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地民间艺术与荆、襄、郧等地流行的小戏融合、衍化、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小戏。由开始的“打围鼓”清唱到玩“彩莲船”、踩“高跷”扮唱,再到有扮装角色的“小场子”,进而加入故事情节和生活内容,形成了有演唱、有表演的板腔形态辅以小调联缀的民间声腔剧种——八岔。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独立成体,是以小生、小旦、小丑演出为主的折子戏,短小活泼,通俗易懂。代表剧目有《站花墙》、《蔡鸣凤辞店》、《吴三保游春》等。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安康各地已有八岔戏自乐班或半职业班走乡串村演出;民国时期,八岔戏发展到鼎盛时期,各县均有八岔职业班社,并形成了许多“父子班”、“裙带班”。当时有名气的戏班艺人有安康的李洪发、余德奎、袁富恩、刘联成;旬阳的王茂功、程懋德、党老五、肖明元;白河的苟金古、何玉魁;平利的王兴仁、樊礼三等。八岔剧目多达150本(折)。建国前夕,由于社会动荡,八岔戏衰落,仅有安康、汉阴等少数班子偶有活动。 建国后,各县八岔戏老班子大多恢复演出。在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普遍用八岔编配时势小戏;既挖掘传统剧目,又排演八岔现代戏,诸如《挖界石》、《补锅》、《一分工》等,并在演出中增加板胡、二胡、笛子、扬琴等丝弦乐器,一改“干锣鼓”伴奏的传统格局,且在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赋予八岔戏新的艺术表现力。“文化大革命”后八岔戏逐渐消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