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盛行于安康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汉调二黄和紫阳民歌外,尚有大筒子、八岔、安康道情、弦子戏、八步景、安康越调、安康曲子等。在这些小剧种中,道情、弦子戏、八步景、越调等都专以皮影为载体,四处流动演唱。其他几种既可以由人扮妆演唱,又可以皮影戏演唱。 一、八岔戏 本地民间艺术与荆、襄、郧等地流行的小戏融合、衍化、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小戏。由开始的“打围鼓”清唱到玩“彩莲船”、踩“高跷”扮唱,再到有扮装角色的“小场子”,进而加入故事情节和生活内容,形成了有演唱、有表演的板腔形态辅以小调联缀的民间声腔剧种——八岔。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独立成体,是以小生、小旦、小丑演出为主的折子戏,短小活泼,通俗易懂。代表剧目有《站花墙》、《蔡鸣凤辞店》、《吴三保游春》等。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安康各地已有八岔戏自乐班或半职业班走乡串村演出;民国时期,八岔戏发展到鼎盛时期,各县均有八岔职业班社,并形成了许多“父子班”、“裙带班”。当时有名气的戏班艺人有安康的李洪发、余德奎、袁富恩、刘联成;旬阳的王茂功、程懋德、党老五、肖明元;白河的苟金古、何玉魁;平利的王兴仁、樊礼三等。八岔剧目多达150本(折)。建国前夕,由于社会动荡,八岔戏衰落,仅有安康、汉阴等少数班子偶有活动。 建国后,各县八岔戏老班子大多恢复演出。在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普遍用八岔编配时势小戏;既挖掘传统剧目,又排演八岔现代戏,诸如《挖界石》、《补锅》、《一分工》等,并在演出中增加板胡、二胡、笛子、扬琴等丝弦乐器,一改“干锣鼓”伴奏的传统格局,且在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赋予八岔戏新的艺术表现力。“文化大革命”后八岔戏逐渐消失。 二、大筒子戏 因主奏乐器大筒子胡琴得名,又称“拉胡戏”、“筒筒戏”。因常与八岔戏同台演出,民间通称“二棚子”。早期大筒子戏剧目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只用锣鼓加一把筒子胡琴伴奏演唱。清同治年间,汉阴大筒子戏班公义社驰名,到光绪年间筒子班社增多。较有名气的艺人有汉阴的赵德恩、赵德展兄弟,安康的陈泰茂,白河的李天才,旬阳的李铁良等。在发展中伴奏乐器增添了唢呐、二胡、竹笛,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清末至民国,大筒子戏日臻兴旺,班社和艺人增多,并开始吸收二黄戏的表演和音乐,丰富了大筒子的音乐表现力。随着演技的不断提高,行当分工日趋细致,出现末、生、老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的区别。 大筒子戏的传统剧目124个,多属民间故事及神妖传奇。以短小折子戏为主,本戏较少。代表剧目有《百花坡》、《万寿图》、《阴阳扇》、《打蓝桥》等。音乐属板式变化体,演奏时,以2~6定调,常用曲调有“小调”、“老生调”、“半板”、“板半”、“老配少”、“紧板”、“慢板”等9种。唢呐曲牌少量,锣鼓点简单。唱调有浓厚的民间说唱特色,自由活泼,跳跃性大,宣叙性强,明快易懂,当地群众喜闻乐见。 建国后,一些老班社纷纷恢复活动。1953年汉阴王家河、杨家坝先后成立大筒子业余剧团,排编新剧《送子参军》。旬阳庙岭组织老艺人演出传统剧目《蓝桥担水》。1960年安康汉剧团以大筒子戏《赶会》参加省文艺调演。1965年和1978年,旬阳县文工团先后排演筒子戏《补锅》、《两升黑豆》等参加地、县会演。 三、弦子戏 又称“高腔”、“弦子腔”,演唱以弦胡伴奏而得名,存在于皮影戏表演中。起源于清代中叶,从“莲花落”敲打说唱演变而成。以安康的平利县为中心,流行于毗邻的镇坪、旬阳、安康,以及湖北的竹溪、竹山的山乡村镇。据记载,嘉庆末至道光初年(1815~1825),平利县魏汝区李家班主李敬业,借鉴“坐唱曲子”、“四川高腔”的音乐形式添用弦胡主奏,三弦、竹笛伴奏,用山歌号子喊腔伴唱,颇受群众喜爱,传名“弦子腔”。李家班也就因此成为平利有名的皮影戏班,弦子腔影响日渐扩大。清光绪年间,平利李家班的传人,引进二黄、越调剧目为其所用,并增添宫廷戏、公案戏、神话戏。到民国期间,弦子腔皮影戏日趋兴旺,平利境内父子班、弟兄班、家庭班发展到14个,从业百余人,表演形式日臻规范。著名琴师郭大申把“鱼美郎”、“梳妆台”、“放风筝”等十余种山歌小调和民间曲牌引入弦子腔皮影戏内,发展了音乐表现力,并出现了一批有名望的拦门把式、鼓师和琴师,弦子腔影戏也因此而名噪陕鄂交界地。建国前,弦子腔皮影戏班已濒危。建国后,弦子腔伴随着城乡经济发展而新生,平利的李家班、镇坪的王家班又活跃在平利及镇坪农村。1956年平利老艺人排演传统戏《沽酒》,参加省首届皮影木偶戏会演,受到表彰奖励。1958年,在整理弦子腔影戏的同时,开始移植弦子腔影戏,吸收汉调二黄的击乐打头和表演程式,揉进皮影人的表演特色,以人扮角色演出现代戏《飞山堰》,后又排练加工《三石二两七》参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获好评。之后,平利县汉剧团将《香罗帕》、《追箱》、《游乡》、《回娘家》、《两相喜》等以弦子戏演唱,在川、鄂等县巡回演出,并参加省、地会演,获得奖励和好评。1959年安康戏曲挖掘组统计,弦子戏的传统剧目有853本。弦子戏声调以平利地方语言为基础,属板腔体,有13种板式,常用的丝弦曲牌8首,唢呐曲牌18首,锣鼓打头30种。每段唱腔必尾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的“莲花落”掺花击节却是弦子戏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有特征。 四、安康越调 越调皮影戏,是流行于安康、旬阳山区的一个外来剧种。据艺人相传,越调源自河南、湖北越调大戏。清道光末至光绪初年(1845~1880),河南戏班来安康、旬阳演出,并收徒传艺,培养出了本地的越调戏艺人。越调经艺人的继承、变革和苦心经营,有了很大发展。到民国中期,安康、旬阳就有十多个越调班,并在道白和唱腔上逐渐采用旬阳、安康方言和语音,增加地方民歌和曲牌,形成了地方特有的越调皮影戏特点。越调戏主要唱腔板路有“慢板”、“哭板”、“二句调”等14个板头,有长腔、尖腔、五腔、放腔4种。运用放腔,是越调戏的突出特色。乐器上主要有四弦、月琴、唢呐、小筒子、喇叭,有击乐鼓点十余种,曲牌15种,全部角色由三四人分唱。越调皮影戏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五至三月,夏秋之交农历六月六至八月为主要活动时间,以演庙会和演写戏为主。到抗日战争时期,越调戏逐渐衰落,几乎失传。建国后,越调戏有所复兴。安康地区戏曲发掘组邀请越调传人整理越调剧目达528种,除传统剧目外,还移植其他剧目。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