉子是摄影师们热衷拍摄的对象,可是谁说这些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何尝不是绝佳的被摄对象呢,不由得让人想起,现代诗人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漫步于古堡的每个角落,暮然驻足发现,黄土窑洞窗上的喜符,似乎昭示着古堡曾经发生过多少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街角说书艺人的三弦鼓敲打起来了,陕北人多少爱恨情仇的故事在这个时空里世世代代延续着;高亢激昂的唢呐声声入扣,横山老腰鼓打出了陕北人多少精气神;一道道山梁、一首首酒曲,又有多少陕北歌谣萦绕在耳。撑起的伞头、转起的扇子,陕北大秧歌扭出了陕北人多少风情万种;陕北女子婆姨手里可以无穷变化版本的剪纸窗花,又曾经寄予过多少对美满生活的期许。 在古堡的一个窑洞里,记者结识了正在制作面花的手工艺人张智房,他制作的张记面花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是横山人满月、结婚、祝寿、祭祀,进行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用品。 然而最热闹的地方既不是新设的洞房,也不是粉末登场的戏台,而是为各地而来的摄影师们提供午餐的厨房,案台上正切的羊肉,锅里炸的霹雳吧啦响的黄糜油糕,锅台上一个壮汉压着饸饹床子,一碗热气腾腾的荞面饸饹,一疙瘩羊肉,一大碗烧酒,憨厚的陕北人用爽朗的笑声和陕北地道的美食招待着四方来客。 残缺的城堡,让人总是迷留在怀旧的情节当中,然而,手机、摩托车,这些现代元素还是不时地揭示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波罗人过的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通讯发达的现代生活让黄土地上的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光怪陆离,咔咔作响的摄影快门声勾起传统农民汉子近乎迷茫的眼神,墙角抽着旱烟的老大爷终于忍不住问一位外地摄影师问题:“你们对着我喀嚓喀嚓照了半老天了,照的东西都在哪里去了?”摄影家善意的解释了老大爷的问题:“明年摄影节我一定带着您老的照片来看您。” 古朴的黄土文化和蒙汉接壤的游牧文化交织共融,铸就了陕北人憨厚朴实的性格,也许我们在感慨波罗古堡摄影艺术节带给我们太多光与影的随想时,更该感慨这方水土养育下陕北人骨子里极尽倔强的寻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吧。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