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民间以鼓吹乐--唢呐为主要乐器的民间音乐。它来自西域,俗称“龟兹"。以其独有风格,受到群众的喜爱,是长期以来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鼓吹乐分“粗乐”和“细乐”。“粗乐"一般以“班(户)"为活动单位,基本编制由四人组成:唢呐二支,小鼓、小钗各一;也可在此基础上按需要增加。但唢呐仍保持两支,只增加笙、笛、管之类的乐器。两支唢呐分“上手”和“下手”,以示主从。在演奏技巧上,艺人们主要采用循环换气的方法,一首乐曲,从头至尾没有间歇,一气呵成,给人以连贯流畅的感觉。艺人们还经常根据曲调情绪一人一句,形成“对吹,"造成此起彼伏的演奏效果。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民间艺人对唢呐进行革新加工,造成唢呐长短和音响上的差别。临渭区、蒲城、富平、白水的唢呐大小接近。二华、大荔、潼关的唢呐区别不大。澄城、合阳、韩城等地的唢呐尺码最短,故而音色高昂宏亮。韩城的艺人把唢呐的音孔取掉(用胶布贴之),该孔的音由嘴控制,用泛音代替,出现一种清亮的音色,简化了指法,不用拇指,使其它手指更加灵活。
鼓吹乐中的小鼓、小钗是击节乐器,在基本节奏上可加花演奏。
“细乐"的编制比“粗乐"庞大,用海笛和其它民间乐器合奏。其演奏形式为“坐乐”,曲目一般都是古雅的大套曲。打击乐部较复杂,用的是戏曲的锣鼓经,当吹拉都停了后,打击乐单独演奏一段,作为过度和对比。“细乐"的演奏,音响典雅、浑厚,很有气派。
鼓吹乐的唢呐曲多为4/4、2/4、1/4节拍。创作手法富于变化,在徵调式中突出“4"“7”,色彩较暗;在羽调式中强调了“3”“6”,色彩明亮,采用调式交替,形成色彩对比。唢呐曲牌中的《百鸟朝风》等是由几首由子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联曲体。艺人们为了统一起落,给一部分内容不同的曲调加上相同的开头和结尾,称为“戴帽”“穿靴"。
鼓吹乐中唢呐的演奏技巧十分复杂,就其音响说,有吐音、苦音、花云音、泛音、气断音、借孔音、气吐音、弹舌音、箫音、三弦音、喉音、吹腔、卡腔、口琴、颤音、垫音、指颤音、手打音、扣指音、滑音、指揉音等。
渭南技巧熟练的唢呐吹奏者有:蒲城的张秀峰、张天祥、王金玉,临渭区的王喜娃、寇成斋,富平的郭茂林、郭元福、崔来喜崔天章父子,白水的高云升、朱保成,华县的燕春祥(又名来宝)、刘继民、左念尚、冯生印,华阴的李禄玉(又名武英)、李武坤,大荔的李志芳、王安平,澄城的何北奇,韩城的薛田娃、王稳抗,合阳的王瑞亭、陈根成,潼关的吕向娃等。其中,陈根成在1957年全国民间艺术会演中获“双唢呐”演奏奖。
渭南的鼓吹乐随着时代演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的鼓吹乐班加进铜管乐器,中西乐器合奏流行歌曲,气势愈显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