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伞》本是碗碗腔皮影传统戏《兵火缘》中一折唱做兼备的生旦戏。原名《兵火拉伞》,1958年由大荔县碗碗腔剧团改编排演。是该团将碗碗腔搬上大舞台的第三个节目。由刘云扮演蒋世隆,王玲扮王瑞兰。原由惠居民、卞海山排导。l960年赴北京汇报演出前,经王小民、封至模多次修改加工,王依群在音乐上予以润色,使该剧益臻完善,更富魅力,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剧目,曾饮誉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及西北五省。蒋世隆文小生应工,戴“安间房"贫生巾,穿素道袍,蹬夫子履,挎行李包,执雨伞。王瑞兰小旦应工,头包彩绸,穿绣花小袄、长裙,系腰包(腰裙)。其主要表演由“踏伞"、“拉伞”、“共伞"、“把扶"、“扭裙”等几个情节组成。
“踏伞”和“拉伞"戏是由小生蒋世隆兵荒中失妹后寻妹开始的。蒋听到有一女子啼哭,以为是妹妹瑞莲,便冒叫了一声,王瑞兰以为是母亲呼唤,循声应答上场。二人一见,方知误会。蒋施礼道歉,打算离去。王瑞兰向蒋提出要蒋携带她一块避难。蒋以“我寻妹妹不见,心急如火,况这男女同行多有不便"为由,拒绝了王的要求,举步欲走。此时,蒋在台右,左转身准备拾歇息时放在台中心的伞;王在台左,见蒋要走。一心中一急,想把蒋缠住不让他走,于是,王右转身绕半圈,和蒋同时伸手拾(抢)伞。此情此景,二人均不好意思。蒋愣愣的盯住王,王羞怯怯地避过身去,只好不动。此时,蒋又拾伞,王窥见蒋就要拾伞而去,就在蒋刚抓住伞柄的一瞬间,右脚偏移踏住了伞头,扭过身去。蒋双目落在王踏伞的脚上,正在着急想办法;王扭头发现蒋低着头不住地看她的脚,顿感不好意思,急收脚,快步掩面走向台左方。蒋借机拾起伞,卸下放在伞柄上的包裹挎上肩,轻拂去伞上灰尘,由台中心走至台口,将伞夹在右腋下,立即向台右方向游动;王扭身低头向放伞的部位望去,见蒋已拾起伞正在拂尘,将要去,她急了,紧抱双肘,跑碎步,张臂翻裙,左手小心翼翼,抓住蒋挟在腋下的伞猛地一拉,伞到手,赶紧扭过身去,藏右腋下。蒋经一拉,往怀里一看,伞不见,回头看,王拿着伞。便问:“你怎么将我的伞拿去了?"王低头答:“你,你不带我同行,我,我就不给你这伞。"随即将伞柄捅向蒋,蒋急抓时,王又抽回了伞。蒋无奈,只好说:“你不给了,我也就不要了。"一拂袖向原方向继续迈步。王意识到不给伞也制不住他,便从后边绕道拦截住蒋说:“不要,还是不得走!"蒋见其挡住去路,折回转向台后中心区,王紧跟上去。蒋停于台中心说:“我的腿儿由我走。"王说:“我的腿儿由我跟。”二人又从台中心走向左台口。蒋不耐烦地止步,王便引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以及“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等话,终于把蒋说服了。蒋这才答应带着她一块避难。
这一段表演处理,首先表现了两个人物在兵火成灾的特定环境下与亲人失散的相同命运中的不同心态和欲望,同时又明快地勾画出两个青年男女不同的性格特征,为全剧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共伞”:蒋同意带王同行,王边唱二人边走,绕八字。忽然,天色突变,风雨交加,蒋打开手中之伞。一阵大风,几乎把伞刮得连人一块儿带走。蒋猛使一个拉转,才将伞撑在头顶。王使用了几个避风雨的翻身动作后,在一个“紧板头”的锣鼓声中,蒋向外翻,在台中心面向观众;王向内翻,钻在蒋的伞下,同蒋背靠背。蒋抬左腿包足,右足单走云步;王翻腰包走云步。轮谁唱时,谁便面向观众。唱完,蒋身处台左,见王在雨地淋雨,心不忍,将伞让给王。王欲接又不好意思,蒋又躬身礼让,因而自己已淋在雨中,忙翻左袖掩挡雨珠。王见此状,才赶快接过雨伞,从台中向台右前方斜度走动,望着淋雨的蒋,起唱了一段感激仰慕蒋生的内心戏,然后走至台中,对蒋唱道:“你我同搭一把伞,一步一步迈向前”,接着又向蒋走去。蒋走至右台IZl,听此说,感到惶恐,又见王走近,急忙说:“……小生是不要紧的。”来了个弧旋形的大转身,避到了台中心区。因王二次走近,他又从台中心区转到左台口。壬第三次走向前去,蒋仍想躲避,被王用伞头勾住了头部,仓惶向后退时,触到王撑伞的手上,急向侧避。王又撑着伞跟上去,蒋再避,王偷笑,然后慢慢靠近,小心翼翼地避免碰上他。此时,二人并肩站在台中,面向右台口,悠悠向后退至“下场口”,则双双起步,向台右前方斜度迈进。王起唱“……"。在此段演唱中,王举伞的手与蒋的肩有数次不自觉的相撞,各有不同的神态反映。在对唱中彼此了解身世后,二人同在王右手高举的伞下就地向左转圈,王唱了四句“背躬戏”:“穷秀才酸气多,无怪乎满身是道学。兵火中还把嫌疑躲,书呆子气味全没脱。”这是对上述表演中的着力刻画的穷书生那种憨厚善良、纯朴无邪的性格的有趣描绘和总结,也是王对蒋的由衷赞赏和爱慕。同时这段表演还充分地表现了王爽利聪敏,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
“把扶"和“扭裙":蒋见雨已不下了,把伞要回收拢。当王唱“这半响"三字一出,蒋无意中抡伞上残存的雨珠,在一个鼓点上王猛感雨洒在自己脸上,嘴一噘,眼一瞪,蒋忙表示歉意,转换了个方向悠悠哉继续理伞。4王一笑,此时王已由衷地看中了蒋,希望双方有个亲呢的接触机会,便施以小计,唱道:“一跤跌倒泥水涯,叫君子你赶快,赶快伸手扶奴来!”并蹲侧倒在台左,伸手呼叫,蒋在前边正走,听呼叫急转身,小步快跑到王身边,伸双手去拉,王伸左手去把扶。当两只手快碰上时,蒋忽将手收回,忙把伞柄递给王。王暗笑,并双手把扶住伞柄站了起来。接着又施一小计:将身子往后一闪,H里喊“哎呀",而蒋仍不用手,还是用伞柄快速地扶在王的腰间。王看着蒋的背身,抿嘴嗤鼻一笑。这一笑,反映了瑞兰内心的爱慕、喜悦、好笑、抱怨等复杂的思想感情。接下来蒋见王的“裙子湿了",建议王“不如解下来”,王不点头同意却以手势示意让蒋给她解开背后裙带的结口。蒋很难为情,迟疑不前,他在王催促和靠近下,只好退得老远,用手够着解开结口,然后转过身用袖沾汗。王取下腰包(腰裙),又有意要蒋帮她“扭裙”。她不管蒋是否同意,一下子将裙的一头扔了过去,蒋急忙接住。低着头,面向里,而王微笑着看着蒋那不自在的神态,于是二人向同一方向扭裙子。王发现了,扭头微笑,并将裙子轻轻一拉,待蒋抬起头,看着她用手势示意:“瞧,咱们是怎么扭的?”蒋憨厚一笑。二人对着面,在“花梆子"节奏中,越扭越紧,越来越快。王向蒋提出“联姻"之事,蒋同意。二人欢快地来了段二人联唱,最后一个“亮相",王将伞重复一次又拉到自己手中,二人相对下场。
这个戏的表导处理,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形体动作以及舞台调度,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展现人物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人物真实生动,隽永无穷。一些侧面身段还运用了皮影的动作,更给表演增添了异彩。刘云和王玲二人的表演身段优美,情感细致人微,人物内心潜台词清晰流畅,加上优雅缠绵的碗碗腔音乐的衬托,使这出戏的演出犹如一首抒情诗那样优美感人,观众无不赞美。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看戏后说,他很满意《拉伞》,“演员对角色刻画得深、细,戏做得好,和川剧《拉伞》比,别有风格。"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吴雪说:“我是四川人,这个戏超过川剧《拉伞》,川剧的《拉伞》在全国很有名。”文艺界的领导和专家对此戏也作了热情鼓励和高度评价。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