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题写的“绥德自古多俊秀”石刻。记者任建民摄
安国字良臣,明绥德卫人(今绥德县四十里铺镇三十寨村人),他出身将门,祖上都是军籍。明正德三年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名,后来当上了宁夏的总兵。
武举夺魁 却遭小人当道
安国自幼习武,特别喜欢传统儒学,以精通春秋子史闻名乡邻。明正德三年(1508年),安国以饱满的激情参加了兵部举行的会试,经过3场激烈的竞争,最终一举夺魁,荣登武进士榜首。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安国应当晋升两级,封为指挥使。
当时的皇帝朱厚照(明武宗),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封建社会里极其少见的无道昏君。身边的大宦官刘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满朝文武百官的陟黜生杀,全凭他的喜怒哀乐。当时的圣旨几乎都从他那里发出去,刘瑾因此被人们称为“立地皇帝”或“站的皇帝”,而明武宗不过是他手中的一只令箭罢了。
正当安国春风得意之时,却不知厄运开始降临,刘瑾把魔爪伸向了这些武举子。他公开向举子们索贿,而这些穷举子为了参加这次武举考试,早已倾其所有,家中一贫如洗,再也拿不出给刘谨上贡的钱。因此,刘瑾记恨在心,将此榜60位武进士一律发往陕西三边一带,听任镇抚官随意编在队伍中,并责令他们熟悉边境地理情况,操练边务,以备有警时调用。非谋勇过人战功卓著,不可提拔任用,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潜回乡里。60位新科武进士一时间处境艰难,与一般士卒一样,无所依靠。三边将帅都害怕刘瑾的权势,所以都不敢重用这些武举骄子。
一身武艺 仍被视为“庸才”
正德五年(1510),封国在宁夏的安化王朱蜫詑(朱元璋的玄孙),他私下联络陕西、宁夏指挥的周昂、千户何锦、丁广等,杀死巡抚都御史安惟学、镇守太监赵弼、总兵姜汉,并以讨伐专权乱政的刘瑾为名举兵反叛。朝廷起用了曾被刘瑾陷害的前右都御史杨一清为总督,以太监张永为监军,率师讨伐。大军行到途中,就听说游击将军都指挥仇钺已经攻破城门,斩杀了周昂、丁广等人,并将朱蜫詑抓获了。朱蜫詑起兵仅仅18天,便告失败。武宗降旨,赐朱蜫詑一死,他的子嗣也都被连诛了。安国等人却得以赦免,放还原籍。
通政司官丛蓝爱惜安国是人才,想让安国有所作为,打算留在他身边委以重任。不料刘瑾大发雷霆,指使左给事中张瓒、监察御史张羽等上书弹劾安国,说:“武举中式官生安国等60人皆庸才也,宜就御前覆试,夺其俸级。”武宗不知内情地批道:“将才岂可多得,一举至五六十人,何其多耶?此辈分隶各边操练已三年矣,而一筹莫效。朱蜫詑之叛,在宁夏者20人,不闻立功。”遂降旨:“国等具革其升级并加俸,令回原卫原籍差练操。今后武举务精选体貌雄健,有谋略,善射者二三人以备任使,不许仍前滥举。”于是,安国被夺去官阶。
不久,监军张永在武宗为他洗尘的祝捷宴上,将朱軧軵的讨瑾檄文借机呈上,并按杨一清事先嘱咐,揭露了刘瑾17条罪状。内阁李东阳、杨廷和等重臣亦奏刘瑾罪不可恕。武宗连呼“刘瑾负我也”。遂下令将刘瑾逮捕,并处以极刑。
屡立战功 竟得不到嘉奖
刘瑾被诛后,安国才得以恢复原来的官阶,并受命分守宁夏西路。不久他便升为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又因屡立战功晋升为右副总兵,协守大同,后调往延绥。
正德十一年(1516)冬,敌寇两万兵马劫掠偏头关等处,安国偕游击杭雄迅速出击,大败敌寇于岢岚州,斩首80余级,获战马千余匹,敌寇狼狈地逃跑了。
当初,敌寇大举进攻白羊口时,武宗曾派遣中官张忠、都督刘晖、侍郎丁凤统领京军讨伐,可大军到达白羊口时,城中财物被洗劫一空,敌寇早已不知了踪影。张忠、刘晖耻于千里迢迢无功而返,负责记录战功的御史官刘澄甫遂将安国等人的战功统统记在张忠等人的功劳簿上,上报朝廷。武宗甚是高兴,大行封赏。结果张忠、刘晖、丁岚等全都晋级加俸,并给与子孙世袭爵禄,尚书王琼也官加少保衔,荫子锦衣卫。而安国当时是以署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此次行赏仅以实际官阶相授,心中颇有不平,又没有机会向上陈述,于是上疏力辞,乞求为自己的部将尤其是那些重伤者授官奖励。尚书王琼也请朝廷再次为安国记功,方晋升安国为都督同知(从一品)。安国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君昏庸,佞幸擅朝,债帅风大炽之时。他为人端庄严谨,文武全才。他管理边境事务尽职尽责,号令简易,尤善抚恤将士,很多将才都愿在他的手下为国效力。在他镇守的地区,敌寇从来不敢贸然进犯。安国镇守边境4年,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去世。朝廷为了褒奖他的功绩,特赐其武敏的谥号。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