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初期的戏剧舞台沿革变化,未发现历史资料记载:大约30年代前后秦腔戏剧舞台各类设置与全国各地其他剧种大致相同。化妆、扮相、服式、行头、舞美设施、灯光特技及道具,均属传统戏曲造型艺术:
化妆扮相:按照民族传统戏曲化妆的方法,大体分为生、旦、净、丑。
生:包括须生、老生。铅粉打底,胭脂涂面,黑墨烟粉描眼描眉,水纱、网子包头。人物年龄以口条(假须),网子黑、苍、白等色区别。按剧情需要网子上带梢子(甩发)等。
旦:包括正旦、小旦等。铅粉打底,胭脂涂面,黑墨烟粉描眼描眉,榆木刨花泡发贴鬓。鬓分为“人字鬓’,和“环形鬓”两大类。除老旦外,清一色的大包头,人物年龄以头部装饰品和彩色花朵的颜色来区别。
净:清油调色,平涂勾勒。按秦腔传统戏曲人物的脸谱画面。脸谱色调分明,图案性强。以白、红、绿、黑等色来区别人物的性格。头上戴各色“蓬头”鬓毛等物。
丑:在脸上主要部位,如鼻梁、双目、嘴唇等,涂上各种形状的图案来表现人物性格。
穿着服式:主要是“五蟒五靠",“四件龙套",“四件褶子",“四件道袍"等。这些常用服装是在宋明时代生活服装的基础上衍变、美化而成的。其最大特点为一装多用。服装的区别不是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来定而主要是按角色行当套用。
行头:有王帽、相帽、状元帽、乌纱帽、帅盔、信子盔、考亍盔、中军盔、七星额子、二龙额子、五佛冠、平顶冠、软扎巾、硬扎巾、方巾、苦生巾等30余种,依角色行当套用。
舞美道具:舞台上基本设施是大幔子。二帘子,一桌两椅。
专门设施有布城、布车、水旗、盾牌、马鞭,、镣铐、法绳、笏板、酒杯、酒壶、银两、手绢、纸扇、刀枪把子(以传筝的十八般兵器为形的假料仿制品,)等。通用道具外,在个别传统戏里有特殊道具,如《铡美案》的铡刀与《筢火斗》中的抱斗,抱柱等。
灯光特技:汽灯是继油灯之后,舞台上唯一的照明工具。剧中特技最常通用的有黄表点燃甩撒松香粉制成的奎些效果。个别戏里也有用点燃白酒放出蓝色火光,制适阴雷地府的阴森气氛等。
1932年,本区蒲城县“维新社”受西安易俗社之影哼,于县城内修筑固定演出剧场,舞台上有了转台的设施。
1942年前后,该社舞台上出现了简单的布景,有软竺要种:软景用白布画上彩色风景,吊在台中出场入场之间部分,以作衬景,综合使用;硬景用木板或纸片画上花盆之类的景片,用于特别环境,以增添舞台气氛和效果。
据老艺人回忆,当时“维新社”画布景,是请县内丹青能手杨培才绘制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戏曲文化也随难民流人关中。本区秦腔吸取外省剧种经验,行头上逐步增添了硬罗帽、软毡帽,各色纱帽、龙盔、风盔、虎头盔、狮子盔、霸王盔、女帅盔等。有些剧目,舞台上相应地增加了大幕、二道幕、底幕等设施。
上述戏曲舞台美术变化不大的状况,基本持续至建国以前,属于“初期”阶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