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釉原料的选采及加工
泥料的选采
陈炉陶瓷泥料的原料为当地粘土,俗称“坩子土”。以露天剥去山皮挖采或巷道洞采为主,露天挖采居多,釉子原料采发亦同。粘土系高龄石粘土岩和粉沙粘土岩几种,有粉白、蛋青、青灰、灰黑、姜黄、褐红等色,多致密块状,具滑润感、易风化。“多呈隐晶泥块结构,其中散有少量假六方外形和弯型虫状体、扇状体的高龄石集合体,还分散有少量氧化铁质点”。好的粘土可以单独成泥,一般为二至三种的软硬搭配。
耙泥
把原料运到耙场,经逾年风化捡渣,按比例入圆形耙池,成配比加水,以畜力木耙杆、耙齿或电力铁耙齿圆周转搅和拌。成稠糊状后,再住适量清水略耙,开闸放入蓄泥池沉淀陈腐。那圆圆的耙池,方方的泥池,自然缀点山坡的“泥池水镜陶容生”与其中的人文含义和科学的工艺细节,是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宋瓷景观。
熟泥
待泥池里的泥晒干成块,用牲口或架子车拉到作坊内泥场里,经水闷,砸翻、蛰陈后再挑出放置在泥场外,称作“熟泥”。
揉泥
把熟好的泥放在一块平地上不断地翻腾、踩踏到一定程度,便集中堆放。在需要制作陶瓷前再铲下一挑在泥礅台上甩拍、揉搓、推掰、卷和后才算完成,叫做“揉泥”。
釉的选采和加工
釉石一般为富平釉石“系含粉砂钙质粘土岩,呈浅灰绿色,主要由高龄石组成,其次为方解石及少量石英、长石等”。锤砸成直径10mm左右粒状,铺于石碾盘上注水,蓄力拉动石碾转碾,成浆后筛倾入釉缸陈腐,称为“碾药”。另一种为未风化黄土,经入缸注水,作板扳搅,过筛入另缸陈腐制备黑釉,叫作“漂洗法”。这两种黑、白釉可作为单独成色的釉种,也可作为基础釉或调配釉,但全部为纯天然原料,不加任何化学成份。
成型、修坯、上釉、装饰的方法
现在陈炉陶瓷的成型仍采用传统石质轱辘车手工拉坯方法,轮子是制陶的工作平台,转轮是古陶制作的唯一动力。“轮子的构造以石、木、铁、瓷、麻质的轮盘、轮轴、轮腿、钏、箍子、角子、面子、绳子、围瓮组装合成,各零件的材质、规格、用法均有严格的要求”。这种轱辘车跟宋代没有任何区别;虽然现使用的不一定是宋代原物,但起码石清代器具,最少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
成型
将揉好的泥塔在轮子上,匠人自执轮棍对准轮盘边上的轮窝,双手反时针方向把轮盘搅欢,趁着轮子惯性自转撩水“正泥”。根据所制陶器和陶皿大小的不同,施用的方法也不同,常要用的釉“顶泥子”和“抹泥子”,均要“经过泥、抱泥、提泥筒子、使泥等过程,配以刮子、促子、板床、等子、作皮等辅助工具来完成,最后用割线割下”,放于耙子上的作板或瓷坨上。轮子是传统陶瓷整个工艺流程中最主要的机器,拉坯的匠人也是最主要的技术工作者;一样的轮、泥和器型,各位匠人的手法、速度、质量绝不一样,其优劣便是大师与小徒的区别。拉制大坯时有一个专在旋轮子上搅动、通过绳带传动师傅轮子的人,大坯也要数次湿接方式。
修坯
成型的坯子叫水坯。水坯在院中晾到半天时收进作坊潮蛰到位,然后再打上旋轮子修正。依然是用轮棍搅欢轮子,用直S型的铁刀旋削修理。一般先掏底,用中指弹击或以旋刀拐角敲击听声,来判断器底的薄厚相宜,翻过来再旋口沿和上半身。但不论大小高低或粗细,“均修外,不修里。这是南北陶瓷的区别,也是陈炉陶瓷工艺技术的特色”,更是陈炉陶瓷艺人高超拉坯水平的表现。
凉坯与上釉
将旋好的半干坯搬到晒坯大场,整齐但摆成方阵晒干,那场景甚为壮观。晒到一定程度,开始上釉。“放置釉盆于坯阵头上,热坯底浸入釉盆蘸旋,其中的辍、涮、澎、提,均要迅速连贯地一气呵成”。白瓷要如法先施一层化妆土,趁湿再上透明釉。若遇釉下装饰,就需在化妆土上用高温色料迅速画上纹样,再上透明釉,黑釉及黑釉剔花瓷则光施一遍即可。晒晾的坯子一般多为碗、盆。待坯子在大场里完全晒干,抠去碗内心迭烧的“眼圈”,刮净底釉,十个一摞收起,用板子或担子挑回歇坯房供下道工序使用。更大的器坯则用“浇釉法”。上釉时,一个或几个陶工头顶草帽,身穿陶服,蹲在一排排陶器当中,那种艺术构图,常常给人以震撼。从古至今,谁也没有在大地上绘出这样壮丽又细腻的图画。
装饰和绘画
陈炉陶瓷多为釉上兰花,画工在歇坯房里用添加剂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氧化钴浆料,以自制的毛笔逐个打线绘纹,速度很快,图案简练,有的一个工作日可以画碗近千。少量釉下的是当地自采研磨的高铁质高温色料。画花的色料越细越好,所以画匠闲时常拿个瓷制擂锤研料,浓淡要合适,画笔要将色料噙饱,但又不能抖滴下来。“运笔一定要快,否则干坯吸水性强,就将画笔拖住了”。黑釉剔花是拿竹签按纹样在釉坯上钩划,分出纹饰与底衬,再用竹片将空地的釉子剔掉,使纹样脱颖而出。在陈炉窑场的作坊里,画花的,勾图的,随心所欲。在他们的眼中,陶器就是纸张,刀子就是画笔,生活中的一切场景,自然界的一切花、鸟、草、虫,书本上学过的一切诗词、名句,都是他们的图案,从不用打底稿,一切都是腹稿。那种对艺术的灵感和手法的娴熟,非艺术家所能比。进入陈炉陶瓷作坊,到处都能看到一幅幅艺术创造的图画,让人叹为观止。
陈炉陶瓷的各道成型工序,都是在湿坯的状态下完成的,因而成“湿成型”。这由原料特性来决定的,也是有地域和人文原因。
窑炉、装窑、烧窑、出窑检验剂包捆
窑炉
陈炉“陶炉是由新石器时代北方竖式窑演变而来,汉代基本成熟,宋代达到完美高峰,元代却盲目扩大,上世纪五十年代更肆意增容,由灰道及通风道、窑体烟囱三部分按山势落差依坡而建的马蹄式窑炉”。砌窑用砖皆为当地窑瓷余渣合成的三六九式大红转,具耐火性能容积二十至九十立方米不等,窑体内又分炉栅和燃烧室、窑床、烟道三部结构,一个入口,供卷顶上有三个“印窗”。以当地烟煤为燃料源,烧成周期近20天,窑炉前后温差近200℃,最高升温可达1400℃左右,属间歇性、半倒焰式陶炉。
在其他地方,大部分窑炉已经改用煤气烧瓷。
装窑
将歇坯房里用的半成品用掂坯板子、担坯架子等工具运到门口,由师傅套住耐火材料制的熟成品桶状钵内,递给窑内的装窑匠。窑匠在窑床最后底部定好中位,留出15公分左右的“中巷”,架好“老线”(一种釉料做成的陶棒,可测窑温的最终温度),想两端沿背墙依次排钵,“装完三排再起第二层,三排为一棚,二棚开始起架,三棚以上才用坯匣装钵,以次退到窑床火台边。由中巷向窑门口,每一层正中栽一根药引子(类似于“老线”的东西),直到层满”。装窑柱度按拱圈正中高、两厢渐成圆形而递落;后稍高、“烂面”低,以利火焰升腾。最后以瓷瓦片和泥,糊挡住火台口每柱间的空隙,好作“逼火墙”,整个装窑结束。
烧窑
烧窑的师傅和小工要把装窑人留在燃烧室里的杂物拾净。这是烧窑第一道工序。再“先将块煤铺满燃烧室的底部,中间用麦草、硬柴和易燃的好块煤垒起一个小堆,是谓盘母火”。从灰道顶的炉栅下点着母火下面的麦草,由其慢慢引燃后盘住窑门口。母火全部燃烧的过程算是低温徐热的烘焙阶段,使坯体中的自然水分得到充分排放,约在300℃以前。待燃烧室底全部燃红,开始续煤进入“小火亮巷”,要基本从火台口可以透过中巷看到窑底,就用大火烧就,此时窑温在1000℃以上。进入大火的升温加快,中巷的药引子由前往后一个个倒了下去,直到窑底的老线流后即可“罢火钩窑”。这一把火需130小时左右的连续焙烧,两位窑匠各12小时倒换一次,全凭眼光掌握火候,其中的“经验技术、科学理论、行业迷信”(均很深奥,曾被“德应侯碑”誉为“神之助也”)。传说,在清代烧窑最熟练的一个艺人是个盲人,他站在窑口,手抓煤炭,可知成色能否用于烧窑,站立窑外,可知窑内温度高低和瓷器是否烧成。
出窑
几天后窑温自然冷却到50℃左右,打开窑门出瓷器。整摞的兰花碗、花瓶、缸堆在瓷窑门口,专事检验的老工人们用“松木磕板”将摞子碗逐一打散了,从磕打声中判定其品级,分类堆放。女工们扛着直径1公分的草绳捆子,各人一堆瓷器,二十个碗碟一摞,用草绳捆得结实整齐,即待运销售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