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陕西地方戏曲:眉户及其他曲调戏
  2013-9-28 19:07:27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陕西各地除秦腔、汉调二簧“梆子腔”戏曲外,还有以下广为流传的曲调戏种:
   一、眉户
   眉户也称“迷胡”、“小曲”、“曲子戏”,据传最早发源于眉县、户县、周至、武功、凤翔一带的情歌小调,明末有康海、王九思等倡导所唱的“康王调”,即包含眉户及其它小调在内,据老艺人称,历来就俗称此调为“风搅雪”;又传说源于二华(华县、华阴),后传至眉县、户县。因唱腔与“郑声”相似,郑国辖地即包括今“二华”在内。明清以后逐步形成五路,即西路凤翔、千阳;南路陕南;北路陕北;东路“二华”;中路关中。东路逐渐传至晋南、晋东南;西路逐渐传至陇东、陇西。眉户音乐曲调平抑、略带高低音相配,形成72大调36小调。陕北名艺人李卜,集陕北、晋北眉户之大成,发展和推动了陕甘宁边区民问戏曲之发展;关中地区以“二华”、周(至)户(县)为中心,形成不同特点,使眉户更具秦地风韵;东西府眉户逐步融晋中、陇东小调、小曲之特点,发展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东西路曲调。“迷胡”,民间传说,一唱一听,使人迷恋而耐看耐听,其音调韵味细雅柔腻,唱腔婉转,唱词道白伴音不裹词,字正音润,唱词道白均可以听清辨明,最易为民众掌握,加之曲子戏情节多为英雄、传奇、神话故事,婚配离合趣闻,不像秦腔那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中心,故易为民间男女老幼接受,喜闻而乐见。建国前后,有名的曲目有《李亚仙》、《金碗钗》(华县)、《曲江歌女》、《两颗铃》、《梁秋燕》、《杏花村》(省戏曲剧院眉碗团)、《槐荫记》(宝鸡)以及边区时的《十二把镰刀》等;名曲调有《月调》、《背弓》、《采花》、《劳子》、《银纽丝》、《连相》、《哭长城》(或称《长城》)、《呀呼调》等。
   二、碗碗腔
   碗碗腔(原称华剧),原来系流行于陕西东府的皮影戏。乾隆年间,渭南县有举人、碗碗腔名剧作家李芳桂,作《春秋配》、《火焰驹》、《十王庙》、《玉燕钗》、《白玉钿》、《紫霞宫》、《万福莲》七大本和《瓮城子》、《四岔捎书》、《玄玄锄谷》三折戏,演红了东府及西安一带,使碗碗腔得以广传民间。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有月琴,形成独特、细腻的音乐风格,耐看耐听,因此得名“碗碗腔”。还有一种传说,月琴在古时称阮咸,故这种曲调又称“阮儿腔”。陕西东府的韩城、富平、合阳、华阴一带,民间皮影戏多用此腔演出;华县、渭南的名剧目有《献连环》、《金碗钗》、《兵火缘》等30多个剧目。《兵火缘》、《金碗钗》曾赴京、沪、广等10多个省市巡回演出;近现代名角有李瑞芳、段林菊、温喜爱、王毓贤等,还有澄城县的堆娃、党娃,白水县的姚载录、樊丙儿、杨得起、杨如庆等,都是碗碗腔、道情、曲子的名艺人。
   三、阿宫腔
   陕西阿宫腔,简称“阿宫”或“遏宫”,系清中叶以后由皮影戏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距今已近二百年历史。最初,这一剧种腔调在礼泉、富平、乾县、兴平、武功一带的皮影艺人中唱奏,其唱腔接近秦腔,但发音和托音常用闭口的喉音及鼻音,音韵显得浑厚有力,悲喜剧情均可演奏得淋漓尽致,唱词、道白清晰,深得各方喜爱。其乐器以月琴、二弦为主,配有打琴、笛、二胡等文乐器。民国10年(1921),礼泉新时乡鹁鸽村有名的阿宫腔世家王文(民国10年逝世)和其子王彦凯(民国18年(1929)逝世)及其曾孙王天德所唱阿宫腔名驰三秦,所演《百宝箱》、《白玉楼挂画》、《槐荫相会》,到处传誉,生徒争相学抄、流传。建国后,已由皮影、线戏的伴唱,发展为舞台演出剧目。陕西省富平、西安均成立有专业剧团,并收徒培养行当演员,保留了一些有名的传统剧目。
   四、陕南道情、曲子
   道情是地方戏曲一种唱腔。本源于唐时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超凡思想。南宋时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明清以来,流行陕西各地。陕北道情以米脂、佳县、绥德最有名,唱腔浑厚有力,唱工细腻;流行长安、华县的道情,以唱腔婉转、托音轻巧而驰名。长安道情《隔门贤》,电台录放后群众百听不厌,被誉为关中风味;陕南道情则以唱腔细腻圆润而驰名,女声所唱,清脆巧捷,耐人寻味,名曲目有汉中、安康的《打神告庙》、《老马招工》、《一日三餐》等(均为1979年陕西省群众艺术调演优秀剧目)。
   陕南道情在音乐上,属“板腔体”(系梆子戏之类),其特点是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形式,无论道白或唱词,都在音乐的间歇中进行,唱词清新典雅,平易通俗,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有时亦有“长短角”,艺人称为“穿句子”。板路有慢板、--/\板、紧板、尖板、滚白等;慢板最慢,二八板稍快,紧板更快,尖板、代板、滚白较自由;还有各种“嘛韵”(也称麻黄,即后台伴唱帮腔)。各种板路有欢、苦之分,唯滚白只有苦音。“嘛韵”是形成陕南道情音乐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传统唱腔上多为两句一嘛韵,有时也多句一嘛韵的“穿旬”形式。其曲牌有《鲜花开》(即游花园)、《开板》、《雪花飘》、《双放牛》、《梳妆台》等,唢呐曲牌有《流水空场》(又名《摆场》)、《地溜》、《娃娃》、《石榴花》、《大开门》、《毛点点》等。
   除道情外,陕南安康的曲子戏也是民间盛行的曲剧。曲子和关中曲子不同点,由于地域和语言方言所限,如《隔门贤》,就不同于长安道情,安康曲子《隔门贤》融道情、眉户、地方小调于一体,形成一种丰富多采的乡土风味;又如曲子《黄河阵》、《黑水河》、《韩湘子逃学》、《全家福》,曲调悠雅,音韵婉转,均有别于它地。
   五、八岔戏
   “八岔”本是花鼓戏的一个唱腔,调中有“八岔调”。“八岔”分“阳八岔”、“阴八岔”,系唱问对答调,即八段“岔诗”,夹杂七次“打岔”,每段句唱后配以特定的锣鼓点。八岔戏现已发展为各种曲牌、小调为伴奏的地方剧种,多流行于陕南安康、汉中一带。民国时期,一些穷苦艺人卖唱,以“扁担戏”、“蹦蹦戏”、“单杆戏”等形式,演出八岔戏,单人或双人演唱,以胡琴、锣鼓伴奏,活动于各地。建国后,一些剧目已搬上舞台。
   六、小调戏
   陕西地方戏曲,运用各地的民歌、秧歌、劝善等曲调,表演戏曲情节,是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建国前的民国时期,民间流行的地方小调,如《小放牛》、《摘豆角》、《十二月女想娘》、《放风筝》、《劝善调》、《看石榴》、《记洋烟》、《十探郎》、《四哥熬活》、《十二辰》、《十想》、《十爱姐》、《马马歌》等,多为“地摊社火”或“自乐班”、“曲子会”演唱时运用。这些民歌、山歌、地方小调,据建国初期,省音乐工作者杨璀、何钧二人在陕北、陕南普查,名目不下千种之多,可以说浩如烟海,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一些歌调随时代而淹没,因人亡而歌息。建国后,各种民歌、小调应运而生,许多小调被用人戏曲表演,搬上舞台。如汉中市儿童剧《青草坡》(王德芳创作),就是运用各种小调演唱的小歌剧;有名的《兰花花》剧,也是利用陕北民歌、小调编演的大型剧目。民歌、小调成为各种地方戏曲在音乐腔调上取之不尽的源泉。


编辑:秦人
关键词:地方戏曲 
相关阅读
· 陕西地方戏曲:秦腔、汉调二簧
· 陕西地方戏曲
· 歌舞游艺习俗——安徽滁州地方戏曲
· 歌舞游艺习俗——安徽的地方戏曲:淮北梆子戏
· 歌舞游艺习俗——河南地方戏曲:豫剧 曲剧
· 歌舞游艺习俗——安徽滁州地方戏曲:凤阳花鼓戏
· 山西省地方戏曲——耍孩儿剧种
· 江西省地方戏曲——弋阳腔
· 紫阳地方戏曲歌舞——地蹦子
· 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理论研讨会举行
陕西省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户县钟馗故里 古汉台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药王山景区 法门寺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万花山风景区 神府煤海工业区 杨贵妃墓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金丝峡丹江漂流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洛南文庙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陕西省美食 更多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又嫩 当然有技巧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别羊肉、红酒的真假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 这些被扔掉的部分才
可以吃下去的美貌酒 告诉你真正的“日本
“可可树”新派甜品 睡前食物红黑榜 胖
不知道吧 微波炉原 风靡中国的潮汕砂锅
陕西省特产 更多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安康绞股蓝 陕南天麻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陕西艺术作品目录
·华阴西王“华山红社火”血故事[图]
·陕北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文狮子(图)
·洛川蹩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走(竹)马戏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蒲城斗子旗(蒲城斗旗)
·凤翔木版年画
最新更新  
·陕西地方戏曲:秦腔、汉调二簧
·陕西地方戏曲
·陕西民间曲艺(陕西快板、陕北说书、曲艺演
·陕西口头文学传承方式
·陕西民间文学
·陕西省民俗著作及期刊
·陕西省民俗丛书和刊物
·陕西剪纸
·陕西艺术作品目录
·孙樊巨著传千古 豫秦名剧成一家
·举手投足倚传统 酽茶醇酒韵味浓
·陕西民歌《脚夫调》
·民间石刻艺术品——拴马桩(图)
·陕西古老戏曲艺术——皮影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