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曲子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是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曲目内容主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和爱情。曲调激越豪放,如泣如诉,抒情味很浓。唱词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演唱形式简单活泼,易学易传。
东府曲子为坐唱,有人以演出形式命名,称为“地摊"。东府曲子的演出形式,除了走上高台,发展成为戏曲演唱外,还和舞蹈相结合,成为“竹马”。这一艺术形式,始于华阴,兴盛于清末民初。
“竹马”也称“走马”,它是用竹条制成马头、马尾型两部分,用纸或布罩面,并用彩色纸条装饰马身,绑在艺人的腰部,用锣鼓烘托气氛,二至四人或六至八人成对舞动,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包括乐队和观众)。这种帮腔是固定的,大众化的,便于普及。现已成为农村社火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东府曲子的唱腔经过了由简到繁、由单调到丰富的过程。艺人传说光是唱腔曲调就有72大调,36小调,经近年。考查,应是36大调,72小调。历代艺人不断吸收了大量民歌,应用到东府曲子的演唱中来,把这类唱腔称之为小调。小调生动活泼,比较简单,易唱易学,而且优美动听,大调比较复杂。至今,东府曲子的唱腔曲牌已发展到l30多个。
东府曲子形成初期无弦索乐器伴奏,演唱时只用一个瓷碟敲击节奏,随着曲子的不断发展,增加了三弦、梆子碰铃、板胡、二胡,至今又增加了正调板胡和反调板胡,有时还加进笛子、低胡,使音响更为丰富。
东府曲子是以唱为主的曲唱艺术。因此,曲目中很少说白。曲目开头也没有定场诗之类的句子,开篇就是唱词。唱词绝大部分都是长短句。一篇曲目是由好多个曲牌连成一体进行演唱的,曲调都是长短句,创作词本时必须按曲牌规定填字。
东府曲子的曲目,都是短篇,流传在民间的有l00多个,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民间风俗的曲目有:《张连卖布》、《二姐娃害病》、《母亲家打架》、《狐狸闹馆》、《寡妇验田》、《材英哭五更》、《尼姑思凡》等。演唱历史演义的有:《走南阳》、《单刀赴会》、《古城会》、《祭灵》、《秦琼观阵》、《黑访白》、《白访黑》、《燕青打擂》、《月明楼》等。描写传奇故事的有:《三娘教子》、《安安送米》、《花亭会》、《哭祠》、《卖油郎》、《赵玉娘描容》、《皇姑出家》等。曲目的题材大部分取材于民间,也有部分取材于《三国》、《水浒》、《红楼梦》、《列国》、《今古奇观》等历史小说。解放后,曲子艺人也创作、改编了一些新曲目。如抗美援朝时期的《劝夫参军》,宣传婚姻法的《小女婿》、《寡妇改嫁》,配合计划生育的《东西南北瓜》、《金花和银花》等。
解放前,人们学唱曲子大部分是为了自娱自乐,曲子艺人只在本村或邻村唱地摊子,也有部分艺人为生活所迫,流浪四方,闯江湖卖艺谋生。清光绪三年,曲子艺人张辅君背上三弦,带上两个孩子,翻秦岭,过商洛,到湖北老河口地区逃荒卖艺。华阴摊子村梅长林每年都要去甘肃武威一带卖艺兼做药材生意。后来有人出面,将本村和邻村曲子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走马会"、“同乐会”、“自乐班”等组织。成立时间最早的是1897年华阴县周克英组织的南营村走马会。曲子最兴盛时期,这样的班社多达40余个。如姚村、南营、赵坪、沙渠、东栅、土坊、西阳村、北洛村、焦镇、上营、竹峪、台头、桃园堡、马村、司家、康营、苗家、小寨等村均为有名的“曲子窝窝”。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