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平利县与湖北竹溪县交界处有一个叫关垭子的地方,历史上曾经是一个边关要塞,横卧南北的关垭楚长城在这里把陕、鄂两省左右分开,这里便成了“楚河汉界”。来到历史的疆界上,我的眼前便浮现出缕缕历史云烟,虽然我们很难猜想这里曾经发生着什么,但凝目静听,那远古的萧瑟秋风与边寨鼓角依稀可闻,南北征战的猎猎旌旗似乎就在眼前飘荡。在这里,任凭斗转星移,天地轮回,千百年来茶乡放歌激情奔放,如今又有着许多沧桑变迁的故事伴着悠悠茶歌令人神往。一个纷繁的情节引导我一次次走进女娲故里,走进这片陕西南部角落的偏远县域。
醉情“原生态”
秦巴山区山水华滋,物华天宝,是远古时期人们在严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繁衍的理想家园。在这块原始先民生活过的土地上,女娲始母“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地老天荒,从狩猎文明起,这里的夜空中就飘荡着劳动和生命的赞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远古的历史痕迹己经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中明显的消逝和泯灭,而生生不息的是女娲故里的茶歌,传承着博大生命力的劳动与创造。
与外面翻天覆地的世界相比,这里任何一步跨越都显得沉重而艰难。有劳动,有抗争,有创新,有发展,但山水依然秀美,一切都还是原生态的。在我看来,这种秀美中又蕴藏着富裕,原生态是平利人得天独厚的财富。
平利县境内处处青绿苍翠,山涧中皆有绿水环绕烟霞飞动,县城是在河流冲击的台地上建造起来的,站在城北的五峰山上俯瞰,城区虽小,但山岚袅袅中更显得妩媚秀丽。清澈的坝河穿过城区自东向西流过,据说它汇集了大小上百条溪水和山泉。顺流而下约20公里的女娲山下,有一处被人们称为“小漓江”的西河景区,因为景色的清艳超尘而成为绝佳的游览胜地。在西河的悠悠云影和深水静流中荡舟,沿岸有茂林修竹映衬,景色繁简有度,又有画眉鸣唱、斑鸿嘀咕,清寂中只闻船桨击水声。我们乘舟顺河漂流约大半个小时,不时听艄公讲些关于西河的故事。他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个年轻人在西河环绕的小岛上创建了西河农中,几十年来育人又养山,精心呵护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今,当年的创办者已经两鬓斑白,培育的成千上万名学员也陆续从这里奔赴农业科技第一线,却留下了一个万木葱笼、山青水碧的西河景区。西河是原生态的,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朝晖初露时可闻鸟雀噪林,傍晚残霞中便见行行白鹭结群归巢,其景美不胜收。我们漫步河岸。清澈甘冽的河水掬手可饮,依岸浅滩处,便有人淌水拣石,又有人撑竿划船,更有人与鸟儿问答,大家流连忘返,真是乐不思归了。随行者便有人吟起诗来:“奇石奇树伴幽草,清流清波造梦乡,走过西河山与水,逢人不再提漓江”。
我们就着河岸的景色吃野餐,晴朗的艳阳下一片碧水蓝天。县发展与计划局的领导介绍说,这样的景点在县境内比比皆是。现在己形成南北两线旅游观光区,古仙湖荡舟、琵琶岛垂钓、黄洋河漂流,女娲山云海、八仙大草原、化龙山大峡谷、千家坪森林公园等景区都是以其原生态的特点而引人入胜。现在有人说安康是陕西的“后花园”,平利县就是这花园中最为亮丽的地方。县上在引导经济发展中把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生态农业示范区、徽派民居、茶文化等产业服务项目相结合,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使平利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更加明确和突出。随着西康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便利的交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视、广播、报刊、宽带网等多种宣传媒体把平利传播给外界,又把外面的信息传递给了平利,平利人有了与外面的世界触手可及的感觉,越来越感觉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己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走进“民俗居”
女娲故里的人不像北方人,也不像南方人,准确地说,这里的人是处在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人,南北方人的气质兼而有之。初到平利的人,总有身处异地他乡的新鲜感。但入乡随俗,你断然不会有客居异乡的生疏感,却时常会被当地人特有的盛情所打动、所感染。江南韵,秦楚风,民俗居,山水情,应该成为对平利风情的诠释和描述。而在这样的县域特色中,让人感觉到最为抢眼的亮点,还是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休闲舒适的民俗居。
县城东南数里外的龙头村是平利的“南泥湾”。村庄建在一个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坝子里,显然是山中难得的一块天然小平原。四面青山环抱着大片翠绿的绞股蓝茶园,几处小荷初露的水塘里有水鸭嬉戏,完美呈现着山寨茶乡的田园风光。几十户民居依山而立,都是以白墙、青瓦、格子窗、马头墙为特点的徽派民居,当地人称为“娲式”建筑,其结构以两层居多,大都以数户连片而居。这样的特色民居,由于翘楚的结构和明亮的颜色,在翠竹和山林的掩映下格外耀眼和协调。茶乡人家很少堆放柴草,家什也不多,所以家中显得清整简约,倒是许多人家堂屋里停放着的摩托车显示出茶乡人的时代气息和效率观念。山中人门前多有草木栽种,春去夏至,房前屋后的鲜花依然俏丽的开放,给人以自然清新和幽雅温馨的感觉。如今城里人来得多了,村民们便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休闲度假的游客们在这里住下,吃农家饭,听茶乡歌,领略大自然的无偿馈赠,挥之不去的是茶乡山寨的浪漫情节。
据镇上的干部说,政府近年来投资了巨额资金用于引导新民居建设,并给予民俗居规范化建设的农户一定的资金补助。短短几年时间,自关娅楚长城遗址至坝河中游的琵琶岛景区以及境内的 308国道沿线,已经形成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百里生态经济长廊”,老县、长安、凤桥、高峰、张店、普济寺等乡村都相继建成这样具有特色建筑的民俗新村。村民借此从事旅游接待经营,成了传播信息、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在我看来,平利的新农村建设和民居的改善,不仅展示着一个时代性的变迁,而且诸如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风情特色的内 涵似乎都可以蕴涵其中,井通过民俗生活得以体现,比如生活的温饱、民风的淳朴、人心的向上、社会的安定等等。
感动“茶文化”
五月是“且将薪火试新茶”的季节,我们一行人这次陕南考察,正赶上这里隆重举行的“中国・平利茶之旅文化节”。在县城中央的文化广场,艺术家们把女娲神母的故事雕刻成巨大的石柱华表,把东方女神的美丽形象搬上了文化节开幕的大舞台。在平利人看来,“女娲”是一种图腾、一张名片,是平利传统文化的渊源。在人海如潮的翠茗园茶庄,我们被卷人到激情热烈的“茶山放歌”和“采茶比赛”的活动之中。“请到茶乡来哟,绿水青山嘞百花开哟,茶乡哪个风光嘞多可爱呀依儿哟……”在八仙镇镇长的邀 请下,我们加人到茶山赛歌的队伍中,平生第一次唱起了茶歌。
茶为国饮,“好水好茶好人喝”,中国人对茶的喜欢甚于任何一种饮品。陕南是古老的茶叶产区,早在盛唐时期就被列入全国重点茶区,平利三里娅毛尖茶曾被列为皇家“贡品”,“享誉朝野”。如今平利人已经把“生态、女娲、茶”的文章做成了“文化套餐”,形成了产业链。随着市场的开发和拓展,茶乡有了一批做茶市场和茶文化的人,长安镇的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不仅种茶、卖茶,又在靠近关垭子的茶山下办起了休闲茶庄,在茶庄里品茶论道,以茶会友,以友促销,让游客观看采茶、制茶、茶艺表演,品茶听歌尽情领略茶文化的独特神韵和茶乡人的真情厚意从平利县的文字资料中我们得知,依托几万亩茶园和几千年茶业历史支撑的茶文化和茶产业,使得平利已经成为我国西北的名茶大县。茶之旅与生态游、民俗居相融和,己经成为平利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古人不见今时日,今日曾经照古人”,平利是人文始母的故居,人类文化的根在中国。在陕西,在平利,如今始母的祈愿正在这里薪火相传,走进平利,倾听这绵延千古的对话。我唯有赞叹;伴随着悠扬的茶歌,所有的创造都或隐或显的都具有文化寻根的意义,都在张扬着女娲故里人民的智慧,昭示着远古文明的奇伟瑰丽和现代文明的不朽功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财政厅)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