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闭关自守的小农经济的被打破,依附于这种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自乐班与类似戏曲班社,也受到了冲击。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本区继续出现了一大批地主兼工商业者出资组办的戏曲班社。像前面提到的同州梆子四大班,因均系他们组建,故又称“四大财主班"。辛亥革命前夕,此类班社尚有蒲城县商人陈福儿于光绪十五年左右在本地成立的“清盛班”,盐商兼票号商人赵鱼鱼于光绪末年在孝义成立的“孝义班”,渭南南焦村官僚兼工商业者七老爷光绪二十八年成立的“彩胜班”,中焦村商人焦兴盛于光绪二十年前后成立的“兴义班”,板桥村商人常棣娃组建的“兴泰班”,澄城县窑头煤矿老板谟留的“临盛班”,“辉盛班",华阴县北洛村药材商张寻春的“春盛班"(后全班去宁夏)。白水、合阳、韩城县也有财主与商人建立的班子。这些班社虽不进行商业性演出,但承担秋神报赛演出,同样可以扩大财源。由于资金比较雄厚,行头也都很齐备。
辛亥革命后,本区一批民主革命者,像蒲城县的李桐轩,富平县的高培支,华县的白瑞生等,他们一方面在本地区组织编演团,宣传革命,启发民智,移风易俗;另方面又积极在省城西安筹建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新的戏曲机构。陕西易俗伶学社(后改为易俗社),进行了秦腔改革。李桐轩于民国6年编写了《甄别旧戏草》一书,对传统戏曲进行了较科学的分类与鉴别,成为当时秦腔改革的理论基础。而与此同时作为老秦腔的同州梆子因为未能适应这一新的革命形势,逐渐被革新后的秦腔所代替。不久,华县白瑞生也仿易俗社在华县创立“强聒社",自筹新戏箱,自编新剧目,在城乡演出。以后相继建立的秦腔班社有:1925年蒲城县的“秦义社",1928年的“维新社"、“竞化社",1930年大荔县的“牖民社",1932年朝邑县的“觉民社"与韩城县的“秦腔研究会"。军队剧团有:国民党四。十二师的“牖民社”、十六军的“马当剧团"与“培风社"、“移风社"、“永安社"、“化伶社"等,培养出了张建民、周信华、贺吉庆、董化清、杜化秀、杨景成、赵景兰、王西民、李玉民、炱安民、党训民、陆三民、申元民、徐元民等一批优秀演员。不久各县与当地驻军也相继建立了一些秦腔剧团,使秦腔一度兴盛。演员解培元、锯培第十七编东府戏曲秦韵秦声治、余巧云、张彩香、王维民、王莲民、李小铃、陈妙铃,姚振华、罗秋云等一批年轻的演员此时亦崭露头角。其它小型剧种也曾出现过一度的中兴,如韩城县的秧歌剧不仅可以和秦腔唱对台戏,还出现了一批新剧目和好演员如当地群众广为称颂的演员:“一盆血"、“盆半血"、“白菜心"、“人参苗子"、“云遮月"等。当时成立的班社达20多个,每个人均有自己的拿手戏,如“一盆血"的《捉蚂蚱》、“盆半血”的《赶脚苦》等。迷胡戏于民国初年曾进省城售票演出,其它地方小戏虽仍活跃于农村,但只是逢年过节或庙会演出,班社大抵为业余性的自乐班或走乡串村的演出。碗碗腔艺人杜升初、谢德龙等为当时本地区皮影戏的知名者。杜升初(1 879-1953)艺名“一杆旗”,渭南人,他在自己的演戏生涯中,挚诚、认真,富有创新精神,他在一段自我描述中,把演戏当作毕生事业“……这也是一宗文化,任凭他庸夫、俗子耻笑咱"0他一人可演百本戏,培养了5个徒弟,着名的“十四红",他演戏的特点是“字意精确、做戏细致”。(王依群《碗碗腔音乐介绍》)。同时的参苗子、齐喜儿、王蔓等,人称“齐喜王蔓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姓高,佚名)。"迷胡戏艺人有杨保(青衣)、五子(丑角)、保来、天命(须生),九子、川I喜、看柱(生角),小德娃(小旦兼青衣),卜山、丑娃(花旦),平安、科举(老旦)0华县的老官台、北沙村、田村、白家堡、孙家凹等都是广大群众熟知的迷胡“戏窝子"。线偶戏有六八儿、王孝前,阿宫腔则有段天焕等。
震撼中外的“渭华起义”爆发于本区渭南华县一带,它揭开了我区历史的新篇章,也给本区戏曲活动带来了新的生机。民国18年(1929)大荔县中共地下党员朱晦生、张重义组建了本区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戏剧班社“哀鸿剧社”,排演了《翠英之死》等剧目,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黑暗统治。早在1921年魏野畴在华县成林中学任教时,除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进步思想外,还组织学生成立一个新剧团,演话剧,唱新戏,一次在县政府门前连演三天新戏,观众异常拥挤,赞声不绝(《省教育志·魏野畴与咸林中学》),促使学生走向社会,面向群众。抗日战争(1937m1942)中共党员郭明鼎在咸林中学组织宣传队,不久通仁乡、桓公乡、莱公乡也组织了抗日宣传队,利用包括戏曲、话剧、活报剧等在内的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编演的剧目有《抗日斧》、《人民泪》、《爱国的冤枉》等。此外华县少华女中、一完小(城关)等都有自己的宣传队和文艺组织。渭南县则有姚明辉、杨纯学等人组织的“哈哈剧团"和文艺宣传队、募捐队;合阳有“铁血宣传队";蒲城县尧山中学的宣传队,白水、韩城、富平等县学校都有抗日宣传队,宣传抗日救国,通过文艺活动揭露反动派的投降主义面目。与此同时,合阳民教馆还于1938年建立了专业性的剧团“怒吼社",演出《从军行》、《文盲泪》、《大义灭亲》、《平原之战》、《长江会战》、《民族英雄》等剧目,激励了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新型的文艺活动为本区戏剧历史增添了新的光彩。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本区的驻军大都有自己的戏曲班社,如1925年(民国l4年)国民党在蒲城的驻军旅长郑百川,亲自成立的“秦义社’’有艺人车云亭、毛金荣、张海出、赵景兰、杨洪升、张建民、大麻子、苏育民、孙曲贤等;大荔县驻军冯钦哉旅的“牖民社",成立于l931年,分三班演出。主要演员有李笑侬、颜春苓、苏牖民、姜维新、何振中、王文鹏、孟遏云等。驻合阳张海亭旅组建的“新民社”,蒲城孙辅丞旅的“培风社”,十路军司令韩子芳的“移风社"主要演员有张云亭、杨景成、杨秀花、白素华、李金凤、杨文华等。驻华县国民党第一军军长张卓等调留外省的戏剧班社,常有豫剧、蒲剧和京剧在军部演出。艺人李桂芳、姚裕国、贺银亮等组建的“光艺社"于1943年被国民党十六军整编为“马当剧团",活动于华县、华阴、大荔县一带,这些均为秦腔班社,一般在乡镇售签子演出,从而使秦腔在本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抗日战争爆发后,蒲剧艺人王子明在大荔县两宜镇成立了“新民剧团"有王存才、杨明亮、张玉德、张玉泉、宋荣廷、阮光保,张庆奎、王左福、司小秃等名艺人在渭河南及渭北各县活动了7年,抗日胜利后于1946年返晋。
另一方面,自清末以来,由于几次大的灾荒,尤其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民国18年两次大年馑和连年战争,本区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国民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社会动荡不安,戏剧也受到极大的摧残,演出场所不断缩小,班社越来越少,此间不少艺人家破人亡,流落他乡。同时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极为低下,有时连最基本的生活也难以保证,有时还受到凌辱,同州梆子许多着名艺人改行,如文武花旦李桂亭,武功教练张海平、赵文瀛(二麻子)去西安“榛苓社"当教练;花旦朱林逢、王德元、拜家红、何祥勤等搭人西安秦腔班社。王麦才人蒲城秦腔班社,王谋儿回家种田,张海娃在大荔开茶社糊V1。红极一时的“盖陕西”白长命饿死在蒲城县的土窑里,名净王赖赖,深恐死后暴尸,遂在澄城县城外自掘墓穴,久蛰不出,等着离世。远走他乡者也不乏其人,如秦腔艺人张新春、李金娃等流落到青海、宁夏、甘肃一带。碗碗腔、线腔、迷胡等戏的不少艺人也迫于生计而弃艺他往。至解放前夕,我区无一个完整的专业性戏曲剧团,有少数班社名存实亡,偶而有演出,多是自乐班和乐人的混合“宣荒”组织。皮影戏班社也濒于停演,部分艺人跟唱秦腔入了自乐班。各乡镇的戏楼等演出场所多为国民党军队占用或被灾民乞丐所居住,有些戏楼随着庙宇的拆毁而拆除,大部分砖石、木材被国民党用于修炮楼、地堡了。艺人的培养与戏剧传统的继承处于停滞状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