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渡口汉粮仓,拉波号子(船夫号子)震天响。”陕西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从西汉流传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
西岳华山脚下的陕西省华阴市。
公元2000年的一天傍晚,时任文化馆干部的党春华受领导委派赴双泉村调查了解老腔皮影情况,已传唱了2000多年,远近闻名的华阴老腔皮影衰败的惨状让党春华大吃一惊、痛心不已。老腔正宗传人张喜民、白毛老艺人也在痛苦中彷徨、无奈。党春华在了解掌握了张喜民先辈在传承保护老腔皮影这一文化瑰宝的艰辛和张喜民与白毛之间的恩怨纠葛后,试图从化解二人由来已久的矛盾隔阂入手,面对现实,携手言和,找出一条重振濒临失传的华阴老腔的雄风之路。
张喜民、白毛等艺人对老腔衰败痛苦而无奈,他们希望党春华向上头反映老腔现状,想想办法、救救老腔。
经过思考,党春华忽发奇想,把艺人们在台后演唱老腔皮影时围的幕帐撤掉,让艺人们走到台前,尽情演唱原汁原味、粗犷豪放的原生态老腔,也许会让这一古老剧种绝处逢生。
党春华带着文化局长支持的2000块钱兴冲冲去找张喜民,张喜民认为这种想法坏了祖宗规矩,坚决予以反对。党春华虽极力调节气氛,却弄巧成拙,二人不欢而散。
不甘心的党春华数日后又来到双泉村,在他的死缠硬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张喜民终于勉强同意可以一试。
在第一次舞台排练中,党春华的排练就受到张喜民、白毛等老艺人的不满,最后发生激烈冲突。不过,党春华却在冲突中歪打正着地有了灵感,发掘出最能展现秦人性情的东西--演唱中夹杂吹口哨、砸板凳。
党春华把《劈山救母》的传统段子用老腔排练十多天后,参加省文化汇演获意外成功,得到了中央美院教授、全国著名文化专家靳之林的高度评价。华阴老腔开始复苏,一时间声名鹊起。
得到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林兆华为话剧《白鹿原》挑选最能反映秦人特质的剧种作穿插演出的消息时,党春华匆匆去找张喜民,张喜民以老腔艺人虽四处演出,却无多大经济效益为由拒绝参与筛选,党春华忍不住发了火,在白毛的调解下,张喜民终于同意。华阴老腔以其雄浑、悲壮、苍劲、沧桑感得到林兆华大加赞赏,老腔艺人为获得《白鹿原》穿插演唱的机会欣喜若狂。
党春华按照林兆华要求,排除种种诱惑和干扰,排练几个月的华阴老腔在首都剧场演出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党春华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的老腔专场音乐会得到林导大力支持并获得空前成功。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争相报道。一炮走红的华阴老腔开始频频到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美国、法国演出。老腔艺人们把第一次得到的美元压在箱底珍藏了起来。
华阴老腔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喜民老婆不堪忍受农家小院整日被记者采访,喜民耐着性子劝导老婆要朴实待人。
老腔火了,可艺人大多年过花甲,如何传承成了党春华、张喜民等人压在心底的一块石头,市上成立了“非遗保护办公室”,党春华调任。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华阴老腔,成立了华阴老腔艺术团和华山老腔培训学校,用优厚政策支持老腔的演出和传承。张喜民终于转变了思想,摒弃了张家祖辈定下的老腔皮影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门户之见,与偷师学艺的白毛老艺人彻底消除了几十年来的隔阂。华阴老腔开始办班招徒,有孩子,也有女人。
流传了2000多年的华阴老腔在中央倡导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终于解决了保护和传承问题,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唱词也与时俱进,歌颂党的好政策,歌唱新时代的好生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