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渭南的木偶有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肘葫芦),其中提线木偶影响较大。提线木偶流传于合阳县境内,俗称线猴戏、小戏或傀儡戏。合阳提线木偶源于汉代,兴于唐代,经历了宋、元的发展,明代有了较大的改进,并有完整的剧本。明崇祯六年(1633),合阳县举人李灌潜心研究提线木偶,从人物造型、脸谱、服装设计、提线技巧,到唱腔、音乐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编写了《黑山记》、《白汗衫》等提线木偶剧本。经过改进的提线木偶提线技巧更加完善,艺人概括为“提、拔、勾、挑、扭、抡、闪、摇”八字法,表演时,通过这些动作,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明朝末期,合阳提线木偶曾随商帮南下苏州、扬州等地演出。清朝中期,合阳提线木偶经过发展演变,也形成了专用声腔线胡腔,并有花柳派、将家派和冤仇派几大流派。“戏状元”杜进虎和王玉蕴为代表,将线偶戏唱腔由粗犷的声腔改为雍容典雅、热烈浓艳、斯文淡远、蕴藉轻俏宜演爱情剧目的声腔,故称花柳派,因其久居县东南乡,亦称南派。此后,以颜喜牢(红眼娃)为代表,演唱以热烈爽朗、豪放激越见长,多演锣鼓戏、武戏,故称将家派,因其多居坊镇一带,亦称北派。清同治年间(1862—1874),合阳线偶戏班赴京城前门外演出。清光绪二十年(1894),王玉蕴的线偶戏班赴甘肃、河南、山西等地演出,使线偶戏也流传于河南灵宝、山西芮城一带。民国初期,线偶戏艺人王武汉(六八儿)吸收花柳派与将家派之长,演唱上善于表现压抑、愤懑、痛撕人心之剧情,观众称其为冤仇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阳提线木偶戏受到了政府的重视。1952年,合阳县晨光线剧社成立。1955年4月,合阳县晨光线剧社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并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了传统剧目《打金枝》、《周仁回府》。1956年,晨光线剧社参加了陕西省戏曲观摩会演,演出的传统剧《白汗衫》获一等奖,艺人王化南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合阳县新生剧团将提线木偶戏《金凤钗》搬上了大舞台。“文化大革命”开始,传统剧目停演,提线木偶艺人多数下放回家。1973年,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成立,聘回了一些老艺人,又招收了新学员。剧团不断改进演出道具,除提线木偶外,增加了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并改进了木偶头、手、脚造型,使其更显丰满逼真。在演出中,还增配了照明设备和幻灯、布景,采用了高台表演,增强了演出效果。1985年,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表演的《辕门斩子》片断“讲情”被陕西电视台录像。此后,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时,线腔木偶剧团为其做了仙女们的空中表演。1992年,线腔木偶剧团的节目进京演出。1997年,提线木偶的舞台设计进一步改进,设计制作了活动舞台。整个舞台框架用铝合金钢管焊接而成,长、宽各4米,设前幕、二幕和边幕,灯光、扩音设备居右,乐队居左。1998年,提线木偶戏又远渡重洋,赴巴西演出。截至2002年,提线木偶的剧本有500余本,以传统剧目居多,最具代表性的为“三箱(厢)”(《百宝箱》、《囊哉装箱》、《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和《蝴蝶杯》、《白汗衫》、《梅花簪》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