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渭南的社火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由历代劳动人民驱傩、猎祭、祈雨、迎春等活动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其形式融民间舞蹈、音乐、美术、说唱、戏曲、杂技、武术等为一体,以广场表演为主,分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大类。
造型社火
渭南的造型社火是将表演内容固定在桩架上的造型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有芯子(抬芯子、背芯子等)和故事(车故事、马故事等)。抬芯子的骨架用铁棍套接绑扎而成,分枝杈竖于底座(多为方形木桌),整体少则两层,多则数层,高约数米。一套芯子少则8台,多则10余台,每台芯子根据表现内容,少则2人,多则8人,还有数十人的,由年轻力壮的青年抬着行走,表演者属儿童少年被固定在铁骨架上,做出各种动作。华县小涨村的抬芯子颇有特色。背芯子又名背杆,由人背着芯子表演,其骨架属特制铁架,上有芯子杆承受孔与固定在艺人腰部的铁卡和在双肩钩挂的扁铁钩。表演者一般为儿童,被固定在铁架上,身穿表演服装,随着锣鼓节奏做出表演动作。韩城的背芯子在渭南最有名。从清朝到民国时期,芯子表演内容主要以传统历史剧为主,如《白蛇传》、《三娘教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芯子表演的内容增加了《兄妹开荒》等新剧目。故事是表演有故事内容的造型节目,有车故事、马故事、床故事、血故事等,前三种分别为装置在车、马、床上的节目,其形式与芯子相似,内容以传统戏为主。血故事则是表演与血有关的故事,如《杨七郎带箭》、《包公铡陈世美》、《上刀山》等,全都以血淋淋的形象出现。血故事又分活故事和死故事两种,活故事用荞麦、猪肠、板油抹上血红颜色,根据内容装扮角色,现场表演;死故事则提前装好,直观外露,不做现场表演。血故事因表现内容形象恐怖,已很少表演。1988年,为拍摄民间艺术资料,华县的民间艺人做过血故事表演。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大型造型社火表演逐渐减少。
表演社火
渭南的表演社火种类较多,有三眼炮、旗仗、锣鼓、高跷、挠杆、秧歌和各种民间舞蹈等,社火表演中的各种锣鼓队颇具特色,其中较为壮观的要数韩城的百面锣鼓、挎鼓子、挠杆和大荔的立杆等。百面锣鼓流传于韩城、合阳等地,往往排在社火队伍的前边,俗称响器。表演时,有120余人参加,老鼓居中,小鼓四面环列,40面大锣和40面铙钹分列左右,两人手持摇杆指挥,锣鼓敲起,气势磅礴,节奏分明,声传数十里,场面雄壮宏伟,群众编口诀称赞“百面锣,随大鼓;铙钹隔,手锣补;看花哨,数小鼓;看气势,像猛虎”。挎鼓子是社火中的祀神乐器,相传元灭金后,为庆贺胜利,军民同乐,后人世代沿袭,作为祭祀法王的鼓乐。早期表演时,鼓手均头戴尖顶坡式红缨凉盔,身披黄马褂,腰束白色布裙,足蹬战靴,击鼓时仰面朝天,马步蹲裆式击鼓,有蒙古骑士风度。挎鼓子的乐器除鼓、锣、铙钹外,还有嗡号(即海螺),带有古军乐痕迹,其乐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子疼等。挠杆是为社火锣鼓队渲染气氛的彩色花杆,表演者女装打扮(早期为男扮女装,后改为装扮时髦的姑娘),手执4米长饰有彩绸花束和串串银铃的挠杆(有的还装有镜子或印花毛巾、被面等),浑身摆动,双腿上下有节奏地踩动,挠杆随锣鼓点、铙钹在空中翻飞,几十根挠杆上的五色花束在鼓手上空飞舞,场面十分动人。立杆是社火队中祭祀性的表演节目,其表演者为男青年,也着服化妆,手执3米多长的竹杆,在社火队两旁活动,行进中做一些腾空翻身的动作。独杆轿是社火中的杂耍节目,表演时,由两个身强力壮的男青年着服化妆,肩抬一根木杆,杆上有一身着滑稽服装的丑角,社火队行进中,在杆上不断做倒立、直立等动作,也有驱赶阻碍社火队前进人群的作用。装扮丑角的演员一般反应迅速,能言善辩,有即兴表演的才能。当两队社火对阵时,往往要对诗文,内容多是当地的真人真事,双方互相揭短,有的是对方村里的趣事怪事,也有指责坏人坏事和不孝子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诗文中加进了歌颂文明新风的内容,既诙谐风趣,又有教育意义。1984年,辖区各县举办了民间社火表演比赛,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对部分县的社火表演录了像。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大型表演社火逐渐减少。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