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剧种应该在隋唐以后。漫长的汉魏六朝时期,只能是它音乐语言和戏剧因素孕育的雏形期。在此期间的老腔还基本上是一种以说戏人为主体的抒情性民间说唱,角色化的情节性戏剧表演,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它的声律体系还没有定型。在缓慢的演进过程中,它一方面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受到相邻民间乐曲流派的浸染和熏陶,有些甚至是直接的借鉴。其中最有影响是来自长江中游的弋阳腔音乐体系。这种音乐声律在汉魏以后,已流传到黄渭流域一带,而与北方的地方民间音乐相融,成为一种高腔流派。它那明显的阳刚审美取向,很自然地就转化为老腔的主旋律。
泉店村当地的老腔就是在这种与相邻民乐的碰撞中,有选择地吸取和接纳其有用因素,加快了自身戏曲化的发展步伐,催化了老腔套曲的定型和完善,但却始终承袭着其由河运文化孕育出的生态原声。这种文化底色的相对稳定和延续,使其始终保持着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个性。隋唐时,由于经济的繁荣,刺激了社会的文化生活消费,出现了专门的演出场所“梨园”,这时已有了由角色表演的傀儡戏。到北宋时,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有了勾栏瓦舍的戏曲演出活动。这必然地推动华阴老腔由地摊念打说唱形式向戏剧的转化,同时由于多种民间曲艺的交流,使华阴老腔在音乐节律和配器上也日趋规范和完善。当时在社会上流行着两大音乐体系,一种是趋于典雅的宫商乐,它主要流行于宫廷府邸,另一种是民间俗乐,流行于民间劳动阶层。
华阴老腔的风格粗犷通俗,当属后一类型。当时有一种燕乐在民间流行,这种音乐派系是胡乐的民俗化。其实胡乐向汉民族地域的流传可以上溯到汉魏时代。据《汉书》记载,东汉的蔡文姬长于乐律,于战乱中被匈奴所掳,后被曹操接回洛阳,整理有胡乐曲籍《胡笳十八拍》。此后,胡乐当在民间流传。至唐宋时,这种音乐已经完全汉化,成为燕乐,涌入了北方的民间音乐主流。现在北方民乐中普遍使用的胡琴和竹笛,应该都源于胡系乐器,这些乐器名称往往多与少数民族有关,如龟兹(即唢呐)、胡琴等。华阴老腔的主要乐器是胡琴和月琴,月琴的板式中月调(迷胡中也有此调)也可能与燕乐中的“月支”音系有关。同时,月琴的形制和拨奏法与燕乐的琵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至于老腔中用以烘托战场气氛的战鼓,其形制与胡乐中的羯鼓也很相似。燕乐对老腔的影响除了在乐器上的这些痕迹以外,还可以从乐风上找到一些相通之处。燕乐趋于野犷,听觉刺激性较强,这与老腔的音律形象的取向也有一定的合拍,那种大漠烽烟的音乐意境被老腔给予有意无意的吸收,是很有可能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华阴渭滨曾出土过一批石雕群像“十美女进膳”,乐伶所奏的乐器,多属于燕乐系列,可见燕乐在这一带流行的盛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