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先秦时为白马氐东境地,自汉至南北朝末,氐人多次在此建立政权,反抗汉族统治。汉族统治者曾数次将氐羌人强行迁往甘肃省境内及关中一带,未被迁走的氐人,被迫说汉话,学农耕,顺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与汉民通婚,逐步被汉人同化,加之汉民族大量迁入,至晚唐以后,白马氐族已匿迹,羌族同样受汉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与汉族融为一体。但羌族传统的祭祀、祈福、驱邪治病和娱乐的羊皮鼓(舞)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羊皮鼓舞,又名为“端公舞”,是秦巴山区的端公(巫的一种)在民间祭祀活动“开坛”时表演的一种巫舞。“开坛”分上、下两坛,上坛称“武坛”,下坛为“文坛”。“武坛”只有舞蹈,无唱腔,其舞姿古朴雄健;“文坛”连舞带唱,所唱词多为《请神歌》、《坛歌》,或夹杂一些地方民歌小调。在略阳农村最常见的庙会活动祭祀中,表演者头包红布或戴面罩、脸谱,饰以黄表纸花、纸带,身着满大襟老粗布长袍,腰系白色麻制百褶裙,在羊皮鼓的咚咚作响下轻盈起舞。整个舞蹈过程中,他们神情专注,如入无人之境,舞姿轻盈飘逸、刚健沉稳。二人齐舞时,张弛有序,如行云流水;对舞中,婀娜多姿,似彩蝶双飞。全部舞蹈在双膝不断的颤抖中,连续表演复杂而多变的动作。他们干净利落的动作随羊皮鼓节奏的加快而丝毫不乱分寸。舞姿和谐完美,一招一式都准确到位,朴实无华的神韵贯穿其中。
据中国民族文化网报道:“羊皮鼓”主要流传在嘉陵江上游的略阳县,五十年代初略阳民间艺人马云秀、童连生首先演出的双人鼓舞,风格、节奏、动律仍保留了原有氐羌色彩,规范了羊皮鼓的舞蹈语汇,删除了祭祀内容,使之成为娱乐性的表演节目。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羊皮鼓舞”作为羌族舞蹈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羌族文化的灵魂,它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加工,由单一的祭祀活动演变为舞台表演艺术,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称赞。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略阳羊皮鼓舞逐渐演变,现在已发展成了一种群体性舞蹈,2009年被县政府公布为略阳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略阳羊皮鼓舞作为一项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一方面在农村广为流传,继续发扬光大,不断完善提高;一方面以县文化馆为主体的羊皮鼓舞从八十年代开始,渐渐登上了舞台,多次在春节团拜会上登台亮相。中、省、市新闻媒体也多次专题宣传报道。2010年3月,略阳羌族羊皮鼓舞参与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首届中国?陕西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开场演出和迎宾表演。中、省、市电视台、旅游卫视、农林卫视记者分别对略阳羊皮鼓舞进行了专访,省、市电视台和网站对略阳羊皮鼓进行了专题报道,被选定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活动;同年4月10日至11日,略阳羊皮鼓舞又参加了民间艺术展演,取得了优异成绩。
略阳羊皮鼓舞是蕴藏在秦巴深山的一朵奇葩,经过历代略阳羌族后裔们的精心培育和呵护,她必将在略阳这片神奇的的土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