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善调是讲经劝善的曲种。合阳人董常义(1847-1910)创作了大量的唱词,利用“劝善调”演唱,借以教化民众。并在家乡合阳创立了“善道”。他一生曾18次徒步北京,一路走,一路演唱,将“劝善调”传播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他编写的《陕西荒年歌》等60多篇唱词,多次刻版印刷。其他善士也曾多次刻印,广为流传,至今合阳、蒲城、华县民间还保留着这样的版本。大荔县民众将他编的“劝善调”采用民歌形式传唱,合阳县的生意人还利用“劝善调”进行叫卖。
劝善调的唱腔曲调简单,只分上下旬,易学易唱,便于普及,没有形成唱腔曲牌。
演唱形式方便灵活,一人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幅画布,即可演唱,不用任何乐器。
演出时间、地点不受限制,既可在上午、下午,也可在傍晚,既可在村头街巷,也可在集市、庙会。唱词通俗明白,辙韵上口,易记易传。
善书,目前在区内发现两种版本,一种是刻印于清光绪三十年的《陕西荒年歌》和刻于民国七年的《俗言教子训女歌》上卷、《俗言山陕荒年歌·士农工商歌》下卷,以及未出版的手稿共60多篇,大多出自董常义之手。董氏代表作有《陕西荒年歌》、《养育劝孝歌》、《戒赌博歌》、《戒洋烟歌》、《戒色歌》、《戒财歌》、《戒气歌》。最长的唱本达768行。有四言的《女zbJL语》、《男小儿语》;有五言的《不得歌》、有七言的《万空歌》、《不知足歌》,最多的还是十字句的。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对劳动人民的疾苦、爱憎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在其作品中,有人民性的一面,如《陕西荒年歌》,真实地反映了灾荒年月民不聊生的真实状况。有些还表现了作者不畏权势,和贪官污吏作斗争的精神;有些劝人要尽孝道,劝人学好,戒洒色财气,戒洋烟、戒赌博,总的指导思想是教人为善。但由于作者受历史的局限,书目中也反映了“忠君”、“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和封建道德观念。
劝善调是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劝善活动,大部分是在农闲时的庙会、集市上进行。先将一幅画有配合宣讲内容图画的白布挂在墙上,劝善人站在板凳或桌子上,手执细长木棍,指点着画布上的图画,边唱边讲解。劝善人要穿黄、蓝道袍,头戴吕仙帽(俗称夏夏帽)。先演唱故事性的节目,借以吸引听众,然后再宣讲教子歌、训女歌、劝孝歌等,听劝善的男女老少,拿上板凳,静坐听讲,如遇有戴墨镜和口叼纸烟的人,劝善人就会用木棍将墨镜和纸烟打掉。如遇有穿戴过于妖艳或穿戴甚不整洁者,劝善人就会到其跟前作针对性的宣讲,使其受到教育。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