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商洛花鼓戏《夫妻观灯》在西北五省一届戏剧观摩会上,艺压群芳一举夺魁,进京参加全国音乐周演出,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称赞。六十年代,商洛道情《一文钱》推出,再次轰动西北五省,并拍成电影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乃至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华人的喜爱。七十年代,代表作花鼓戏《屠夫状元》在省参加国庆三十周年演出后,荣获陕西省最高奖项。中、省电视台、报界纷纷报道了这一精品力作。《屠夫状元》在省城演出,使省内外引起了史无前例的轰动,连续演出最多时达百余场。该剧效应,使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剧团争相纷纷移植,后被拍成电影戏曲艺术片搬上银幕。这是改革开放后,商洛戏剧古戏翻新的一次最成功的尝试。此剧已列入“中国戏曲精典系列”,也是商洛至今保留剧目这一。八十年代,商洛花鼓“六斤县长”在参加“全国现代戏年会”演出后,荣获国家级优秀剧目创作奖和全国剧本创作金奖。曾专程赴京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得到习仲勋、贺敬之、朱穆子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赞扬。演出结束后,受文化部安排;赴天津、上海、武汉等地交流演出,一路走红,轰动大半中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16家新闻单位先后发表文章50余篇介绍了商洛及商洛的戏。又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的花鼓戏《鸡窝洼人家》参加全国现代戏评选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后被改编成电影戏曲艺术片《野山》推上银幕。九十年代创作的现代花鼓戏《山魂》参加省汇演获一等奖。参加全国现代戏年会演出,深受与会同行的好评,在此年会上商洛剧团被正式接收为“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成员团。1998年,在庆祝建国50周年期间,创作排练了《商君开关》、《野山芳草》在全省展演中均获得了省优秀剧目。陕西省戏剧展演中,商洛的《农家媳妇》、《山姑娘》等五个小戏荣获奖项26个。一台台戏剧,犹如一朵朵灿烂的山花,为商洛革命老区赢得了“戏剧之乡”的殊誉。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商洛剧团,为商洛获得“戏剧之乡”的美誉,为商洛戏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年来,商洛戏剧行业在继续探索和开拓戏剧演出的发展道路,紧跟时代步伐,狠抓艺术创作。先后创作演出了花鼓戏《月亮光光》、《石兰花开》、《一路走好》、《药乡妹子》、《大云寺》、《缆月》、《御史还乡》等200多个剧(节)目,并在国家和省展演中频频获奖。特别是我市创作的商洛花鼓《月亮光光》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一炮打红,受到国家文化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高度赞扬,称《月》剧是三届艺术节的压轴戏,是近年来少有的精品力作。荣获个人奖8项,19人荣获此殊荣。中央电视台对《月》剧全剧进行录制,对商洛市文化局、商洛剧团进行专题采访,先后在央视11套节目和陕西2套节目播放多次,同时在省内连演200余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专家多次会诊,重新对《月》剧又加工修改,打磨提高。2003年参加了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一举夺得了中国戏剧节最高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之特别奖,共11人获奖。12月份,《月》剧被国家计生委、文化部等八部委授予“中国人口文化奖”。2004年元月份,《月》剧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五个一工程”奖,3月省上又将《月》剧推荐国家文化部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文华奖评选,9月《月》剧剧组代表陕西省赴浙江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新剧目奖。10月4日、5日,应国家文化部邀请,《月》剧代表西北五省晋京参加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今年商洛剧团又一次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并将商洛花鼓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我市将镇安渔鼓、镇安花鼓、柞水渔鼓、洛南青年板书、商洛民歌已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通过我市文艺工作者的努力,近两年通过戏剧的创作、演出提高了我市戏剧得奖档次,刷新了戏剧艺术的得奖记录,为陕西省争了光,也提高了商洛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