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戏的起源,最早的典籍记载见于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文曰:“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李夫人不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问的影戏”。又曰:“历代无所见,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说三国事者,或采其说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国征战之像。”可见以前虽无影戏活动的记载,但已有了影戏的雏形,不过,作为完整意义上的戏曲形态的形成应在唐末宋初。关于影戏活动的最早记载是北宋淮阴人张某的《续明道杂志》记中说:“京师有富家子…… 此子甚好看皮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崇宁、大观以来的影戏艺人的姓名,以及“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演出盛况。此外,北宋耐能翁的《都城记胜》、洪迈的《夷坚三志》、吴自牧的《梦梁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书中也记载了当时影戏的种类、造型、表演及影戏行业组织等情况,可见宋代已是中国历史上影戏最早的兴盛时期。
影戏的发源地,应在陕西关中一带。因西京有多代王朝建都,在历史上长期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唐玄宗长于音律,钟爱艺术,各种技艺多由这一地域兴起,影戏始于此当顺理成章。这在齐始山先生的《故都百戏图考》中已有论证。顾颉刚先生对此论的评价为:“此说虽无史籍根据,而仅为一种思想上假定,但颇为有理。”
华阴地居京畿附近,文化交流频繁,泉店地带兼水陆交通之捷,唐宋时即有市镇形成。《南部新书》载:泉店镇“旅社排比,竹林周遮,茶烟酒帘,夹道相望,四达之墟也”。由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影戏于宋初在此流行很有可能。而华阴老腔的尚武精神特点与《事物记原》、《续明道杂记》中记述的影戏故事题材,多有契合。华阴老腔影子的传统剧本不少都是“三国”题材的事实,说明它在北宋时已率先走上了灯影戏的表演舞台。
民间影戏的造型制作材料,最初可能是纸本。随着其戏剧表演活动的频繁,由于耐用性的需要,不久就改为皮制品,故称为皮影戏。皮影戏中的人物特点突出,造型概括而夸张,从中可以找寻到古代画像砖和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和造型手段,其中也渗透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观念。
皮影表演有较强的剧种适应性。陕西的碗碗腔、老腔、弦板腔、道情、灯盏头腔都先后走上了灯影舞台,但与这种表演载体结合得最具艺术特色的要算老腔。华阴老腔在找到了这种表现手段后,经过不断的磨合和提升,最终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在唱、念、打、奏上独具特色的音乐表演体系。它是民间戏曲在形式和内容对接上的典范。
老腔与皮影载体对接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皮影戏是一种傀儡戏的表现手法。它演唱分离,一人多角色唱,不长于表现细腻的动态、复杂的思想和丰富的情绪,而较宜于概括化的情节表演和较单纯的情感宣泄。华阴老腔有明显的民间说唱特点,其白描化的叙事方法以及苍凉的音乐旋律,要求风格上的率真直白和激情,这些都易于在皮影戏的表演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像它那悲壮悠扬的拉坡腔对气氛的烘托,如放在舞台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的,而皮影表演中却能表现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第二,皮影戏曲由于部件造型的局限,可看点往往在于其动态的夸张性、激化性。华阴老腔由于其神话与战争题材的特殊性,魔幻和张扬的表演倾向就构成了它的艺术特点。而皮影表演在这方面还可为其艺术个性发挥提供较大的表现空间。其中最能体现该剧种在音乐唱腔与表演手段的理想结合的,莫过于格斗中打击乐的伴奏和助威震木的运用;其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是大舞台的演员表演所难以企及的。
由于华阴老腔与皮影载体在相融过程中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逐渐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艺术程式,成为一种文化典型。这些近乎经典的艺术程式,成就了老腔的艺术地位,但也给它的移植创新带来了难题。解放后的数十年来,就有人曾尝试过把它搬上大舞台表演,但大多终归失败,究其原因,正在于忽视了华阴老腔对皮影载体的依附性,违背了这一特定剧种的基本艺术规律所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