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康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品非常丰富。主要有剪纸、刺绣、泥塑、土陶、石雕、木雕、面塑、印染、皮影雕刻、民间玩具等。安康的先民很早就从制造工具中孕育出造型艺术的胚芽,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更为生活化、通俗化的美术。民国时期,建房筑宅多有雕塑龙凤花卉人物图案,窗棂上配木雕花纹。工匠们利用秦巴山间盛产的竹、藤、棕、龙须草编织竹篮、竹扇、斗笠、棕箱、藤椅、草帽、蓑衣等充满艺术的生产生活用品。 一、刺绣 安康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旧时民间刺绣称“女红”。 《宁陕厅志》载:“纺棉绩麻,人人能之,刺绣多……”可见当时农村妇女都能纺线绩麻,刺花绣朵。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刺绣盛行城乡各地。主要的绣品有:披肩、枕套、手帕、包巾、裹肚、鞋垫等。刺绣的底料多用家织土布、麻布,后改用平布,绣线用各色丝线。民间刺绣的题材多为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等。一般综合采用齐针、十字针、套针、打针、盘盒、游针、反底、挑花等针法技巧,图案栩栩如生。 二、陶艺 在安康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40余处,出土的陶器如陶纺轮、陶鼎、陶鬲等表现了原始先民的艺术创造智慧。在安康县流水镇、文武乡、汉阴县龙门、紫阳县汉城、岚皋县铁佛等地,大量生产的陶罐、陶缸、陶瓮、陶钵、陶炊壶等,都是先民制陶工艺的结晶。 三、印染 民国年间,全区较大集镇都有染房,但大量的染印家庭妇女自己完成。安康当地主要采用的“印染”方法,具体步骤是:先用油纸或羊皮刻成印花版,蒙白布,再用石灰、豆粉和水调成染粉浆涂印,凉干用靛蓝染色,再凉干去掉粉浆,就成为蓝布、花布。有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这种花布朴素淡雅,用作被面、围裙、帐子、门帘、衣服、包单等。建国后,由于工厂机制印花技术发展,蓝印花布在民间逐步消失。 四、剪纸 安康民间无贴窗花习惯。大多与纸扎、刺绣配合进行。如在制作彩船、花灯时,可剪制花边、图案作为装饰。在进行刺绣前,先剪出花样,粘贴在布上,然后刺绣。单独成品,多出现在结婚洞房“喜”字和“白头偕老”、“早生贵子”之类的变形字上。旧时,会剪纸绣花,是心灵手巧的标志。因此,农村许多女孩,七八岁就开始学剪纸绣花。安康地区比较著名的民间剪纸艺人有:罗荣珍(安康市恒口人),擅长剪蝴蝶、花卉、瓜果。其作品曾于1989年获陕西省艺术节民间美术特色奖,并被选送澳大利亚展出。李再芳(安康市人),其剪纸曾获陕西省民间美术技艺奖。张月清(平利县人),擅长剪花卉、动物,形象生动、细腻,作品曾在报刊上发表。 五、编织 安康地区有竹篾、藤条、棕丝、棕叶、麦草、稻草、龙须草、棉、麻等丰富的编织材料。大宗的是用棕丝包棕箱,并编制各种花鸟虫鱼,通过棕丝经纬交错的变幻,在箱子的正、上、侧面编出“喜鹊登枝”、“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安康、岚皋、汉阴、旬阳等地60年代末留存有此类工艺作坊。另外藤条编制不同的桌、椅、篮等日用品也很盛行,至今还有藤条制品厂。在紫阳、石泉、汉阴县一带的农民,喜欢用线绳或麻绳编结安有彩线泡花的凉草鞋,鞋底用布打制,鞋底正面常常绣上吉祥图案。60年代前后,各地还时兴用塑料细丝和塑料软带编结各种动物、花草,作为玩具、盘垫、杯套之用。 六、面塑 面塑又称面花,是安康流行较广的民间美术品。安康面塑主要是用来祝寿和祭祀神灵及结婚作摆设的。祝寿的寿馍多做成桃形的以象征长寿,一盘寿馍一般摆10个(第一层6个,第二层3个,第三层1个。最上一个将底面朝上,再在上面放一个面做的花瓶,瓶内插竹签,竹签上面作花鸟)。祭祀用的面塑一般称为“供献”,将面做成花卷,边沿捏出花纹,也是一盘摆10个,摆法与摆寿馍一样,多用于老人去世,在灵堂桌上摆设。结婚、喜庆时,为增加欢乐喜庆气氛,摆设装饰性面花,民间称“看盘”。旧时民间给小孩做“满月”、“做岁岁”时做圈馍,又称项圈,一般一个圈馍用两斤面,做成中间空的圆环状。上面装饰一周花卉、瓜果。还有“长命富贵”或“长命百岁”等吉语图案。面花做好后,先蒸再着色。
编辑:秦人
|
|
|
|
|
|