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康道情 是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为主,所以俗称牛皮灯影子、道情皮影戏。其流行于与关中语音相近的安康、旬阳两县。道情以板腔体为主,间以当地小调和其他地方戏曲曲牌,是一种由说唱音乐过渡为“影戏”的剧种。 据艺人相传,清乾隆年间,安康商人在与关中人的来往中,带回了道情戏。到道光年间,安康道情戏已初具规模,仅安康县恒口至城东老君关之间方圆不足百里范围道情戏班就达36个。安康恒口、五里及北区一带的赖家班、李家班、徐家班尤显突出,每年秋季一年一度的“土地会”,道情戏班大量拥入安康城,搭起过街台子,连唱半月之久。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艺人首创添加了唢呐吹奏。来安康的秦腔班社,又把秦腔板胡引入道情伴奏,加之本地艺人口音较关中口音绵柔,使道情戏更具陕南风味。 建国后,安康文化部门派专人拨专款扶持道情皮影班,排演《北京四十天》、《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穷人恨》、《挖界石》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走乡串村,流动演出。1956年省、地组织道情剧种会演交流,推动道情的继承、革新。1957年,安康、旬阳相继建立道情专业皮影班社,安康恒口艺人张自成、李荣棠先后组织当地农村青年排演《三进士》、《剪红灯》、《一场虚惊》等剧。从1960年开始,安康、旬阳县的汉剧团把道情戏又搬上舞台,并从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革新和发展,演出现代戏《木匠迎新》、《朝阳凯歌》、《古水新波》并分别参加省、地调演。到1965年安康地区有十余个道情戏班,约50多人常年活跃在农村乡镇。1977年,一度被封禁的古装历史剧恢复演出,到1982年,安康、旬阳县又举办汇演道情现代剧《换地》、《爬坡》等。 道情戏艺术遗产丰富,据1962年专区戏曲发掘组抄录道情剧目达1261个。其音乐属板式变化体,有16种唱腔板式,24种锣鼓曲牌和唢呐曲牌,10余种锣鼓打头。唱腔中有“麻簧”(帮腔),最具特色。乐器中的牛筋皮弦胡、笛子、渔鼓、木梆和碰铃等独特而动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