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渭南的皮影分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其中西路皮影以阿宫腔为主,分布在富平县境内;东路皮影指华阴、华县、大荔和临渭区一带的老腔皮影和碗碗腔皮影,有的皮影班社也唱秦腔或迷胡。老腔皮影历史最长,起源于汉代,成熟普及于明代。清朝中叶,境内皮影班社发展到50多个。这些皮影班社不仅在境内演出,也流动到外地演出。民国初期,渭南皮影艺人较有名气的有王复育(参苗子)、杜升初(一杆旗)、肖景文(十四红)等,他们的演出活动南及四川,东到山西、山东等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上海中国唱片社将杜升初《三娘教子》、《金琬钗》、《十王庙》、《白玉钿》、《玉燕钗》中的唱段制成唱片,在各地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皮影艺术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1956年,在陕西省举办的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上,渭南县(今临渭区)闫村乡皮影戏签手郭向荣表演的《跑马》引起轰动,富平县的《观表》、《剪梅鹿》、《三肖坐洞》获演出一等奖,段天焕等皮影艺人分别获演唱一、二、三等奖。“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戏封箱停演,皮影戏也改编演出革命样板戏。1974年,地区组织了皮影、木偶戏调演,富平县的皮影戏《红灯记》、《龙江颂》选段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播。1975年,华县皮影队和富平县阿宫腔皮影队随陕西省演出团赴京,参加了全国皮影、木偶戏调演。1976年,富平县皮影剧团刻制成高达60厘米的大影人,并把演出光源由幻灯改成日光灯,使皮影不仅可在千人大剧场演出,而且从“亮子”上能看到蓝天白云、落日红霞、青山绿水、急流恶浪、云飞电闪、雨倾雪飘,影人的嘴巴张合、眼珠转动自如,增加了舞台效果。同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华县皮影剧团上山下乡演出的实况。进入20世纪80年代,皮影戏的演出进一步活跃。皮影剧团除经常演出外,还进行国际交流。1986年,美国民间艺术考察团一行21人考察了渭南的民间艺术展览,并观赏了皮影戏演出。1988年,地区举办了曲艺、皮影、木偶、杂技调演,皮影戏表演受到广泛的赞赏,有10余名皮影艺人获奖,其中富平县的段天焕、段明侠,华县的潘经略、刘文信唱作(操作)兼长,声名远扬。1996年7月,华县民间皮影艺术团应日本唐吉柯德剧团团长上田顺一邀请,赴日演出。9月,该团又赴德国巡回演出。在此前后,渭南的皮影艺人谢德龙在西安成立了德庆皮影社,坚持演出10余年,其中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演出数十次,广受赞誉。皮影戏演出剧目多为本声腔剧种的传统剧目,其中李芳桂的“十大本”是碗碗腔皮影的保留剧目,也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如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移植的童话寓言剧《鹤与龟》就颇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皮影班社(剧团)60个,其中华县、富平为县办皮影剧团,其余均为民间职业班社。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