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宫腔亦为我区由皮影戏搬上大戏舞台的剧种。声腔表演风格与别剧种迥然不同。据说阿宫腔源于秦代皇宫一阿房宫歌舞。就其声腔而言,确实具有典雅、清阿母、缠绵、细腻的宫廷音乐色彩。比之秦腔柔,较之碗碗亢。基于此,舞台表演、人物造型、舞台场景等,力求与其吻合。其舞台美术特色最突出地体现在服装与场景上。服装,无论古装剧或现代剧,上衣的领、襟、袖等边缘处,大多另行再加花或无花的贴边。从整体看,好似在轮廓形体上予以工笔勾线。这是刻制皮影戏影人与景物所用的手法,以达立体透视的效果。
阿官腔舞台上的场景图案性强,重在“写意",肖似阿宫皮影“亮子”的场景风格。其特点是庄多媚少,色彩偏深喜重,线条喜粗偏硬,整个舞台面貌在渭南地区的舞台美术上独树新姿。
《王魁负义》系阿宫腔的优秀剧目。“打神告庙"一场的场景为海王庙,庙中仅仅设置海王、小鬼、判官三具偶像,偶像的制作,既吸收宗教庙宇重彩的泥.塑手法,又发挥了刻制阿宫皮影影人的立体透视的手法。使硬片布景凝聚着强烈的立体感与图案性。偶像的上下部位比例,没有按照常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来制,而使全身比例上下得当,有真实感。“小鬼"的两脚空处全部雕透,似乎起步可行。偶像之神态与庙宇塑像比,着笔夸张,使其更为恶煞。在色彩明暗的处理上,运用了油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的“脚光”造出恐怖效果,故偶像的下身部位,脸的下巴部位等皆颜色浅、调子亮,偶像上身部位、脸额头部位以及凸起部位的上半部皆颜色深、调子暗,好像脚下打出一束阴光,使庙内的气氛更为阴森,亦为剧中人物起了强烈的陪衬作用。(《两家亲》的舞台美术设计,为富平县阿宫剧团舞台美术工作者潘桃青。创制)
《两家亲》系富平县阿宫剧团1983年排演的现代戏。该剧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活蒸蒸日上的欢快景象。舞台场景设计简洁明快、“简”中显示出欢乐喜庆的生活气息。布景的制作颇具匠心,俨如一幅新农村的风俗画。富有图案性、“写意”性二者融为一体的特色。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