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幕不久的二十一世纪,对于日渐流失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由于历史的机遇,濒于危境的华阴老腔,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蓦然复苏,并异彩独秀地领骚戏曲艺坛,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演艺圈里新的辉煌,使冷落已久的民间影戏走出乡土,唱红艺坛。但是在这种走红和辉煌的前夜,华阴老腔当时面临着的竟是落漠的社会文化环境。那时,虽然经过拨乱反正,文化事业已经打破了长期禁锢的“左倾”思潮坚冰,开始活跃,但在民间文化这块乡土上还频遭冷遇,未能摆脱濒危的命运。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政府文化部门出于抢救这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及时地组织人力,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原华阴县文化馆音乐专业干部杨甫勋在省艺术馆的协助指导下,历时数年,完成了《陕西民间音乐集成》华阴老腔卷的集成工作。华阴老腔开始看到了转机的希望。到九十年代,新的老腔班社开始组建,恢复了传统“老腔影子”的演出。但艺人的激情和文化部门的激励政策,并未能改变华阴老腔的生存危机状态,而再度遭到濒危冷落的厄运。究其原因,大概有这几个社会因素:
(一)每一种民间文化形态的产生和传播,都必须依托一种原生的文化土壤。华阴老腔根植于华阴民间,与生以来,它一直与本地域的世风民俗息息相关。如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一些地方人文礼仪习尚和民间崇拜等。由于岁月的流失,更由于长期“左倾”路线的冲击,不少地方民俗习尚逐渐淡化和消亡,从而导致了华阴老腔文化土壤的流失。
(二)改革开放的潮流,引进了西方强势文化。流行歌舞风靡城乡,录像电视涌进了千家万户,影院舞场、游戏厅接踵兴起。它们富有表现力的视听觉效果,占有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空间,而如老腔等一些民间传统文艺,因受其表现功能上的某些局限性,必然会退出主要的文化消费市场。
(三)日益加快的现代生活节奏和崇尚时潮的文化环境,引起了观众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上的转变。中青年一代属于观众的主体,可他们基本上没有传统文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而原有的老腔观众群体却逐渐消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