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主要剧种及主要剧目如下:
秦腔:称“陕西梆子”,清同治十三年(1874)流入洛南,后传于商县、龙驹寨、柞水等地。早期民间建有班、社,新中国成立后,地区及商县、洛南、丹凤、柞水等县先后成立以秦腔为主的专业剧团。秦腔剧目繁多,流传甚广,田间、地头,行走间吼秦腔者甚众。
二黄:亦称汉剧。明末清初,商洛即有流行,并与西皮融合,成为地方主要剧种。晚清时,本地二黄戏班红极陕甘数省。光绪二十五年(1899),镇安艺人赵清平(工生)、山阳艺人吴宝卿(工旦)领诏进宫演唱二黄,受慈禧赏识,赐金牌,赏极丰。清末民初,二黄班社多达50余家,名艺人多达90多人。所演剧目多系宫廷、公案故事。抗日战争时期(1941),商县聚集二黄艺人,成立抗建剧团。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抗建剧团与山阳大同社合并,组建商洛新生剧团。1957年移交山阳,为今之山阳剧团。剧种仍以二黄为主。
商洛花鼓:本为曲牌联缀体南方曲艺。清中叶随“下湖人”迁陕而传入商洛。多以自乐形式,于逢年过节、秋神报赛、红白喜事搭班演唱。其登场人物不多,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化妆简单,随意性很强;道具较少,一般多就地演出,有观众形容道:“远看一堆柴,近看是戏台,锣鼓一声响,叫化子蹦出来。”
花鼓剧目,以民国为最,其抄本与口传本多达100本,较流行的有《坐西楼》、《站花墙》、《蓝桥会》、《桑园配》、《吴三宝游春》、《张二女害相思》等20余本。
新中国成立后,地县文艺工作者对花鼓进行发掘、整理、改造、翻新,将这颗乡土明珠从“地摊子”搬上舞台,先后改编、创作并演出30多部新戏,有的晋京进省演出,有的被外省移植,有的被拍摄成影视,不仅丰富了花鼓戏的内容,拓宽了花鼓剧的题材,而且使商洛花鼓在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更趋完美统一,成为商洛地区主要地方戏剧。其影响较大的有:
《夫妻观灯》,彭正远改编,1956年商洛剧团首演,在陕西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奖,并选晋京汇报演出。
《种核桃》,任宏谋编,1958年商洛剧团首演,参加西北五省戏曲观摩会演,获得好评。
《屠夫状元》,刘安民、田井制、刘福堂、陈正庆改编,1979年商洛剧团首演,并在陕西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奖。省电台、电视台进行录音、录像转播,西安电影制片厂以眉户剧种搬上银幕。
《牧童与小姐》,徐小强、刘大华、尹金峰等编。1979年镇安县剧团首演,在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奖,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转播,剧本被邻近省地剧团移植上演。
《六斤县长》,陈正庆、田井制编。1981年商洛剧团首演,在陕西省戏剧创作会演中获奖。1983年3月在北京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1984年由原作者改编成电影脚本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剧本荣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奖,被中央歌舞剧院及10余家省市剧团移植上演。
《凤凰飞进光棍堂》,徐小强、尹金峰等编。1980年镇安剧团首演,1981年在陕西省优秀剧目汇报演出中获奖。中央电视台有录像,山西临汾剧团曾移植。
《小贩小官小教师》,陈正庆、田井制编,商洛剧团首演,1986年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展览演出时获奖,曾有10多个省地剧团移植上演。
《沉重的生活进行曲》,陈彦编,镇安剧团首演,1986年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展演中获奖。
《花嫂招郎》,徐小强编。商洛剧团首演。1990年参加省青年演员小戏会演获奖。
《糖是酸的》,柳岸、笔尚编。1990年商洛剧团首演,并在陕西省青年演员现代小戏调演中获奖。
《泉水清清》,陈正庆编。商洛剧团1992年首演,1993年参加武汉全国现代戏会演,1995年改编成《山魂》,在全国“金三角”戏剧调演中获奖。
《大云寺》,徐小强、陈道久编,商洛剧团首演,在1996年陕西省地方戏交流演出中获奖。
《商君开关》,刘安民、王军武编。商洛剧团1999年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演出获奖。
商洛道情:是陕西道情的始祖,源于唐代道院道士说唱情理之曲调。明崇祯年间艺人白米虫曾在商州演唱道情,斯为文字记载之始。清代中叶,道情与皮影结合,兴盛于洛河与丹江通道。同治七年(1868),洛南人张天泰开办的皮影班,历经四代,一直演唱到民国末。光绪八年(1882)山阳竹林关人徐明启创办的成顺班,世传五代。新中国成立后,商洛剧团和部分县剧团将道情搬上舞台,其影响较大的有:《一文钱》,任宏谋改编。商洛剧团首演。1958年参加西北五省会演,1959年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片。《水泼大红袍》,刘福堂改编。商洛剧团首演,1960年参加省首届青年演员会演获奖。《农家媳妇》,田井制编。商洛剧团首演。1990年参加省青年演员小戏调演获奖。
曲子:亦名迷胡(眉户)戏。清咸丰、同治年间(1862~1874)传入商州、洛南,在拓展中揉和了地方樵歌、牧歌、情歌、童曲,曲调缠绵抒情,感染力强。民国时期,商县三十里铺、石鸠河、夜村、北宽坪、板桥、麻街一带,广兴曲子戏,民间班社亦多,常有秦腔、二黄不敢同曲子对台演出的情况。至今民间还流传有“一曲(曲子)二黄三桄桄(秦腔)”的说法。该剧种传统剧目有《张连卖布》、《张古董借妻》、《石榴娃烧火》、《老配少》、《打灶君》、《刘全进瓜》等,新创作的有《梁秋燕》、《桑园人家》、《拆墙》、《槐树庄》、《箭杆河边》、《红梅岭》、《三进桃峰》、《张连卖妻》等。剧情生动有趣,人物诙谐幽默,语言通俗,词格自由。
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1936年6月由河南南阳流入商南县境。新中国初,商南大多业余团体演唱曲剧,丹凤县亦有“平安”、“峦庄”、“桃坪”等业余团体。1957年商南县剧团成立,演员多由河南吸收,为专业曲剧团体。传统剧目连台本戏有《刘公案》、《松江侠》、《丝绒计》等15个。另有本戏《天波楼》、《冲喜》、《穆桂英挂帅》、《阎家滩》、《拉郎配》等107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感人。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1964年由河南南阳豫剧团传入商南。1972年商南县曲剧团改为豫剧团,排演剧目64出,取材广泛,形式多样。
木偶:俗称“吼”、“肘胡鲁”。木偶以木质为形体,装束戏服,戴面肘耍,表演相近舞台戏曲,常与皮影同台。日间木偶,晚间皮影,多用秦腔剧种配唱,流行于商县、洛南、山阳等地。1979年,洛南文化馆曾成立木偶剧团,收学员18名。1982年解体。
小品:以戏剧新品种跻身舞台,颇受群众欢迎。1989年至1990年出台53个。代表剧目有《寡妇门前》、《山外老者》、《乐在其中》、《招考老实人》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