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勇于探索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成果是它走向辉煌的本体文化因素。
华阴老腔的传统载体是灯影演示,人称隔帐子说戏。它具有浓郁的民俗属性。但由于其视觉效果的局限,使它与当代人的审美取向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为了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要,远在建国初期就有人开始探索新的表演空间,使其产生既闻其声,又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老腔在形式探索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传统的老腔戏搬上大舞台,让真人取代皮影人物表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华阴县剧团排演的舞台移植剧《借赵云》,参加了省移植剧目汇演;2002年,剧团又排演了《劈山救母》老腔大舞台剧。这些有益的尝试为以后华阴老腔的艺术创新作了准备。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老腔对皮影载体表演的依附性,使它在程式的传承与转换上产生了难以相融的矛盾,其视听效果并不理想。另一种是避开剧本直接移植的困惑,以原生态文化为着眼点的新型表现空间。它的表现手段,也有两种类型。一是拆除了皮影戏台的框架,使灯幕透明化,打破了一直沿袭至今的悬灯弄影的封闭性表演模式,取而代之以开放性的皮影表演,如《三英战吕布》等。另一种是让艺人走上大舞台,通过场景和情节的创意处理,不仅突显了老腔老土、老辣、老道的原生态特质和戏曲效果,更加强化了老腔真实、通俗、激情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如“老腔原生态音乐会”等节目。
开放性的皮影表演,拆除了灯幕与观众的隔膜,使艺人与观众产生了直接的情感交流,激发了演员的情绪化。情景式的大舞台表演,使老腔摆脱了有限表演空间和固有的皮影载体,强化了其艺术表现的视觉功能和艺术感染力。戏剧情节和戏剧语言的趋时化和乡土化,使老腔从久封的历史长河中走进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取得了与观众在文化心理上的贴近和共鸣。同时,又由于某些老腔表演手段的强化(如击板凳等),使其大俗大朴的原生态文化特质得以更充分的显现,弘扬了老腔的文化精神本质。
2003年,由党安华编导的情景老腔《古韵·乡趣》,是老腔由后台推向前台的第一次成功尝试。它的特点是把音乐从皮影戏中剥离出来,使观众走近老腔艺人,走进百姓生活,回归于艺术的本真,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了社会各方的肯定和好评,并荣获了全国戏剧第十四届“群星大奖”。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