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增礼(1932—):岳庙办北霄堡人,皮影雕刻名家。他憨厚、勤劳、淳朴,是一个典型的关中农夫 。可是,却怀有一身绝技,一辈子和地方影戏结上亲缘,成为誉满秦晋的皮影雕刻名家。
陈增礼和多数民间艺人一样,只上过几年小学,肚里墨水不多,但从小就迷上华阴老腔,尤其是对皮影戏中的人物雕刻爱得如痴如醉。他在看完戏回家的路上就学唱,睡前还要铺出纸张,把记忆中的皮影人物描画出来,次日再用硬纸试着刻,刻好了着上色,再打上蜡。晚上常常和同伴们借人家的门楼撑起白布帐子,点上油灯,按着自家套编的戏文,唱起了娃娃老腔。十七八岁时,他受当地皮影雕刻艺人李计柱的指点,初步掌握了雕刻技法。1950年,跟观北王家河村业余戏班班主李永青、李法浪学刻皮影。1956年,在西安建筑队当职工期间,跟傀儡剧团的皮影雕刻艺人李战文深造皮影雕刻技艺,技艺长进得很快。1953年,跟随张五常、吕孝安、李石泉学唱老腔。学刻皮影期间,他搜集的图谱也积累了厚厚一本子。二十岁时,他的第一套完整皮影雕刻品在文化馆展出,受到老腔名家张全生的赞许,便介绍他参加了革新社;一边参与演出活动,一边搞皮影雕刻。从此,他步入了自己的老腔艺术生涯。
陈增礼能唱能挑(即挑签子),也熟悉各种配器。数十年的老腔文化生活,使他与民间艺术结下了不解的情结。他积累了丰富的老腔皮影知识,对老腔皮影人物中的特定身份,特定服饰、道具、脸谱、场景以及人物性格特征和特殊表演手段都了如指掌。后来,由于年事渐高,八十年代以后就逐渐退出了老腔表现舞台,把主要精力转向了皮影资料整理和皮影画的绘制。他绘制了大量的皮影图谱,进而尝试皮影画的创作,并一举成功。经他绘制的皮影图谱有上万件。根据这些资料,他又绘制了系列皮影画长卷,如“銮驾”、“孔圣人文行天下”、“大观灯”等,特别是“闹社火”、“水浒”、“三国”、“封神”、“瓦岗寨”、“红楼梦”等题材的百米长卷,赢得了艺术界人士的赞誉和赏识,省内外不少艺术单位和个人都争先收藏。在他的引导下,华阴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画起了皮影画。严必荣、李福平、盛绪彬等都是同时期的皮影画作者。除了皮影画,他还画风俗画。他的农民画创作曾参加过省上展览。对于民间艺术,他能讲一套,画一套,刻一套,演一套,像这样的民间艺人在当今是为数不多的。由于他在皮影艺术上的造诣和才能,前来求教的人络绎不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山西省侯马市文体局、中国美术馆、陕西省艺术馆先后请他整理馆藏皮影达数千套。洛川县还请他参加了赴法展演前的筹备工作。在北京期间,由中国科学院同志陪同,他向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士彬介绍了中国皮影的沿革、特点、表演技法等,姜士彬把他誉为“中国民间皮影的活宝藏”。他曾被华山工艺美术公司、华山民间艺术研究所聘为艺术师,带徒传艺,培养了一批皮影雕刻技工。他的弟弟陈增信,在兰州水泥厂工作,因受他的影响,在当地也组织成立了老腔影戏班,业余时间给职工演出,还兼刻皮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增礼办起了家庭皮影雕刻作坊,两个儿子陈进朝、陈艺文,儿媳梁灵侠、赵春珍以及孙子陈习都被他培养为雕刻能手,被社会誉为“老腔皮影雕刻世家”。全国各地上门订货的顾客终年不绝,产品走俏国内外文化市场。
陈增礼在刀刻笔绘之余,还念念不忘华阴老腔影子的演唱。他特意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演唱方式,即利用一些老腔艺人的演唱录音,搭上简易戏台,自挑签子,跟着熟悉的节奏,一个人就能演一台华阴老腔戏。他经常挑上这个行囊,走村串巷,以应群众所求,一场戏只收三、五十元,很受群众欢迎,大家称这是华阴老腔的“轻骑兵”。
陈增礼在华阴老腔传播和皮影雕刻艺术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华阴市政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对他专门立案作了保护和扶持。2005年,他应邀出席了“全国著名民间艺人座谈会”,文化部授他以“民间艺术研究员”的称号,并发了奖金。一个文化名人曾给他作了这样的题词:“一把刀刻出生旦净丑,数根签挑活贤愚忠奸。”这的确是对他人生经历形象而又概括的写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