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薅草锣鼓,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以锣鼓为乐器,用说唱文学的的形式,寓苦于乐,寓乐于教,是广大劳动人民团结互助,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力,向往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它产生于农耕文化,又作用于农耕文化。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声春雷,它那震撼人心的锣鼓,激情飞扬的歌词,高吭浑厚的歌喉,再度在女娲大地的上空频频回荡。振奋了这方沃野沉闷的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冲天干劲。
锣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二人合奏,两人对唱。一人四句轮转,唱一句打一板。歌词内容:古典章回小说,民间传颂的歌本,如:八仙图、女贤娘、二十四孝、梁山伯与祝英台、烈女传等等一些歌颂真善美的精典故事。再就是歌先生紧贴时代脉搏,见景生情,随口胡谄,风趣幽默的一些散词。无论什么内容,每句大都是七言或十言。必须押韵,无论“成”字韵,还是“黄”字韵等等,都必须一韵到底。字音要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要精练准确表达一则故事的内容,或准确地传达给正在劳作者的某一种信息。
薅草锣鼓,是中高山生产大户大秋作物管理的一项群众性的大会战活动。适宜于大面积旱坡地、薅包谷(玉米)二道草。因为这项生产工序简单也可粗糙,一为除草,二为松土。这些群众性的会战活动,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并热衷于此项活动。历代地方官员也大加赞赏,大力支持。据说,解放前,某县长在包谷二草开爬之时,亲临锣鼓现场,薅几下草,敲打几下锣鼓,以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薅草锣鼓的表演形式,锣鼓先生二人,手持锣鼓站在晒口前面,用歌词语言,组织指挥和监督会战的劳作人员,用锣鼓助威,便于人们接受。
薅草锣鼓为什么得以传承和发扬?因为这项活动有很多积极因素。包谷二草正是三伏炎热之时,也正是杂草飞长之时,如遇阴雨或地多劳少,导致草荒,必然短收甚至颗粒无收。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采取和利用薅草锣鼓这一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保证了当年粮食丰产丰收。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薅草锣鼓能聚集大量的闲散劳力。农村十分讲究礼尚往来,人情打送,在婚丧嫁娶喜事场中,薅草锣鼓位居第一。无论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还是平素互不往来的,也要抛弃前嫌,放下自己的活计,前来捧场。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也上坡薅草,没有劳动能力的也要前去帮忙洗菜、烧茶帮厨等等后勤活计。二是在文化生活落后封闭的乡村,有这样热闹的活动平台,人们乐于前去撵撵热闹;三是左邻右舍难得碰面交流,互相见个面,热呼热呼;四是可以改善一下生活,既是家庭生活较好的农户,也可换换口味。如若主东平时为人厚道,助人为乐的,超出心里计划的劳力,半天完成了任务,再吝啬的主东,也会做个顺水人情,帮助较为困难的邻居“打个报工”,能帮一户帮一户,能帮两户帮两户,能薅多少是多少。主东总是花费了酒菜,一来落个人情,二来也挣个面子。第二,是能提高劳动工效。统一作息时间,有人监工督工,一般是个体劳动工效的二至三倍。第三,寓苦于乐之中,寓乐于教之中,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第四,能增强人们比、学、赶、帮、超的竞争观念。你扩大种植面积、我也扩大种植面积,你打锣鼓,我也打锣鼓,在潜意识中,扩大了生产,增加了社会财富。
传统的薅草锣鼓开场之时,要烧纸焚香,祭奠五谷神,收场恭送五谷神(神农皇帝)。就象现在某项浩大工程的奠基仪式。那些固定的颇著文才的歌词,无人记取。本文仅从解放前夕,土改以后的互助组,1958年的大跃进以前和1982年联产到户生产责任制以后的几个时段,收集整理了部分资料,仅是一些皮毛而已。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省了不少程序。一般而言:早上开工,锣鼓先生紧锣密鼓沿着晒口来回两趟,待掌晒人和薅草人各就各位后,撒下板路,开口歌唱。
甲:早上来了难得来,众位翻山又爬岩。
只为人情和礼义,四面八方赶拢来。
乙:位位农友听开怀,浑身力气使出来。
只为粮食要高产,互帮互助理应该。
一阵散歌之后,其中一人唱到:
甲:闲话扯了好一阵,我有言要对联手明,
六月天气长得很,找个本头走一程。
乙:联手说话我爱听,唱段故事度光阴。
你在前边把路引,为弟我在后边跟。
几经商讨,唱到正本。对我印象较深的几段:
……
杀得他人头如瓜滚,杀得他血水流成河,
张飞在马上呵呵大笑,杀人还是我关二哥。
……
口骂奸贼曹丞相,他不该挟天子自作主张,
藐视皇上罪该死,好比污染了天上太阳。
正唱得起劲时,发现几个磨洋工掉了晒了,改言唱到:
甲:诗书暂且放一旁,朝下看见了夏中祥,
老夏赶快攒把劲,“葫芦”挂在你脖子上。
乙:不是老夏不攒劲,不是老夏当汗桩,
他家后门敞大敞,他老婆还睡在牙床上。
甲:叫声老夏心莫慌,一定有人给你帮忙,
你家兄弟没来赶场,可能守在你大门上。
乙:老夏要想回去想,薅草不能当汗桩,
放开老夏暂不表,按照原路走康庄。
同时也常有激励的歌词,鼓动在人多逞强称能的“二百五”,以活跃气氛。
甲:麻老三今天格外攒劲,一赛四行往前行,
好汉不失当年勇,赛过瓦岗程咬金。
乙:麻老三为啥这样发狠,相必其中有原因,
主东娘子长得好,他想娘子开个后门。
到了歇火的时候,歌士唱到:
头上的太阳凶得很,眼看众位少了精神,
暂且到树下歇口气,养养锐气把烟熏。
歇火起身时唱到:
吃罢了烟来要起身,拿起薅锄打起精神,
烈日焰焰咱不怕,锄头不比锈花针。
吃饭的时候唱到:
头上日头正当紧,酒气冲到了我的脑门,
想必酒菜摆得齐整,赶快回去把酒吞。
当人们在疲惫的时候,实然来了一个打猪草的妇女,随机唱到:
甲:小大嫂生得矮佗佗,背上背了个花挂箩,
假装上坡打猪草,她想找一个小情哥。
乙:找情哥千万莫找我,找我实在划不着,
一无才貌二无钱,害怕你小叔子几家伙。
歌师们见啥唱啥,看见对面一个摘桃子的妇女,便唱到:
甲:这山要比那山高,山上有树好仙桃,
花大嫂正在把桃打,长棍短棍打不到。
乙:大嫂脱鞋上了树,左一摇来右一摇,
红绸裤子摇掉了,现出了一撮漆黑毛。
在歇火时听说有个漂亮女孩,几个小伙子强缰猛追,他们唱到:
甲:对门山上有树桃,朝朝每日有人摇,
虽然它还是毛桃子,欠坏了多少厌人毛。
乙:年轻小伙子听我表,谈情说爱要格调高,
男欢女爱方为好,胡作非为法不饶。
短短的几句歌词,胜过长篇说教。
在要收工时唱到:
甲:太阳落山四山黄,小大嫂出门收衣裳。
双手把在竹杆上,只望郎早点回绣房。
乙:叫一声小伙子你莫心慌,眼前的一小块必须薅光,
晚饭(那)你要(啊)喝好吃饱,到夜晚才有劲拼命颠狂。
如果放了早工,就便安排第二天的活路:
甲:太阳还在西山顶,眼前的任务完了成,
有劳各位攒了劲,日后主东再填情。
乙:唱了东家唱西家,撒下锣鼓转回程,
王老五在此一声请,明天我们再抒情。
歌师也有相互恭维,相互编作的:
甲:唱了一节又一节,来个联手叫胡大黑,
莫看他个子生得矮,武艺赛过胡敬德。
乙:要说唱歌数我撇,到此不过助个闹热,
只因家庭条件差,未到南学读子曰。
最后一句颇有文才的歌词,竞出自未进学堂的草民之口,了得,了得。
甲:莫看你歌场上那样称能,我有一句实言你听分明,
你嫂子长得美貌端正,招护不了你嫂子的后门。
乙:莫看你读诗书多得个很,我看你那诗书你没读成,
大黄牛黑卵子暂且不论,你把你弟媳妇当作情人。
在农业学大寨时,有位区上领导去抓点,深受农民欢迎,那时不兴打锣鼓(被列为四旧)。农民歇火起身,一时兴起,拿起薅锄敲打起来,脱口唱到:
甲:瑞雪纷飞兆丰年,学习大寨前景宽。
干部和我们一齐干,荒坡变成米粮田。
乙:老李说的是实言,社会主义艳阳天,
美好前景暂不表,至关重要话当前。
甲:男女老少把劲攒,半月任务十天完,
干部脸上也好看,社员放假过大年。
乙:唱到此处告一段,耽误了时间心不安,
寒风冷雨全不怕,挥洒汗水心也甜。
短短的几句歌词,唱出了广大社员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唱出了党群、干群亲密无间的情感;唱出了时代的特征。
在联产包干到户头几年,双困户的生产是个问题,特别是草荒问题。柴家沟村支书华荣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到了一招——打锣鼓。他本人就是一位优秀的锣鼓先生,自家准备了一些酒菜、邀几位歌友,便四处放出风来。锣鼓一响,劳力来得齐整,不到半天,他的草即将完成。在群情激昂之时,他们以(邀号子)的板路唱到:
烈日焰焰照山岗,隔壁包谷叶面黄,
眼看杂草凶得很,年底收成没指望。
歌友接唱:
这家主人身患病,妻子儿女无力量,
主人急得病加重,好比雪上又加霜。
又领唱:
在此我要一声讲,各位仁兄听端详,
只要少屙一泡尿,献出爱心帮个忙。
歌友接唱:
一排篱笆三根桩,一条好汉三个帮,
于公于私都有利,扶贫帮困理应当。
听了以上歌词,所有劳力毫无怨言,干劲倍增,一天就解决了4户困难户的草荒问题。
他们以薅草锣鼓为载体,以生产互助为目的,足见基层干部工作方法之灵巧;支书备酒备菜助人为乐,足见风格之高尚;歌友对唱,逻辑严密,词句流畅,足见歌师才思之敏捷,其思想境界至深至高。以上四段歌词,远远胜过洋洋数言的战前动员报告。
就女娲故里社会风尚而言,锣鼓先生的社会地位较高。一是他们有文化、头脑灵活且多才多艺;二是不断地习文操艺,日长月久被书中忠君爱国、仗义疏财、妻贤子孝等等英雄义士所感染熏陶,大都比较正直;三是在农耕文化岁月里,他们都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解放以后,他们大多数都成为了当地的基层干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锣鼓先生都是男士。据说,解放前夕,平利上坝锣鼓世家出了一名女先生,腹有诗书,才思敏捷,口齿伶俐,性格高傲。是年,被下坝一庄主搬动了大驾。早上开工之时,这位女士毫不谦虚地把鼓就提在了手上,其余歌友正在谦让之时,忽有一毛头小子就抢到了锣。这位女士一看就有几分不悦。一阵紧锣密鼓之后连连导了几个叉板,这小子还算心灵手巧,没有错拍。这位女士斜视了一下歌友,只见他蓬头垢面,心想肯定是个没文化的粗俗家伙,用不着甩文,她以平常的歌词开腔唱到:
今天早上露似潮,露水打湿了烟荷包;
打湿了烟杆由事可,打湿了荷包走了硝。
这小子步韵接唱:
大清早上露水潮,露水打湿了我卵包;
打湿了卵包由此可,打湿了“老二”赶不上骚。
这女士遭到了如此粗俗奚落,掉头就走,从此告别了歌场。这小子也受到了众人好一通指白,自此悉心习文学艺,并勤劳苦做,助人为乐,解放后成了一名优秀基层干部,后被推选担任了一届乡政府副乡长。
张店村党支部书记樊文来同志,没有进过学堂,特别喜欢听古经(故事)和阴阳锣鼓,可以说在民俗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在他那个村抓过点,和他交往甚多。他开会总要借用几句歌词,高兴时还要哼上几句。他崇拜忠君报国的英雄和丈义疏才的义士。所以,他勤劳致富以后,不忘贫困群众,热心集资办学,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戴,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薅草锣鼓也可说是“地头文化”。雅俗交融,内容丰富。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寓乐于教之中的一个宣传教育阵地。如:社会主义艳阳天,人民生活比蜜甜;学习大寨拼命干,荒坡变成米粮田;谈情说爱高格调,胡作非为法不饶;于公于私都有利,扶贫帮困理应当;共产党有了个好主张,一家富了带一方。等等,这些歌词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并且易懂易记,群众乐于接受。特别是歌词唱到的“扶贫帮困理应当”、“一家富了带一方”,后来竟被列为农村工作的重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农业大军的转移,薅草锣鼓的声音熄灭了,老一辈锣鼓先生均已作古、开场、收场仪式和固定精美的歌词失传了,但是,她是平利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耕文化不断走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长河进程中,她是一组有色的、闪亮的符号。
特补记之。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