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乃大荔县于l958、年由皮影戏搬上大戏舞台的地方戏曲剧种。其舞台美术虽形成晚,却起步高。一开始便汲取秦腔、京剧、越剧等剧种的舞美精华,从化妆、服装诸方面博采众长,化异为我。碗碗声腔以缠绵、委婉、典雅、细腻为特点。舞台美术各门类艺术造型设计均能突出这一特点,服饰色形注意与人物、舞台场景相统一,并承袭了皮影戏“亮子”场景画面明晰、简洁,图案性、装饰性、象征性强之特长,设计力求与剧情、声腔、表演、服式相吻合、相协调的场景。线条清晰明快,画面干净淡雅,格调似工笔画和剪纸艺术:感受上静谧文致,手法上“写意"性强,在渭南地区的舞台美术中独具一格。
《碧玉簪》系碗碗腔优秀的传统剧目,其舞台场景充分体现了碗碗腔舞台美术的淡雅风格。如第八场“庵遇"一场的场景是室内景,表现的是庵堂。场景内的烟云不是依照常规的办法用幻灯将图形映到由花窗透进室内的天幕上,而是将其绘制成硬片,与布景合为一体,使人顿觉静谧的庵堂之内烟云缭绕,产生一种佛家净地居仙旅神的幻觉。窗外的天、亭、栏、树几笔勾勒,亦给人一种辽阔深远的美感。
“吟诗"一场的场景,室内景物古色古香,窗外翠竹与蓝天白云塑警,调琴、阅经,文静和谐,富丽不俗,准确展现出书香门第庭院宅室的意境。
第十场“月下来迟"一场的场景,怪石突兀峭拔、斜竹摇曳多姿,以新奇之势占据了主要画面。远有月下楼阁,近有并蒂莲立于绿波,其石竹的画法,深得郑板桥嶙石之风骨、瘦竹之韵致,堪称设计一绝。整个画面依剧情描绘出一个水清月洁情愫缱绻的环境,给人一种清高典雅的感觉。
第十二场“秋江"的场景,汹涌江水之表现,彻底抛弃素常以转盘幻灯制造的波涛状,用以少代多、以静代动、以虚代实的手法,寥寥几笔近波、远涛、流云显得天高、江阔、浪急。布局简洁,气氛浓烈,大有惊涛扑面之感。 (以上所描述的舞台场景,为大荔碗碗腔剧团的舞美工作者王寿生创制)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