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华阴老腔》文化热的勃起,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它是一个民族原始基因的延续,是从一个侧面对我们炎黄子孙民族身份的认证。当然,它的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华阴老腔近几年来所做出的新探索,虽已取得了明显的艺术成果,但并不能说已臻成熟,在遗产的继承保护和推陈出新的关系处理上,是否已经把握到火候,还需要社会和历史的认定。不过,它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社会综合效应已经告诉人们,这条路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因为它体现了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事实上,今天华阴老腔的重焕艺术魅力,是由于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既承袭着传统,又接纳着外来和时潮文化,而不断更新变异的结果。
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新,是一个沉重的历史话题。在社会文化环境剧烈变革的今天,华阴老腔的命运和前景,并不能以一时火爆使我们盲目乐观。平心而论,它的生存状态还依旧存在着许多深层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的精神感染,还主要来源于单纯追求片刻的感官刺激和猎奇心理,而不是一种自觉的和持续的文化审美心理。它还没有真正走进文化市场,走进广大城乡人们的文化生活。在社会文化消费上的阻滞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演艺的传承效果也不明显。老腔的这种生存状态和潜在问题,已引起了“华阴老腔保护发展中心”的觉察和重视,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工作思路。从2008年开始,成立了老腔艺校,强化了文化传承,同时又依托华山旅游文化市场,力求推陈出新,提升老腔的审美因素,从而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建构。华阴老腔是历史的吟咏,昨天的见证。它神奇奥妙,也亲近通俗,它从遥远的渭河号子声中来,历经沧桑、再度辉煌,最终演绎出了当代民间剧坛的神话。它是由黄土地这方人传唱出的生命赞歌,不管岁月如何汰洗,其形质如何出新,但它的本质价值将与时同在,与时俱进。相信它,这曲由铜琶铁板谱成的大汉豪歌,不会在我们的手中成为时代的绝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