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五、八步景 又称“八不蹴”。是因其腔调中含有二黄、道情、筒子戏、弦子腔等剧种成分而俗称“八不蹴”。主要流行于安康、旬阳、平利、岚皋等县山区。据艺人相传,明朝中叶,外地饥民徒步进入安康境内,为沿门乞食,乃取竹制“筋斗板”击节“莲花落”,唱诉悲惨苦情。后经传唱人不断加工,由说唱遭遇发展为演唱有情节的故事,由散唱到群唱,进而由地滩演变为皮影戏。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70~1900),安康、旬阳县已有自己的班社,著名的安康汪成文班、曹家高升班、旬阳的杜西寺班。到解放前夕“八步景”几乎绝迹。 八步景的传统剧目237个,多为大本头,其文词通俗易懂,韵辙上口,乡土味浓。其音乐初具板腔体,传统演出只以锣鼓击节伴干唱,无丝弦。唱腔板式有七八种,腔调似唱非唱,似说非说,音中有字,字中有音;有男女老少之别,其曲调悠扬悦耳,每种板式开头和结尾都有众声帮腔的“放簧”,其音调高亢瞭亮,多用翻边音的假嗓子演唱,抑扬婉转,高腔号子中均含着节奏清晰的锣鼓点,腔调古朴典雅,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建国后,发掘整理出100多本(折)剧目。1980年,旬阳文化馆派专人采访八步景老艺人,并对其代表剧《九龙寨》及部分唱腔音乐记谱录音。1979~1984年,旬阳县剧团先后排演了八步景现代戏《卖花生》、《五号房间》、《小俩口赶集》、《拜女婿》等剧目,分别参加省、地会演,令各方观众耳目一新。 六、安康道情 是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为主,所以俗称牛皮灯影子、道情皮影戏。其流行于与关中语音相近的安康、旬阳两县。道情以板腔体为主,间以当地小调和其他地方戏曲曲牌,是一种由说唱音乐过渡为“影戏”的剧种。 据艺人相传,清乾隆年间,安康商人在与关中人的来往中,带回了道情戏。到道光年间,安康道情戏已初具规模,仅安康县恒口至城东老君关之间方圆不足百里范围道情戏班就达36个。安康恒口、五里及北区一带的赖家班、李家班、徐家班尤显突出,每年秋季一年一度的“土地会”,道情戏班大量拥入安康城,搭起过街台子,连唱半月之久。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艺人首创添加了唢呐吹奏。来安康的秦腔班社,又把秦腔板胡引入道情伴奏,加之本地艺人口音较关中口音绵柔,使道情戏更具陕南风味。 建国后,安康文化部门派专人拨专款扶持道情皮影班,排演《北京四十天》、《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穷人恨》、《挖界石》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走乡串村,流动演出。1956年省、地组织道情剧种会演交流,推动道情的继承、革新。1957年,安康、旬阳相继建立道情专业皮影班社,安康恒口艺人张自成、李荣棠先后组织当地农村青年排演《三进士》、《剪红灯》、《一场虚惊》等剧。从1960年开始,安康、旬阳县的汉剧团把道情戏又搬上舞台,并从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革新和发展,演出现代戏《木匠迎新》、《朝阳凯歌》、《古水新波》并分别参加省、地调演。到1965年安康地区有十余个道情戏班,约50多人常年活跃在农村乡镇。1977年,一度被封禁的古装历史剧恢复演出,到1982年,安康、旬阳县又举办汇演道情现代剧《换地》、《爬坡》等。 道情戏艺术遗产丰富,据1962年专区戏曲发掘组抄录道情剧目达1261个。其音乐属板式变化体,有16种唱腔板式,24种锣鼓曲牌和唢呐曲牌,10余种锣鼓打头。唱腔中有“麻簧”(帮腔),最具特色。乐器中的牛筋皮弦胡、笛子、渔鼓、木梆和碰铃等独特而动人。 七、安康曲子 属民间说唱艺术,当地人习称“念曲子”。后人们不满足这种较为单调的形式,遂编写剧本,以唱曲子扮演角色,登台演出,并由叙事体变为代言体,由曲艺转变为戏剧。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月琴、琵琶、扬琴、二胡辅之。还有牙子板、碰铃等打击乐。气氛热烈,多在茶馆、酒肆等书场演出。曲子分曲牌联唱体和民间歌谣体。据传共有108调,不仅每个单独的曲调具有完整性,而且组合联结的曲调也有头有尾,层次分明。演唱题材广泛,讲究文辞,着力追求诗情画意。清代时,曲子多在进士、举人、秀才家演出,后遍及城乡,平民百姓竟相仿效。到民国年间盛极一时,此时的“曲子”不再是流浪艺人糊口度日的技艺,而成为广大城乡普遍盛行的文化娱乐形式。在安康、旬阳尤为盛行。如旬阳城关、蜀河等地,每逢年节、红白喜事,乃至饭后茶余,便在厅堂、场院,弹三弦,敲小碟,或念白,或唱曲,别有一番情趣。在旬阳坐唱的曲子剧目主要有《挡曹》、《拷红》、《闺怨》、《贤士叹汉》等。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